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論》第2卷 資本的流通過程

資本作為自行增殖的價值,不僅包含著階級關係,而且還包含著建立在勞動作為僱傭勞動而存在的基礎上的某種社會性質。它是一種運動,同時也是一個經過各個不同階段的循環過程,產業資本的運動其實就是這種抽象的實現。在這些循環過程中,價值經過不同的形式和不同的運動,它不僅保存了自己,而且使自己得到增殖。

資本在生產領域停留的時間是它的生產時間,而它在流通領域停留的時間就是它的流通時間。從而,資本完成它的循環的全部時間,也就等於生產時間和流通時間之和。

資本的週轉時間,包含著總資本價值從這一個循環週期到下一個循環週期的間隔時間,即包含著同一資本價值的增殖過程或生產過程的更新、重複的時間。單個資本家投在任何一個生產部門的總資本的價值,在完成它的運動的循環後,就重新回到它的原來的形式上,而且它能夠重複同一過程。這個價值要想成為資本價值永久保持和增殖,就必須重複這個過程。

《資本論》第2卷 資本的流通過程


貨幣資本的循環

資本價值在流通階段採取的兩種形式,是貨幣資本的形式和商品資本的形式;在生產階段採取的形式,是生產資本的形式。

>>> 產業資本 >>>

在物質生產領域中按資本主義方式經營的職能資本,即投在工業、農業、交通運輸業等生產部門的資本。它作為資本的存在形式,其職能在於生產和佔有剩餘價值。產業資本決定了生產的資本主義性質,體現著資本家與僱傭工人之間的階級對立。

資本要保存和增殖自己的價值,必須連續不斷地進行循環。產業資本三種職能形式中的每一種職能形式上的資本,都要經過循環的三個階段回到原來的出發點。所以,產業資本的循環,就是貨幣資本循環、生產資本循環和商品資本循環的統一。

生產資本的循環

資本的生產過程是增殖價值的再生產過程,這不僅表示剩餘價值的生產,還表示了剩餘價值的週期再生產。處於生產形式上的產業資本在循環週期反覆地執行著它的職能。

商品資本的循環

商品資本的循環不以資本價值開始,而以商品形式上增大了的資本價值開始,因此一開始,包含商品形式的資本價值循環的同時,也包含了剩餘價值的循環。

所有這三個循環都有一個共同點:價值增殖是決定目的和動機。

>>> 納稅人 >>>

國家行使課稅權所指向的單位和個人。稅制要素之一。國家為了徵稅,除在稅法中規定對什麼事物徵稅(即課稅客體)外,還必須規定由誰納稅。直接負有納稅義務的單位和個人均稱為納稅人,包括自然人和法人在內,自然人是能獨立行使權利和承擔義務的個人;法人是依照法定程序成立、具有獨立財產並能以自己名義行使權利和承擔義務的社會組織。

流通時間

資本的流通時間,會限制資本的生產時間,從而也會限制它的價值增殖過程,它持續增加或減少的程度可以極不相同,從而對資本生產時間的限制程度也會極不相同。

流通費用

資本按照時間順序,通過生產和流通兩個階段來運轉,其耗費在流通階段的時間即為流通時間,在流通領域裡耗費的所有費用包括純粹的流通費用、保管費用和運輸費用等。

>>>> 失業率 >>>

失業人口占勞動力人口的百分比。凡屆滿一定下限年齡、具有勞動能力、要求有報酬的工作而尚未獲得工作職位的人口,稱為失業人口。不願工作而賦閒的人,或雖有工作願望而尚未達到規定下限年齡的人,均不得算作失業人口,失業率是受到各國政府關注的重要社會經濟指標。失業率的高低,在相當程度上反映著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狀況和社會安定程度。一般說來,社會主義國家失業率低於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

