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村镇有很多“垡”字 怎么来的?

翻开北京市地图册,如果您稍加留意,就会发现在北京南部,东南部平原地区有许多以“垡”(音伐)为通名的地名。如通州区境内有大松垡、小松垡、大耕垡、小耕垡、北火垡、南火垡、东黄垡、西黄垡、尖垡、三垡、垡头、朱家垡、胡家垡;房山区境内永定河西部有 仙垡、葫芦垡等。特别是在大兴区境内有榆垡、东黑垡、西黄垡、大黑垡、小黑垡,南顿垡、北顿垡、大狼垡、张公垡、垡上、石垡等20多个以“垡”为通名的村镇。这些村镇名为什么要叫“× 垡”呢?

原来,这些村镇地处永定河中游洪积——冲积平原上。历史上永定河素有“无定河”之称,河道迁徙无常,在这一带的河间洼地中,泥沙淤积,形成大片的胶泥土和盐碱土。人们在这里耕垦时翻起的土块,粘湿板结,称之为“垡块”或“垡头”,常将其堆在田间晾晒后弄碎。垡,其字义为耕田翻土之意。据《考工记·匠人篇》记载:“两人耕为耦,共一尺,一尺深者谓之畎,畎上高土谓之伐 ”“伐”今作垡。这几句话的意思是,两人一组在田间耕出一尺宽、一尺深的垅沟,沟上翻掘的土块就叫作“垡”。耕垡一词由来已久,乃务农之意,唐韩愈《送文畅师北游》诗中就有“予期拜恩后,谢病老耕垡”之句。古代先人们在这一带垦荒耕田形成的居民点,就叫“××垡”了。

有些地名是以最早在这里定居人的姓氏命名的,如张公垡等。据明《宛署杂记》记载:“洪武初元,我成祖以燕王北征……徙入内地,散处宛平黄垡、东庄营等地……”明、清时张公垡隶属宛平县,至今,这一带村民关于“祖先是随燕王扫北时迁移而来”的传说不衰。据调查,当地群众传说明朝时有一个姓张的带人在此开荒种地,后来形成村落叫做张公垡。公,是我国古代对一些有威望 有地位的人的尊称。《宛署杂记》载,张福“累迁指挥、千百户等官。”因此人们尊称张福为张公,把张公带人耕垡所建的村庄叫做张公垡是极为可能的。可惜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家谱、族谱已不可寻,无法找到更可靠的依据。

有的村名则反映出当地的古地理环境和地貌形态。大兴区境内的北研垡、东南研垡、西南研垡一带地势低洼,地下水位高,排水不畅,地多盐碱,明代移民至此耕垡建村,初称盐垡;清康熙年间以方位命名为北盐垡、南盐垡,清光绪年间谐音改称北研垡、南研垡。加禄垡原名坷垃垡,清康熙《大兴县志》记作克拉垡乃其谐音。北方俗称耕地时翻耕的土块叫土坷垃,村名缘此。传说清乾隆帝巡视畿甸过此,询问村名,觉得坷垃垡名太土气,于是赐名加禄垡,意思是加官晋爵。

北京的村镇有很多“垡”字  怎么来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