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國旅行感染!“飛來橫禍”本可避免

跨國旅行感染!“飛來橫禍”本可避免

英國約克的約克大教堂附近,商街上空無一人。新華社發

4月4日,在北京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佈會上,北京市疾控中心通報了兩例境外輸入確診病例的相關情況。其中一名美國留學女,竟然在20天的時間內,從美國飛至歐洲,遊歷荷蘭、英國、比利時等幾個國家,經埃塞俄比亞轉機回國。抵京後在集中醫學觀察點隔離觀察期間,兩次出現新冠肺炎感染症狀,竟然也不報告,最終在隔離點對觀察對象進行核酸主動篩查時,檢測結果為陽性,隨即送至北京小湯山醫院就診。

“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這名美國留學女可謂這句網紅語的忠實踐行者,在全球疫情已經迅速蔓延、近乎失控的風口浪尖上,在中國外交部等部門多次發出“非必要、不旅行”特別是去疫情嚴重國家旅行的警告後,依然毫無顧忌地飛來飛去。目的地國家的疫情形勢如何,旅行前難道不提前做做功課嗎?莫非是因為疫情期間遊客少,可以避開人頭攢動獨享景點的風光?這膽子大的,簡直是在拿自己和同行人員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不當回事。

越不當回事,出事的幾率越大;越認為壞事不會落到自己頭上,就越容易成為倒黴的那個,最後的確診就證明了這一點。事到如今,不僅想問一句:人生那麼長,非要現在去看嗎?

比起毫無顧忌地全球飛來飛去,更可怕的是她在集中隔離點“滿嘴跑火車”。為什麼要集中隔離,為什麼要每天報告自己的身體狀況?就是為了早發現早治療,這樣既能最大限度地切斷疫情傳播,也更好地保障被隔離者的身體健康。可這名留學女非但不領情,反而至少兩次瞞報了相關症狀。瞞過了報告卻終究瞞不過核酸檢測的數據,躲過了工作人員的關心卻終究躲不過新冠病毒的無情。

北京持續加大對入境瞞報謊報人員的懲處力度,如有隱瞞或虛假填報,不僅將被依法追究相關責任,還一併納入信用體系。在集中隔離點瞞報實情,既是拿自己生命賭博,也是對防疫規則的漠視,從主觀故意以及性質上講,不比入境時瞞報差到哪裡去。

跨國旅行具有較高的感染風險,不能再把旅行警示當作耳旁風;入境疫情防控也不是“躲貓貓”的遊戲,在集中隔離點接受觀察不是可有可無的形式主義。所有入境人員,要拋棄任何僥倖心理和不配合的念頭,從老老實實做起,從一五一十說起,不給病毒留縫隙,多給自己留生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