資本的循環運動,無論是在生產過程還是在流通過程,都要以貨幣為計量單位,通過記賬和算賬,對生產經營過程進行記錄和核算。這種簿計工作所產生的費用雖然同單純買賣商品的費用有區別,但都同屬於純粹的流通費用。

儲備有三種存在形式:生產資本的形式,個人消費基金的形式,商品儲備或商品資本的形式。

市場上的商品必須有一部分不斷保持商品形式,另一部分,則流動著轉化為貨幣。

>>> 腦力勞動與體力勞動 >>>

物質資料生產勞動的一對範疇。勞動是人的腦、肌肉、神經、手等等的生產耗費,亦即腦力和體力的生產耗費,二者總是結合在一起的。但勞動因二者所佔比重和工作方式有差別而區別為體力勞動和腦力勞動。一般地說,當勞動者運用生產資料,進行直接勞動操作以生產物質產品,其勞動耗費以體力為主時,他從事的是體力勞動;而腦力勞動則以腦力耗費為主,其特徵在於勞動者在生產中運用的是智力、科學文化知識和生產技能,故又稱智力勞動。

資本週轉

週轉時間和週轉次數

資本的循環不被當作孤立的行為,而是被當作週期性的過程,這種週期性的循環過程就叫做資本週轉。資本週轉的時間包含著資本生活的整個週期。

資本的循環,不被當作孤立的行為,而是被當作週期性的過程時,就被稱之為資本的週轉。這種週轉的持續時間,是由資本的生產時間和資本的流通時間共同決定的。

資本的週轉時間,包含著總資本價值從這一個循環週期到下一個循環週期的間隔時間,即包含著資本生活過程的整個週期,或者說,它包含著同一資本價值的增殖過程或生產過程的更新、重複的時間。

總之,對資本家來說,他的資本的週轉時間,就是他首先必須預付他的資本,以便使它增殖,並且最終又回到它原來的形式時所花費的時間。

固定資本和流動資本

作為可變資本的一部分,通過生產過程中的逐步消耗,固定資本(如廠房、工具)的價值逐漸地轉移到產品中去;而流動資本(如勞動力)則是通過生產過程一次性全部轉移到產品裡去。

>> 企業固定資金 >>>

企業流動資金的對稱。固定資產的貨幣表現。固定資金不同於流動資金,它週轉一次所需的時間較長。就佔用在個別固定資產上的固定資金來說,它隨著該項固定資產計提折舊而逐漸轉化為折舊基金,當提足折舊基金、重新購建固定資產時,折舊基金又轉化為固定資金,從而完成固定資金的一次週轉。企業固定資金的來源,同企業生產資料所有制密切相關。

>>> 企業流動資金 >>>

企業固定資金的對稱。在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佔用在原材料、產品、商品、銀行存款、應收款等流動資產上的資金。隨著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不斷進行,流動資金佔用形態也不斷變化。生產企業的流動資金一般從貨幣形態開始,順次經過供應、生產、銷售三個階段,相應地採取儲備資金、生產資金、商品資金三種形態,最後又回到貨幣形態,從而完成一次週轉。流動資金不同於固定資金,它週轉一次所需時間較短。

>>> 專利 >>>

確認發明人(或其權利繼受人)對其發明享有專有權,規定專利權人的權利和義務的法律規範的總稱。“專利”一詞來自拉丁文litterae patents,含有公開之意,原指蓋有國璽印鑑不必拆封即可打開閱讀的一種文件。現在,“專利”一詞一般理解為專利證書,或理解為專利權。國家頒發專利證書授予專利權的專利權人,在法律規定的期限內,對製造、使用、銷售享有專有權。其他人必須經過專利權人同意才能進行上述行為,否則即為侵權。專利期限屆滿後,專利權即行消滅。任何人皆可無償地使用該項發明或設計。

(資本被它的固定組成部分束縛在這種週期之內),實際上為週期性的危機創造了一定的物質基礎。一般來說,在週期性的危機中,營業要依次通過鬆弛、中等活躍、急劇上升和危機這幾個時期。

