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外線、太陽光可殺滅新型冠狀病毒?英媒拆解迷思謬誤

新冠肺炎(COVID-19)席捲全球,病毒大流行令多國民眾急急搶購消毒用品自保,市場隨即湧現各種聲稱具消毒功效的用品,當中不少以紫外線消毒招徠,甚至指出能有效殺滅新冠肺炎病毒。《BBC》日前訪問任職紫外線科技(UV Light Technology)公司的專家,拆解有關紫外線消毒功能的常見問題及謬誤。

紫外線、太陽光可殺滅新型冠狀病毒?英媒拆解迷思謬誤

日光中的紫外線可分為3種,包括紫外線A(UVA)、紫外線B(UVB)及紫外線C(UVC)。照射到地球表面上的紫外線大部分為UVA,能穿透皮膚,造成老化,令表面出現皺紋和斑點;而UVB會破壞皮膚的DNA,導致曬傷,更可能會引發皮膚癌;UVC則能殺死人體和病毒分子的基因物質,但它被地球臭氧層阻隔在外,不會照射到地球表面或人體。

人類自1878年起就找到方法制造UVC用作消毒,過往有研究顯示UVC的輻射能破壞部分冠狀病毒分子的基因物質,使病毒無法增生,惟目前並無任何研究證明UVC對新型冠狀病毒會產生的作用。

至於將UVC用於人體更是非常危險,阿諾德指,UVC只要數秒鐘就對人體造成傷害,“你知道肉眼直視太陽的刺痛感嗎?紫外線C的威力是10倍以上”。雖然如此,近日有科學家發現一種新的紫外線C,名為遠紫外線C(Far-UVC),有實驗顯示它不會破壞人體皮膚細胞的DNA,並能殺死懸浮於空氣中的流感病毒,但其殺菌消毒能力相對較弱,對於殺滅新冠肺炎病毒效能成疑。

不少人都相信太陽光具一定殺菌作用,事實上照射陽光的確能消毒物體表面,但沒有研究證實曬多久的太陽才足以殺死新型冠狀病毒,而且長期曝露於日光下亦有曬傷風險,甚至會增加患皮膚癌的機會,故曬太陽抗疫並非可靠辦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