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治(政治)学科中考复习小技巧——教师版

这部分与其说是技巧,不如说是老师们是如何挖空心思去帮助学生爬得更高一点,看得更远一点。

1. 小调查——有的放矢

在初三学年的开学伊始的选考班的课上,我就编了一份问题不多但针对性强的问卷调查,主要包括对学生选考道法学科的原因、计划、希望,对教师教学的期望进行调查。调查结果也许会因为每一届学生的不同、大环境的不同而不同,但是都不影响教师用这个结果更加有的放矢地去准备教学,去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对待不同目的的同学,教师可以尽己所能、因材施教。

2. 小奖励——激发兴趣

初中学生,哪怕是已经快初中毕业的初三学生的心理特点仍然非常明显,他们期待着来自教师的认可和表扬。一次小小的鼓励和表扬,可能会完全改变一个学生的学习状态。我当时用过的方法有:小贴纸、小印章、小零食……总之是挖空心思,每次尽量不重样,次次有惊喜。这样的外力,也从某种程度上,改善了学生的学习状态,优化了学习效果。

3. 小测验——狠抓落实

在精心备课的基础上,教师把学科知识的大餐呈现在学生的面前。但是,学生是不是吃好了?是不是消化了?能不能很好的吸收?联系教学,则是一定要做好落实工作。尤其是对于初中学生来讲,这一点尤为重要。而“落实”的工作,如果都堆到一起,效果一定是不理想的。需要“少食多次”,所以给学生推出了“小测验”的活动。每节课,落实一小部分,日积月累,为学生夯实基础。

4. 小互动——同伴激励

对于学生来说,做了这么多年学生了,特想体验一下做老师的感觉,同时,他们也很重视来自同伴的评价。同伴的鼓励,可能让他们奋勇无畏;同伴的小嘲笑,可以让他们“知耻后勇”。利用学生的这些心理,我在同学中间开展了“小测互判”的活动。

每次进行小测后,我收上来,再随机发下去(要保证不能拿到自己的小测片子),老师说评分标准,让学生进行小测互判。因为学生对当老师充满了好奇,他们会认真地听老师的评分标准,一板一眼地给同学判小测,这个过程也就加深了学生的记忆。同时,我还要求每个学生在判完小测后,除了郑重地写上同学的得分外,还要给同学写“评语”。做的好的,不要吝啬自己的表扬;做得不好的,可以小小地“讽刺”一下,采用“激将法”的策略。在学生拿到自己的小测结果后,除了关注分数,还特别关注其他学生给自己的评价。

从而产生了良性循环,在小测之前,他们会非常认真地准备,希望得到同伴的赞扬,起码不要被“损”的太惨。

5. 小分层——因材施教

由于种种原因,我们学科是没有实现分层教学的。结合前述我对学生情况的分析可以看出,学生的情况层次不齐,尤其到了第二个阶段的复习。有的同学基础知识非常扎实,可以开始进行一定的练习提高了,而有的同学缺乏基础知识,做题提高对他来说宛如空中楼阁。面对同一个教学班的学生,能否实现分层教学呢?我们可以在做题数量上,对不同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另外,利用前述的“道法做题神器”,对于基础较弱的同学,我会着重对“学科知识定位”提出更高的要求。

同时,为了鼓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给不同层起名字的时候,我也费了一些脑筋。我想给基础薄弱一些的同学传达一个理念——学得好,是因为努力早;学得不好,是因为开始晚;现在开始,来得及,你们是大器晚成的。于是我给他们分成了两个层:先行层和晚成层。后来晚成层称自己是“大器层”,演化成最后的“大气层”。

经过一番分层教学,对于基础薄弱同学的提升作用还是非常显著的。

6. 小情怀——动之以情

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每个人都有多层次的需求,其中一个重要的需求就是情感需求,对于初中的孩子来讲更是如此。所以,作为老师,要不失时机地弥补学生的情感需求。另外,学生的辅导和试卷分析都需要较强的针对性。在上一届学生的一模考试后,因为学生时间的限制,我很难找出时间来找到每个同学进行有针对性的试卷分析,于是我想出了一个办法——亲笔为每一个学生书写试卷分析。

“亲笔书写”本身就已经让学生感动不已,老师在工作如此繁忙的情况下,还腾出时间给他们亲笔书写。当然,在“试卷分析”中,更需要一些鼓励性的话语,学生对此比对“试卷分析”更加期待。

当我在课堂上,把为学生亲笔书写的“试卷分析”双手交给每个同学时,他们激动地鼓掌,难忘他们那期待和欣喜目光。


7. 小宝典——教之以法

在中考前夕,综合多个学科、多位老师的建议,我们可以为学生编写了“中考备考宝典”。2019届中考备考宝典涉及不同类型的题的答题注意事项、复习步骤等等,很受学生欢迎。在我看来,宝典一方面会给一些同学关于考试的有益提示,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是带给学生的一种正向的心理作用。考试,尤其是大型考试,除了比拼学习本身的素养和积累,也是心理的较量。心理的稳定,是将学业水平正常发挥甚至超常发挥的重要基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