流通時間

資本的週轉時間包括資本生產時間和資本流通時間,資本的流通時間包括商品出售時間和商品購買時間。資本流通時間的差別會造成資本週轉時間的差別。

年剩餘價值率是一年內生產的剩餘價值總額同預付可變資本的比率,在整個資本的週轉過程中,只有可變資本能創造出剩餘價值來,因此它的每一次週轉都會帶來剩餘價值量。

社會總資本的再生產和流通

資本的再生產過程,不僅包括資本的直接生產,同時還包括資本的全部循環。

從社會總資本的角度來考察,不僅包括資本的流通,也包括一般的商業流通。

生產消費資料過程中,生產工人必要生活資料的資本家,在支付工人工資後,又把這些必要生活資料賣給自己的工人,資本家的預付資本,就通過工人用工資購買這些必要生活資料而直接流回資本家手中。

>>> 預付資本 >>>

資本家用來購買生產資料和勞動力,為了生產剩餘價值而預先墊付的資本。從一個孤立的生產過程來看,預付資本好像是從資本傢俬人基金中預付的。但是,從再生產過程來看,情況卻完全不是這樣。因為資本家用來購買勞動力的可變資本,是工人自己再生產出來的產品的一部分,並且不斷以工資的形式流回到工人手中。工人這個月的工資,是用他上個月的勞動產品轉化的貨幣來支付的。當然,資本家依靠原始積累成為貨幣所有者的情況是可能的。

>>> 消費力 >>>

有三種理解:第一,消費者消費或享用消費對象的能力、條件和手段。消費者依據這種能力,才能通過消費恢復和提高自己的勞動力,並轉化成新的生產力。第二,產品通過消費者消費得以實現的限度,或消費者消費的限度。第三,消費者、消費資料、消費服務之間的一種關係。在消費者已確定的條件下,消費力的大小以消費資料的供給量為轉移,同消費資料的質量、數量成正比例關係變動。消費品供給愈好、愈多則消費力也就愈大,反之則愈小。

通貨膨脹

通貨膨脹最初是指紙幣的發行量超過了商品流通所需要的數量而引起貶值,物價隨之上漲的現象。在宏觀經濟學中,通貨膨脹主要是指價格和工資的普遍上漲。

在短期中,貨幣數量的變動影響實際變量,又影響名義變量,但在長期中,貨幣數量決定物價水平,貨幣數量的增加就是通貨膨脹的唯一原因。

生產過剩等於社會對它本身的再生產所必需的各種物質資料的控制。在資本主義社會內部,這種生產過剩是無政府狀態的一個要素。毫無疑問,這種危機的根本原因在於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本身。當然並不是社會化生產的條件下這種固定資本的生產必然引起危機。生產的無政府狀態是一個重要條件。只有計劃經濟才能夠避免這種生產過剩的危機。經濟危機時期,產品價格偏高,只有少數人能買得起,生產多餘的產品不是被倒掉就是被囤積起來。

當國內再生產出現失衡,生產過剩或生產不足時,對外貿易都能起到補救作用。所以進出口商品結構、數量的調控必須考慮到有利國內再生產的總量平衡和結構平衡。外匯平衡是國民經濟綜合平衡的重要內容。

積累和擴大再生產

以貨幣形式進行貯藏的剩餘價值並不意味著追加了新的社會財富,但由於它貯存後所要執行的職能,還是代表著某種新的可能貨幣資本。

在進行實際資本積累和擴大再生產以前,剩餘價值轉化為貨幣以及貨幣的貯藏都需要一個相當長的時間。只有在作為資本積累的貨幣額達到一定數量後,才能進行擴大再生產。

在資本主義再生產過程中,由於社會存在著大量的相對過剩人口,勞動力的追加總是非常容易的。在必要時,只要通過延長勞動時間或提高勞動強度,即使不增加勞動力的數量,也可以推動更多的勞動,從而實現擴大再生產。

