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快樂!(節假效應:春節>十一>元旦>五一)

金秋十月桂飄香,歡天喜地迎國慶!

祝願祖國繁榮昌盛,祝願各位朋友假期愉快!

國慶快樂!(節假效應:春節>十一>元旦>五一)

節前這張圖流傳甚廣(可惜不知出處),其實指的是A股的日曆效應威力巨大,小編找了去年初光大證券策略團隊的一篇研究報告,給大家介紹一下。

日曆效應(Calendar Effect)是指金融市場存在與日曆相關的異象(異常收益和波動等)。具體而言,日曆效應包含星期效應、月內效應、月份效應、節假效應等。截至目前,國內外已有大量關於股市日曆效應的研究文獻,相關研究結論也證明日曆效應是國內外證券市場普遍存在的一個現象,不僅僅是A股特色。

從大的方面來講,A股的日曆效應可以簡單記憶如下:星期效應(黑週四)、旬度效應(下旬差,二三季度末差)、月份效應(春季躁動)以及節假效應(春節>十一>元旦>五一),還有政策和政治因素的影響,在重要會議前後(兩會行情)以及重大政治年份,也存在較為明顯的異常表現。

從小方向來看節假相應,一是長假行情要大於短假行情

,無論是上漲幅度、上漲概率還有持續時間上來看皆是如此;二是如果按行情大小及確定性排序的話,春節“紅包”行情>十一行情>元旦行情>五一行情。

國慶快樂!(節假效應:春節>十一>元旦>五一)

國慶快樂!(節假效應:春節>十一>元旦>五一)

節假行情應該是主要受到投資者現金交易行為的影響。通過觀察節假前後的市場成交量數據,我們發現,在節假之前,市場往往逐步縮量,但在節假結束之後往往會有一個放量。我們認為,市場成交量的背後隱含的是投資者的交易行為。節假之前,投資者為了應對節假現金需求的增加,更傾向於賣出而不是買入股票,甚至有部分投資者提前休假,導致市場成交清淡,呈現縮量調整;節假之後,會有部分現金迴流股市,市場呈現放量上漲。

小編認為,流動性的影響、A股日曆效應的正反饋、投資者風險偏好提高共同推高了節後行情。

國慶快樂!(節假效應:春節>十一>元旦>五一)

光談日曆可能也不夠,從當前基本面上來講,根據中信建投策略團隊的報告,節後10月的主線應該是成長股與外資擴大流入兩條。

1、政府持續推進減稅降費是2018年四季度最大的邊際改善

。9月20日,財政部、稅務總局和科技部聯合發佈了《關於提高研究開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比例的通知》。在宏觀對沖視角下,這相當於提升了成長股部門的儲蓄水平和投資對利率的敏感程度,對成長股來說是重大的利好。此次提高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的出臺,除了一以貫之的激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支持科技創新以外,還可以視為是國家在對符合條件行業進行變相的“減稅降費”。該團隊計算了R&D費用稅前加計扣除的影響,結果發現:國防軍工、通信、計算機、機械、建築、電子等行業受益最為明顯。

2、9月28日,富時羅素指數將A股劃分到次級新興市場,第一階段納入因子為25%,分別在2019年6月24日、2019年9月23日與2020年3月23日,分三步納入,每次納入比例為20%、40%與40%,對應增加的可投資權重分別為5%、10%與10%。情景測算下,第一步、第二步與第三步增量資金平均值分別為109.7億美元、210.8億美元與210.8億美元,被動資金佔增量資金八成。當前在基準指數中,權重前五行業為非銀金融、食品飲料、醫藥、銀行和電子,納入後金融與消費龍頭最為受益。9月27日,MSCI提出諮詢方案,建議將納入因子從5%擴大到20%,如果通過也將有利於外資流入

金融消費龍頭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投資須謹慎。本文僅供個人研究使用,不代表公司意見,不作購買或贖回推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