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廣東】廣州增城小逕村:軍民攜手保衛革命根據地

穿過蜿蜒的山間小道,走進廣州市增城區派潭鎮小逕村這個有革命傳統的山村,可學習到轟轟烈烈的革命故事,感悟革命精神。

【紅色廣東】廣州增城小逕村:軍民攜手保衛革命根據地

小逕村隨處可見的紅色革命山村介紹牌匾

小逕村地處增城區北部山區重鎮派潭,三面環山,地勢易守難攻、十分險要。抗日戰爭時期,東縱四支曾在此建立抗日根據地,在村裡成立黨支部,群眾基礎很好。

【紅色廣東】廣州增城小逕村:軍民攜手保衛革命根據地

中共增城縣委舊址

1946年東江縱隊北撤山東煙臺後,蔣介石撕毀國共停戰的“雙十”協定,全面內戰爆發。國民黨和地主武裝大肆逮捕、殺害東江縱隊復員人員、地下黨員和進步人士,實行管制和“三徵”(徵兵、徵糧、徵稅),百姓處於水深火熱之中。小逕村人民在我黨領導下,對敵人進行了英勇的反擊,組織武裝襲擾,反抗“三徵”,破倉分糧。反動派於是對根據地進行瘋狂圍剿,妄圖撲滅小逕村的革命火種。

反動派圍剿根據地,犯下累累罪行

1948年春,國民黨派重兵進駐派潭地區,並在小逕村周圍的圩鎮、大村組織反動自衛隊,開始圍攻進犯小逕村。他們每月騷擾兩三次,每次都大肆搶劫財物,姦淫婦女,焚燒房屋,鬧得雞犬不寧,還把100多頭耕牛搶去,使春耕無法進行。群眾生活極端困難,或扶老攜幼走避他村,或夜間在叢山密林搭棚躲避,白天才敢返村。經過反動武裝的輪番洗劫,小逕村周圍野草叢生,連每家的門口、曬穀場都長滿了野草、青苔,整條村顯得一片荒涼,人民群眾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軍民攜手痛擊來犯之敵,保衛革命政權

同年4月,國民黨又糾集反動武裝一千多人,欲再度進攻小逕村。根據地黨支部得悉消息後,立即召開會議研究對策,準備迎擊來犯之敵,狠狠教訓他們。村裡先把老弱婦孺都疏散到山上住宿,在要隘關卡上築起工事,民兵日夜輪流站崗放哨,全村進入戰備狀態。

當時,敵軍四面合圍,大有一舉消滅小逕革命武裝,剷平小逕之勢。在我黨駐小逕村增龍中心縣委書記鍾育民同志的親自領導下,小逕村民兵配合游擊隊李勝中隊打響了奮起反擊的戰鬥。起初,敵軍因屢次進犯得手,氣焰驕橫,隊伍毫不隱蔽,大搖大擺地前進。當這幫匪徒進到村口時,“轟”的一聲,架設在村後山的山塘坑處的土炮響了,炮手宋統養轟得極準,一炮轟死了敵指揮官。敵人頓時一片慌亂,趕忙龜縮在屋後的山溝或竹林裡不敢出來。

【紅色廣東】廣州增城小逕村:軍民攜手保衛革命根據地

中共增城縣委原址舊照及小逕村抗戰史詩資料圖

“轟、轟、轟”,土炮不時對準敵人猛轟,打得敵人暈頭轉向,摸不清我究竟有多少兵力。從拂曉戰鬥至黃昏,敵軍始終無法組織進攻。只要他們一露頭,我軍便排山倒海般槍炮齊鳴。最後,佔不到一點便宜的敵軍燒了兩間民房,便匆匆狼狽撤離。自此,反動派再不敢進犯小逕,我黨和小逕村人民的反圍剿鬥爭取得了完全的勝利。村中生產也逐漸得到恢復,人民生活漸趨正常。

保護紅色文化印記,建設紅色旅遊基地

【紅色廣東】廣州增城小逕村:軍民攜手保衛革命根據地

小逕村在中共增城縣委舊址建設愛國教育基地

近年來,小逕村不斷推進“紅色村”建設,相繼修繕了縣委舊址、革命活動點以及宋齊、宋剛等革命戰士的故居等。走進重新裝飾過的中國共產黨增龍縣委舊址,可看到一座客家四合院建築,院內設有議事大廳、辦公室、檔案室、宿舍、廚房等房間,室內放置著各種充滿時代回憶的物品。院內的牆上還掛滿了小逕村革命歷史資料。

【紅色廣東】廣州增城小逕村:軍民攜手保衛革命根據地

中共縣委舊址重修後的議事大廳充滿紅色回憶的陳設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人來到這裡參觀學習,覓先輩足跡,緬革命先烈,感幸福人生。”小逕村支部書記宋力青介紹說,如今小逕村依託現有的紅色資源,正大力加強舊址周邊的綠化美化、停車場、服務中心和農家樂等配套建設,建設紅色鄉村旅遊基地,迎接更多的遊客前來觀光旅遊和參觀學習。

【紅色廣東】廣州增城小逕村:軍民攜手保衛革命根據地

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小逕村

【紅色廣東】廣州增城小逕村:軍民攜手保衛革命根據地

小逕村革命烈士宋齊、宋嶽故居舊址

【紅色廣東】廣州增城小逕村:軍民攜手保衛革命根據地

小逕村宋齊、宋嶽等革命烈士的英勇抗戰事蹟介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