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江公安十五项便民利民措施 全面助推脱贫攻坚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州党委政府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策部署,充分履行“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公安机关职责使命,全力助推脱贫攻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特制定以下15项措施。

No.1

推行“门口办”服务

依托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警务室,民警通过“微警务”和“一部手机办事通”平台,上门为安置点群众办理“出生落户、购房落户、接迁落户、迁出省外、毕业落户、就业落户、租房落户、项目变更更正、入伍注销、死亡注销、申报暂住登记、补办暂住登记、居住证申领”13类户籍业务以及“补办身份证”业务,提供“查重名”和“查居住证”2项查询服务,实现安置点群众就地办理、就地领证。


怒江公安十五项便民利民措施 全面助推脱贫攻坚


No.2

推行“代办”服务

针对易地搬迁安置点群众对网上办、掌上办操作不熟悉的问题,推出户籍、流动人口业务代办服务,群众通过联系属地派出所,或直接联系社区民警,由社区民警上门取件,实行业务代办服务,减少群众跑,实现“零”次跑。


怒江公安十五项便民利民措施 全面助推脱贫攻坚


No.3

推行“随时办”服务

对贫困群众外出务工、学生复学的,到派出所办理《居民身份证》和《临时身份证》,实行“随到随办”;对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群众,到安置点警务室办理《居民身份证》遗失、补办和《云南省居住证》签注的,实行“随到随办”。


怒江公安十五项便民利民措施 全面助推脱贫攻坚


No.4

推行“上门办”服务

对跨县(市)居住的易地扶贫搬迁群众,上门办理暂住登记、出具暂住证明,并按期及时办理《云南省居住证》;对老、弱、病、残、孕等贫困群体和确有特殊困难不能办理户籍业务,以及学校复学学生办理《居民身份证》和《临时身份证》的,实行“上门办理、送证上门”服务。


怒江公安十五项便民利民措施 全面助推脱贫攻坚


No.5

推行“就近办”服务

对县(市)内跨乡镇居住的易地搬迁群众,因住宿、务工等需要,可就近到派出所或警务室开具身份证明;对跨县(市)、跨乡镇的贫困群众外出务工、学生复学,办理《居民身份证》遗失(到期)补办和《临时身份证》的,可就近到派出所办理。


怒江公安十五项便民利民措施 全面助推脱贫攻坚


No.6

推行“疑难问题”会商制度

在严格依照户口政策和户口审批权限的原则框架下,本着为民、利民、积极、稳妥的要求,对因诸多原因形成情况复杂的疑难户口实行会商办理制度。根据实际情况需要召开由州、县(市)、派出所三个层面分管领导和承办民警参与的会商办理制度,及时共同沟通商讨解决疑难户口办理问题,压缩审批和办理时间。

No.7

推行“窗口前移”服务

在泸水市片马镇设置出入境通行证受理服务点,州、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部门民警每15天到片马镇主动开展1次集中受理和集中发证,前移窗口服务边贸企业。


怒江公安十五项便民利民措施 全面助推脱贫攻坚


No.8

推行“快处快赔”服务

设置14个临时服务点,提供全方位、便捷、高效的事故认定、定损、理赔服务。对“人未伤、车能动”的车损道路交通事故,双方可自行协商的,当事人可拍摄现场照片后通过“交管12123”APP在线自行协商处理。需报警处理的,民警快速出警,拍照固定现场证据后,事故车辆先放行、后处理。


怒江公安十五项便民利民措施 全面助推脱贫攻坚


No.9

推行依法适度处理

对建档立卡贫困群众车辆发生的轻微交通违法行为,以教育纠正为主、原则上不予处罚;对驾驶证逾期未换证、未审验、机动车逾期未检验、临时号牌有效期满、机动车号牌丢失或损坏未及时补领更换等情形,以教育纠正为主,不予处罚。


怒江公安十五项便民利民措施 全面助推脱贫攻坚


No.10

增设便民服务点

在全州范围内新增设5个便民服务点,专门查询和办理全州建档立卡贫困群众拥有车辆情况,查询和办理建档立卡人员享受公租房、廉租房申报,方便建档立卡贫困群众就近查询和办理有关业务。


怒江公安十五项便民利民措施 全面助推脱贫攻坚


No.11

帮助申请救助金

对农村地区或贫困群众发生死亡道路交通事故遇到家庭困难无法支付相关费用的,及时启动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主动积极为贫困群众、建档立卡人员申请社会救助资金,减少因发生道路交通事故返贫现象的发生。

No.12

快速受理报警求助

对于易地搬迁安置点群众各类报警求助,严格落实首接责任制,做到有警必处、有案必查、有事必办,快速受理、及时立案、及时办理、及时反馈

No.13

开展“破小案”活动

针对农村地区发生的盗抢骗、寻衅滋事、打架斗殴,以及黄赌毒、涉校涉幼涉弱涉残等可防性案件和多发性案件、敏感性案件,依托信息化手段,加大案件发现受理、侦办打击、回访反馈等工作力度。对农村地区2019年以来警情受理、案件侦办工作进行一次“回头看”,集中攻坚一批关系群众生产生活的侵财案件。同时,做到治安、刑事案件回访100%全覆盖。

No.14

开展“解小忧”活动

针对家庭邻里矛盾、山林土地纠纷、欠薪讨薪等问题隐患,会同相关职能部门,深入开展摸排。对辖区未调处矛盾纠纷100%“回头看”;对辖区新矛盾、新纠纷24小时内主动调解,做到“发现在早、化解在小”。

No.15

开展“帮小忙”活动

全面推行全州公安机关派出所便民服务“微信群”服务模式,积极打造“指尖上的便民服务”,及时发布辖区警情、业务办理事项所需材料和流程等信息,对居民疑问及时答复,让群众“足不出户”就可以了解到自己想要知道办理事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