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俊田医案:中风闭实症(偏沮呃逆)症验案

中风闭实症(偏沮呃逆)症验案

刘某,男,44岁,平时身体健康,2005年元月,喜庆聚餐,饮酒出汗当风,即感头晕懵疼,身困乏力。村医给于索密痛等药,服后出汗乘车冒风,继发左侧颜面出汗、左侧上下肢活动障碍,大便秘结,小便不利,嗳气、呃逆频作。即在某医院检查

郭俊田医案:中风闭实症(偏沮呃逆)症验案

治疗,CT两次检查头颅、脑血管未见异常,心电图、血、尿等均在正常范围内。血压140/85mmHg(18,6/11,3kpa),给予镇静药等,服药后呃逆暂时缓解,稍停片刻,呃逆复作,头晕懵疼如故,大便秘结难下。治疗10余天,左侧颜面出汗及左侧上下肢无明显好转。患者要求中医治疗,元月29日,邀吾诊。

一诊:患者五官端正、精神好、神志清晰、语言自如、左侧颜面和左侧上下肢皮肤湿润出汗,左手无握力,左下肢活动受限,呃逆频作,呃逆声音响亮,有时嗳气、大便秘结五天未解,小便不利、量少,不欲进食,嗳气、呃逆加重。脉弦缓:舌质红,舌苔厚腻而燥,血压130/80mmHg(17.3/10.6kpa)。

辨症:此乃痰、湿、瘀热内结伤津,致大便秘结、腑气不通,浊气上逆,故嗳气、呃逆频发。汗出毛窍空虚,风邪乘虚而入,风中于经络发为偏枯。脉症相参为中风闭实之症。

治则:随给予三化汤加味,以增液软坚通腑泻热。

处方:厚朴12g、大黄30g、枳实12g、川羌12g、当归12g、桃仁12g、青皮15g、木香10g、生地黃20g、麦冬15g、芒硝12(冲服)g。一剂两煎,分两次服。

二诊:患者述,上药服第一煎后腹泻三次,初次为干粪团,2-3次,软便、稀便,泻后腑气以通燥结以除,顿觉舒适,嗳气已止。服上药后病己基本控制,治疗改服补阳还五湯加减。

补阳还五汤处方加减,

处方:当归12g、川芎12g、白芍15g、桃仁12g、黄芪50g、川羌12g、桂枝12g、萸肉20g、五味子12g、乌蛇15g、肉苁蓉15g、川断15g、牛膝15g,五剂,每日一剂,水煎服,早晚各服一次。

上药连续服15剂,左侧上下肢功能恢复,行走活动自如,随访三月未发作。

按:中风闭实之症,以肾虚为本。痰、湿、瘀热内结消灼津液,致腑气不通,大便秘结,嗳气、呃逆、大小便不利为标。此为标实而本虚,其治法按照急者治其标,缓者治其本的原则。故急投三化汤加味以治其标,取大黄、芒硝,软坚化结,通腑泻热,使六腑郁积痰湿之瘀热从下窍而出。生地黃、麦冬增液润燥,当归、桃仁活瘀润肠,厚朴、青皮、木香行气,三者同舟共济,有“增水、乘风扬帆行舟”之义,并助大黄、芒硝软坚化结,通腑泻热之力;乌蛇、川羌,通经络、除风散湿而止头身困疼;黄芪、萸肉、桂枝补气益血、而通血脉、调和营卫、濡润经络;五味子、萸肉相合益血敛阴而止汗。肉苁蓉、牛膝、川断补养肝肾、续筋骨以培其根而治其本,使患者病侧肢体功能由抑制转为兴奋,直至完全恢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