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志于都】于都县仙下乡的地名故事

第一节 潭石村

潭石村原名“檀石”,地处于都县仙下乡中西部、解放前属大同乡(乡治车头圩),解放初属银坑区三贯乡,1950年12月属仙下区三贯乡,1958年12月建潭石大队,属仙下公社至今。居住人口2100人,分设10个村民小组,大部分以谢姓,少许彭、王、项姓。1998年在于银公路傍水口边新建村部,建筑面积210平方米,砖混结构。第六届村委会换届选举时,有村民献楹联“人民是主人事事应替祖国分忧、干部是公仆处处当为群众着想”,客观地揭示了人民与国家、干部与群众的辩证关系。

据潭石谢姓族谱记载:始祖谢怀翁公于宋开庆元年(1259年)从宁都安福乡之西团迁徙该地开创基业。大水坑岭头峰发源小河从村境正中穿过,所谓“大水一条河,弯弯曲曲到陂头”。小河潭中有一巨石,因为样子奇特又攀爬方便,十分惹人喜爱。有的村民让它给自己的儿女作契父(母),有的村民把它当成神仙。后来就以该石为名,取名为“潭石”。

(刘伟标)

【方志于都】于都县仙下乡的地名故事


第二节 龙溪村双龙潭

仙下乡西北部高山峻岭之中有个龙溪村,后龙山山脉绵延,山高林茂,溪水悠长。村西部茶子组有口深潭,取名“白竹潭”,潭中有青龙把守。大塘溪也有口深潭,潭中有黄龙镇守,名叫黄龙潭。日复一日,斗转星移,青龙与黄龙日久生情,厮守一起,由此地名取为“龙溪”。

小溪源头在19世纪70年代初期建有龙溪小型水力发电站,能发电照明、碾米、磨粉、榨油,为附近百姓生活带来便利。20世纪后期新建了龙泉水电站,所发电量输入国家电网,全村百姓电网得到升级改造,家家户户有了充足的电源,家用电器得到广泛普及,生活质量明显提高。“高山有好水,平地有好花”。奔腾、清澈的双龙潭水注入下栏水库,库区修筑了东、西两条干渠。东干渠主要给吉村、潭石、福星、三贯、观背、上方村直至车溪乡的部分农户提供生产、生活用水,西干渠主要给仙下、洋田、石陂、石坑子村农户提供生产生活用水。

【方志于都】于都县仙下乡的地名故事


龙溪山林竹茂盛,层层梯田环绕,处处古树古道。晨雾尚未散去,户户炊烟袅袅。山上盛产毛竹、马尾松和杉树,梯田主产中稻、红芽芋、脚板薯和生姜,尤以生姜种植为最。据传,唐朝始种植生姜至今。曾经列为皇室贡品,闻名遐迩。当地山歌唱道:“甜香辛辣龙溪姜,赛过远近十八乡,嫩如冬笋脆如藕,一家炒菜满村香。”上世纪80年代中期,广东、福建客商纷纷前来收购。上世纪末,乡办企业仙下姜片脱水厂建成投产,其产品远销新加坡、日本、菲律宾等东南亚国家。

( 刘伟标 毛陈长)

第三节 乱石村

乱石村在乡境西部,地处九龙山下,位于仙(下)马(安)公路中段。这里虽然没有大江大河,但是水利资源丰富,山清水秀,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村里古树、民居、梯田、山野,在蓝天白云下相映生辉。登上九龙山,眺望天边,群山如涛,烟波浩渺;俯视山下,岭秀山翠,绿波滚滚。

踏入村庄,首先出现在眼前的是法音寺,就在仙马公路旁,背靠青山,被绿色的群山簇拥着,环抱着。

位于东南方向的龙干组有座历史悠久的石拱桥,全桥用石块砌成,长约20米,宽约6米。桥的栱顶距河底十几米高,建筑艺术之高,是古代桥梁建筑的珍品。

乱石村在解放前夕,属于于都北乡,解放初期属于仙下区乱石乡,1958年成立仙下人民公社后,称乱石大队、高枧大队。1984年建乡换届,仙下公社改称仙下乡,乱石大队改称为乱石村。2003年,高枧并入乱石,仍称乱石村。

(汤正月)

【方志于都】于都县仙下乡的地名故事


第四节 三贯圩

相传在明朝年间,车头王氏有一户大户人家,兄弟众多,有一天王氏兄弟老二、老三、老六徒步到邻近去游玩,走到现“三贯”这地方就停住了脚步,站在福前碑向东望去,前方一马平川,绿草茵茵,土地肥沃,开垦成田至少有上千亩,后边古树参天,郁郁苍苍,连绵几公里,山边弯弯小河环绕其间,果真是块宝地。当时三兄弟高兴得手舞足蹈,要在此地安家落户。

三兄弟就在那里建房,起名王屋。商贸的发展,带来了水上交通的发达。当时大部分货物依赖水运。高兴、吉村、乱石、仙下、马安等地到渡口必须途经王屋边上,如此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是天然的货物中转站。于是,在此定居的王氏三兄弟决定抓住这个商机,由每户人家出一千贯钱建立一个圩场。经过几年的发展、建设,圩场建的有声有色。