不變資本的積累,取決於社會的生產力發展狀況。在一個國家執行職能的生產資本越多,生產資料的生產規模就越大,勞動生產力就越發達,剩餘產品的量也就越大,不變資本積累的數量也就越來越多。

被貯藏的貨幣,因為離開了流通領域,在一段時間內失去了流通能力。但將其積聚在銀行中,就變成了可供支配的資本、“可貸資本”、貨幣資本,它們便不再是被動的東西,而是能動的,生利的東西。

商品流通中,貨幣充當支付手段會產生並擴大信用事業。

貴金屬錢幣是以自身的重量為價值,現代金屬錢幣則把其價值印在面上。

混亂時期,國家不斷髮行紙幣,導致了通貨膨脹。

資本主義制度將大量的財富和權力賦予了資本家。勞動者和資本家分別以勞動力的賣者和買者身份發生關係。

>>> 一次能源 >>>

自然界中本來就有的各種形式的能源稱為一次能源。一次能源可按其來源的不同劃分為來自地球以外的、地球內部的、地球與其他天體相互作用的三類。來自地球以外的主要是太陽能。而由太陽輻射引起氣象變化形成的水能、風能、洋流能和海洋深層與表層的溫差能等,由植物通過光化作用吸收並蓄積太陽能而形成的生物質能,如煤、石油、天然氣、油頁岩等都是一次能源。來自地球內部的一次能源主要是地熱和原子核能。來自地球與其他天體相互作用的一次能源主要是潮汐。

>>> 二次能源 >>>

能源的開發和有效利用程度以及人均消費量是生產技術和生活水平的重要標誌。凡由一次能源經過轉化或加工製造而產生的能源稱為二次能源,如電力、氫能、石油製品、煤制氣、煤液化油、蒸汽和壓縮空氣等。但水力發電雖是由水的落差轉換而來,一般均作為一次能源。

貿易發展

在鄉村因為運輸不便利,市場範圍狹小,貿易發展受到制約。與城市裡的批發商相比,雖然他們單個商品所賺取的差額會比批發商多,但大的批發商因商品充沛,流通順暢,總是能很快地收回資金,貿易也可以隨著資本的積累而擴大。

>>> 財政預算 >>>

國家行政機關根據其施政方針所編制的一定時間內的財政收支計劃。預算經立法機關通過,成為該財政年度內政府工作經費的來源和支配的依據。“預算”中國古稱“制用”。英語“budget”源於拉丁文“bulga”,指錢袋、革囊。近代預算制度始於英國。直到20世紀預算才成為行政機關的一種正式財務制度。中國清宣統二年(1910)始有國家預算。當今世界各國行政機關均作預算,但不同社會制度下的國家預算,在本質上有很大不同。

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水平是影響資本積累的主要因素。

作為第一生產力的科學技術,在人類發展進程中所起到的作用更是不能小覷。

生產消費資料過程中,生產工人必要生活資料的資本家,在支付工人工資後,又把這些必要生活資料賣給自己的工人,資本家的預付資本,就通過工人用工資購買這些必要生活資料而直接流回資本家手中。

積累和擴大再生產以貨幣形式進行貯藏的剩餘價值並不意味著追加了新的社會財富,但由於它貯存後所要執行的職能,還是代表著某種新的可能貨幣資本。被貯藏的貨幣,因為離開了流通領域,在一段時間內失去了流通能力。但將其積聚在銀行中,就變成了可供支配的資本、“可貸資本”、貨幣資本,它們便不再是被動的東西,而是能動的,生利的東西。在進行實際資本積累和擴大再生產以前,剩餘價值轉化為貨幣以及貨幣的貯藏都需要一個相當長的時間。只有在作為資本積累的貨幣額達到一定數量後,才能進行擴大再生產。

《資本論》第2卷 資本的流通過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