《道德經》中的職場智慧

老子的《道德經》博大精深,內涵豐厚,有宇宙生成論、治國論、戰爭論、辯證法等諸多深邃的哲學思想。在研讀《道德經》的過程中,聯想到職場的生存、競爭與發展,不妨體悟一下兩千多年前老子對我們的教誨與啟迪。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

夫唯不爭,故無尤。

上善之人(聖人)具有近似於水的特性。水的行為表現為利於萬物而不與萬物爭寵,始終停留在眾人所厭惡的低下、隱蔽之處,所以,水具有近似於道的特性。

《道德經》中的職場智慧

居善地——水停留的地方都是眾人厭惡的低窪之地;聖人的住宅則是不顯山露水的地方。

心善淵——水淵則藏,含而不露;聖人胸懷若谷,胸襟寬廣,從不自我炫耀。

與善仁——水利萬物而不害萬物;聖人處世仁慈,利己利人,自覺奉獻而不圖回報。

言善信——水雖不言,卻平衡高低,有著至誠不移的本性;聖人言行一致,以誠信為本。

政善治——水可以沖洗汙垢,刷新世界;聖人為政,清正廉潔,治理有方。

事善能——水能靜能動,能急能緩,能柔能剛,能升能隱;聖人做事,“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一切遵循客觀規律。

動善時——水,冬雪夏雨,隨著季節的變化而變化,不違天時;聖人做事審時度勢,伺機而動。

《道德經》中的職場智慧

本章中,老子用水來比喻道,闡述了道利萬物而不求回報、處下不爭的品格。

在道生髮的自然界萬物中,老子認為水最接近於道,因為水總是滋潤萬物而不求回報,也不與萬物爭寵爭利,甘心停留在最低窪、最潮溼、最骯髒的地方,所以老子最推崇水,在《道德經》中多次宣傳水的謙卑處下的品格。而正是因為水的謙卑處下的品格,道讓水成為自然界最大最強的存在,萬物都無法超越它,因此水只能為萬物作奉獻,而無法從萬物中獲得回報。

當人像水那樣滋潤萬物,而不與萬物相爭,自然就不會有過失,也不會招致他人的怨恨,也就會像水成為自然界最強大的存在那樣,成為人世間最強大的存在。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執著奮鬥,百折不回的是水;認清方向,持之以恆的是水;蓄積能量,噴薄而出的是水;容清納濁,潔淨他人的是水;蒸發為雲霧,凝結成雨雪,萬變不離其宗,不失其本性的,也是水。

下面是一篇詠水的詩詞寫得很好:

有物名曰水,至柔有大能。

山泉露頭角,立志向海行。

坎坷等閒過,奔流步不停。

執著不執著,無往而不勝。

巨石阻前路,轉頭繞道行。

懸崖臨絕壁,呼嘯跳澗中。

遇沙滲地下,暗行不逞能。

驕陽似火蒸,變雲學龍騰。

聚團化作雨,遇冷凝作冰。

春融入江河,滔滔仍向東。

萬難終歸海,浩瀚波濤湧。

世人嘆偉大,一笑又升空。

轉身歸山去,泉聲常叮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