富不过三代。王氏子弟不争气,好吃懒做又嫖赌逍遥,结果坐吃山空。王氏三兄弟创下的基业被他们后代花费一空,圩上的店铺一家家地易主。王氏家族只好搬回老地方居住了。后来为了纪念王氏三兄弟以三贯铜钱在此开辟圩场,特将此圩取名为三贯圩。

(刘小丽)

【方志于都】于都县仙下乡的地名故事


第五节 上下马山

明万历末年,有一朝官骑马路过石坑子,一阵驰骋之后,忽然发现前面一座山峰高大雄伟,气势非凡,心中禁不住暗暗称奇:此必英雄人杰之地也。于是顿生敬畏之心,惶惶然滚落下马,叩首膜拜,可当他牵马步行了一、二里路后,却又发现,前面桥头岽中间怎么猛地生出个黄泥岽来?这样好的地形竟遭如此破坏?!这朝官眉头一皱:倘若在此立一座塔,岂不是既可以弥补其文峰不足,又能纪念这次出行?

当地绅士依照这位高官之意愿,组织民众筹资修建文锋塔,取名“奎毫塔”,绅士认为:“奎则星,毫则笔,具文峰之意”。奎毫塔建筑位于仙下圩西南面约4公里的石坑子村上马山上。山脚下是上马山村庄。塔为三合土版筑,平面约为正六边形,塔高五层,约21米。塔身逐层收分,每层交接处用菱角牙子装饰出檐,塔顶是用青砖编砌的穹窿顶,刹为宝葫芦状。塔底边长350厘米,墙厚128厘米,内边长200厘米。底层正面开一扇高20厘米、宽75厘米的圆拱顶小门,塔心室为直井式,也呈六边形,每层设有木梁。塔身自第三层起,除第三层南面开一小门,第五层南面开一圆窗,北面开一小门外,其余各面绘有圆形拱顶小门式盲窗。塔无文字记载,据仙下方氏谱族记载,塔“与衍仁公祠遥相照应”,相距约600米。

(刘伟标)

【方志于都】于都县仙下乡的地名故事


第六节 西洋村

西洋村解放前夕属于大同乡,解放初属银坑区邹坑乡,1650年12月仙下区设置后属仙下区罗坑乡,当时邹坑乡改名罗坑乡,今属车溪乡。西洋村地处梅江河畔,与银坑镇的汾坑村、宽田乡的石马村、车溪乡的罗坑村交汇处,虽然地处偏僻,却是青山郁郁、江水清清,这里的人们勤劳朴实,是个山青水秀的鱼米之村。

西洋村坝子组有一处名叫五龙山,山体中有岩穴三处,奇山怪石,有神饭山、狮形山、象形山、观音送子山等等。其中莲花洞宽畅平坦,很早时当地先辈们祭祀天地先祖,供奉神灵的宗教活动场所,后建有寺庙,因每当雨后放晴时,莲花洞前常有彩虹帘挂,故取名碧云寺。因洞顶有五座小山包状似龙,又称五龙山寺。碧云寺始建于唐朝中期,则公元700年前后,几经兴毁,此山山青水秀属雩北四大名山之一,是观光旅游的好去处。

【方志于都】于都县仙下乡的地名故事


第七节 仙人霞观

仙下圩原名“仙霞观”。元未明初年间,仙下圩北面3里许的山区里,居住三、四百户人家。

一日,宗族内有位老人仙逝,引高僧做七七四十九天香火,超度亡灵。祠堂里终日烟熏火燎,檀香四溢,经文诵读声,钟磐、木鱼等佛器的敲击声,清悦而悠远。神仙听到后,下凡一探究竟。神仙领旨装扮一叫化麻风佬 ,讨乞宗祠前,见热闹非凡,置有许多素斋,讨乞要吃。有一些年青人比较势利,见是叫化麻风,不予施舍,叫其远去,拿扫把、棍棒哄赶。但有一位村妇较仁慈,予以劝诚年青人不要驱赶,给一点素斋施舍。而劝说无果,驱赶的年青人继续追赶,反复几次后,叫化麻风无奈,赌气而走之际,便在其宗祠大门用手指比画,隐若“大难三百家,留来留去留一家”的字样。众人发现大门字样,便浇水洗刷,不料越洗字越明。而叫化麻风佬升空。向南飘然而去,到了观板坑(现佛应山后背山坑)遇一老汉犁田坐在田坎边的泉水井旁休息喝茶,他仍以叫化麻风佬相貌,前去井边伸手掏水喝。老汉见之,便递碗过去,叫他用碗喝水,免得搞脏井水,随后与他攀谈,很投缘,聊到日落西山,老汉邀他一起回家,途经“道士观”(现佛应山前身)叫住老汉,遥指西南方一片开阔地说:“此地可开圩,集市贸易定繁华”。话毕,化清风一阵,老汉回头眺望天空,只见一片霞光普照,顿悟原来叫化麻风佬乃是神仙下凡装扮。此后,人们以神话点化之缘,在道士观西南500米处开圩,故取名“仙霞观”,清代后期年间“仙霞观”分老圩(仙霞观)新圩(方屋南新圩)。 (刘伟标)

【方志于都】于都县仙下乡的地名故事


(选自《赣南地名文化大观于都分卷》;供稿:于都县志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