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中誰死的時候最讓人心碎?

一是走麥城。

就在剛剛,劉備大破曹操於漢中,關羽水淹七軍,威震華夏,東西兩線都是捷報連連,高歌猛進。小說的主角們處在了開卷以來最高光的時刻,在這一刻,距離桃園中那“上報國家,下安黎庶”的理想是如此之近,彷彿觸手可及,就在目前。

三國演義中誰死的時候最讓人心碎?

然而,就在這繁華著錦、烈火烹油的時刻,卻突然就是失荊州,走麥城。關羽之死,使得那個近在眼前的希望,就如同鏡花一般片片碎裂。

不是有個著名的帖子說外國人讀到這一段的感受嗎?我很理解。這種將希望明明白白擺在你面前,又親手將它摔碎的衝擊,足以震動人的心神。

二是白帝託孤。

關羽死後,我們都知道桃園集團的政治理想已經破滅,但我們還在寄情於他們的兄弟情義。所以就有了大報仇,70萬大軍,水陸俱下,勢如破竹,無人可當。我們看著東吳的各種驚慌失措,心中的暢意真是難以言說的。眼看著大仇就要得報,突然之間,卻是火燒連營七百里,桃園兄弟的理想、奮鬥、情義,連同他們的生命,盡成飛灰。

三國演義中誰死的時候最讓人心碎?

白帝託孤,是一個時代的結束。 我們知道,這部小說的主人公就是劉備,就是桃園兄弟,但現在,主角死了。在此前八十三回裡讀者所傾注的一切感情,至此也化作了飛灰,怎麼不叫人痛徹心扉。

三是五丈原。

桃園兄弟死了,但諸葛亮還活著。諸葛亮是桃園兄弟的精神繼承人,他有著桃園兄弟一般的仁慈、忠義,以及百折不撓的堅毅,他還有著桃園兄弟所遠不及的智慧。

三國演義中誰死的時候最讓人心碎?

主角死了,但主角的靈魂還活著。

然而,我們卻看到諸葛亮一出祁山、二出祁山,直至六出祁山,以他絕世的智慧,卻終不能逆天分毫,上方谷的大雨,中軍帳裡的明燈,最終盡數化作了五丈原上的秋風。曾經風神俊逸的神仙中人,如今卻成了皓髮蒼髯的苦情老人,連同那顆墜落的明星一起,消亡在天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