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肉价格有所回落 生猪生产还需政策扶持资金“输血”

生猪产业是我国农业重要的基础产业,猪肉是中国居民“菜篮子”里的重要消费品。今年受非洲猪瘟和新冠肺炎疫情的叠加影响,猪肉价格居高不下。2月份CPI同比上涨5.2%,猪肉价格上涨拉动了其中3.2个百分点,占比达到62%。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生猪产业,在中央一号文件中专门列项部署加快恢复生猪生产工作,并出台一系列稳定生猪生产、促进转型升级和保障市场供应的政策措施。2月5日,全国春季农业生产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强调,要加快发展生猪生产,切实解决面临的困难,确保实现恢复生产目标。3月26日,农业农村部发布公告,重申非洲猪瘟防控工作要求,再次强调健全完善生猪全产业链防控责任制,切实落实各项政策措施,保障生猪生产。随着国家各部门支持政策的陆续出台,全国多地生猪生产开始恢复,猪肉价格也从比较高的水平上连续回落。

在北京市西城区供销e家邻里中心达官营店大红门冷鲜肉直营店,猪肉产品类别齐全。该店工作人员介绍,受疫情影响,直接到店购买猪肉的消费者明显减少,一部分消费者转移到线上下单。为了满足消费者购买需求,店铺1月30日恢复营业,猪肉价格平稳。

生猪生产将获大额金融支持

成立院士工作站,获得相关专利10项,去年出栏生猪7000头,与养殖户的订单生产从去年的3000头增到今年的4万头……安徽宝楮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敬利说,虽然公司发展前景较好,但养殖业是个重资产投入的行业,融资难成了最大制约瓶颈。“公司成立3年来,累计投入6000多万元,目前已初见成效,但要滚动发展,资金缺口1000万元左右。”王敬利说,没有固定资产不能抵押,贷不到款,制约了企业发展。

资金匮乏不是王敬力一人面对的难题,而是普遍现象。多位基层干部表示,当前各地的生猪生产正在恢复性增长中,有的养殖户需要重新补栏、改造圈舍,有的需要进行生物安全防护投入,普遍遇到资金难题,影响生猪生产。

对此,农业农村部、财政部、中国银保监会近日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促进生猪稳产保供的通知》,要求加大对生猪生产的财政、金融支持。一是完善临时贷款贴息补助政策,将享受临时贷款贴息补助政策的规模猪场条件由年出栏5000头以上调整为年出栏500头以上。二是增强政策性农业信贷担保作用,省级农业信贷担保机构要积极为符合担保要求的种猪场(含地方猪保种场)和年出栏500头以上的规模猪场提供信贷担保服务。三是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将土地经营权、养殖圈舍、大型养殖机械抵押贷款试点范围扩大到全国,积极稳妥开展生猪活体抵押贷款试点。通知强调,金融机构要加大养殖圈舍等抵质押担保创新服务的先行先试,尽快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样本。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在3年内要安排不少于500亿元的信贷规模,重点用于支持包括生猪养殖在内的生猪全产业链发展和储备调控体系建设;农业银行等国有银行要在满足大中规模猪场新建、改扩建及流动资金贷款需求上加大力度。

农发行方面积极行动、认真落实,切实加大生猪全产业链信贷资金投放,积极支持了一批生猪重点企业。据了解,农发行总行明确2020年生猪产业贷款要新增100亿元以上,并要求今年6月底前完成全年净增任务。截至3月21日,农发行累计投放生猪全产业链贷款120.88亿元,贷款余额220.1亿元,较年初增加71.83亿元,增幅48.45%,完成全年净增任务的71.83%。

据悉,农发行从生产端到消费端找准切入点,积极支持生猪饲料产业、生猪养殖、屠宰加工、冷链运输和冻肉储备等上下游产业各环节。如湖南分行,盯住产业链上游,支持饲料企业复工复产,做强产业链中游,支持生猪标准化规模化养殖,巩固产业链下游,推进屠宰加工与冷链物流发展,截至3月20日,累计向30家企业提供贷款12.24亿元,贷款余额较年初净增6.2亿元。与此同时,农发行还加强与政府、发改、农业农村等部门合作,找准生猪重点企业,精准发力。如河南分行积极对接河南省农业农村厅畜牧处,建立双方生猪全产业链企业(项目)推荐清单。加强行业研究,了解企业融资需求,做到精准支持。海南分行根据就自身情况,明确海口、澄迈、儋州、临高、琼中4个县为生猪贷款重点营销区域,并明确罗牛山集团、瑞今农业开发公司、通威集团等客户为重点客户。

近日,农业农村部还与中国农业银行签署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合作协议,提出在“菜篮子”“米袋子”、生猪等领域,共同做好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销售全链条金融服务。据悉,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农业农村部梳理了一批农产品稳产保供和生猪生产重点企业,中国农业银行加强了对接服务,支持生猪生产重点企业339家,贷款余额106亿元。

原标题:猪肉价格有所回落 生猪生产还需政策扶持资金“输血”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经济视野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立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