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别了,故乡!18岁告别故乡之二

陈得生下了船,这是一个县城,他在县里晃晃荡荡了好几天,也没有找到落脚的地方,有一天他听见一同找活的人说,还得往北去,有个地方叫北大荒,那地方粮食多。陈得生一听,便过去问人家说的地方在哪?怎么去?那人也是热心肠,便细细地讲给了陈得生。那年头,十个人里就八个是山东来逃荒的,细聊聊没准还是同乡。

奔向黑龙江

陈得生准备开始北上,没有钱买火车票,他专挑了夜里的火车,偷偷地蹭上车。在车上,遇上查火车票的就提前躲到厕所,任凭谁敲门,都不肯出来。就这样陈得生来到了黑龙江。

火车开进黑龙江以后,景色就大不一样了,土地从黄色变成了黑色,那黑黑的土地像施了魔法一样吸引着陈得生,朦胧中他好像看到了白馍馍的样子,闻到了肉的香味。他还没想好到底要在哪里下车,于是决定选在夜里下车,因为夜里出站,更容易逃掉出站那里检票员的追查,这也是这些天在路上和人攀谈积累的经验。

火车咣当咣当地开进了山里,铁道的一侧是连绵地青山,渐渐地山也变成了黑色,而夜色浓得只剩下一点点星光。火车里报了下一站停靠的站名——朗乡,到站时间两点十二分,停车两分。他决定了就在这里下车,朗乡,或许这个他乡就会变成故乡。他已经决定了要下车,心情不禁有些激动起来,好像这一个多月的漂泊就要结束了似的。

陈得生来到朗乡

这是一个非常小的站,下车的人不多,而上车的人也只有三三两两的。下车后他顿觉凉意,都说东北的冬天冷,这都快到五月天了,怎么还是这么冷呢。他顾不得冷,赶紧找个机会溜出了站台,出了火车站。这夜里真是无处可去,而留在外面,可能天还没亮,自己就被冻死了,他只好又转回候车室,在这里熬到了天亮。

陈得生几乎是睁着眼睛等到天亮的,因为他的心情已经不再那么激动了,今天要到哪里去,今后的日子会怎样,他开始有些担心了。待到天色大亮,火车站里人流多了起来的时候,他便走出了火车站,开始了他人生的求索。而这真的是他迈向第二故乡的第一步。

这是一个小镇,或者确切的说这里是一个林业局。镇的大小只有两条主街道,而周边是一些种菜的农民,其他的地方就是距镇子远近不一的林场了。林场的主要工作便是种树和采伐,而他从小生活在平原,哪里见过山,从来都没上过山,种菜他倒是熟悉的,在家乡时,他早就成了父亲下地的帮手,种小麦,种自己家吃的蔬菜,这些农活他都会干。于是他打算先去附近的村子里找活干。

故事:别了,故乡!18岁告别故乡之二

50年代赶大车的人

陈得生与干爹娘

陈得生沿着镇上的街道向北走去,太阳升起来以后,这里的气温快速升高 他走着走着,竟然满身是汗。走着走着,他看见了一个人蹲在马车旁边,他喊了一声:“老师傅,怎么了,需要帮忙吗?”那师傅却不曾探出头,就说你帮我把车往上抬一下,这畜牲走路也不看路,车轴里缠进来一根铁丝,绕了好几圈了,再不弄出来就把车缠坏了。陈得生于是配合老师傅把车弄好了,老师傅看见他肩上的包裹,便问,你是山东来的?奔亲戚家?他说:“我是来找活干,但是并没有亲戚朋友在这里。”老师傅说:“就你自己呀,哎呀,那都没个落脚地,可咋活?”陈得生说,家里边老乡都是这么出来谋生的,自己也一定能活。老师傅说:“先去我家吧,我早上刚送完粪,现在要赶回家吃饭。”原来老师傅的工作是在镇里给农户送粪,东北天气凉,五月之后大地才能开始播种,现在正值春耕准备的时候,老人每天天不亮就出来装粪送粪。

跟着老师傅到了家吃罢饭,老师傅就说,你要是不嫌我这活脏,就留下来和我一起干,就先在我家住下。我这年纪也大了,出力渐渐吃不消,我儿子都自立门户过日子了,人家嫌弃我这个活儿,宁可去林场干都不接我这摊活儿。陈得生一听,心里乐开了花,现在能有个吃饭的地儿就行,自己还挑什么?陈得生一听就跪在了地上说:“您要是不嫌弃,就收了我这个干儿子吧,我啥都没有,只有一身力气,啥苦活累活都能干。”于是陈得生有了干爹干娘。

故事:别了,故乡!18岁告别故乡之二

勤劳的陈得生

于是,陈得生每天起早贪黑和干爹一起拉车,很快他就能独立干活了。虽然活儿脏,但是每天都有收入,每次拿到钱,他都交给干爹干娘,干爹干娘每次都分给他一些,叫他自己买些需要用的东西,而他一分都不曾动过,他还惦记着远在山东的爹娘。

干爹的心事

转眼间陈得生来朗乡五年了,附近的几个村子,他都去送过粪,渐渐地也和乡亲们熟悉起来。每天的生活也不那么单调了。他自己也习惯了这种生活,吃得饱,穿得暖,每隔几个月便能爹娘寄回去一些钱,他已经很知足了。

干爹和干娘讲:“得生这孩子这么勤快,他来了以后我轻松了不少,但也不能总让他在咱们家这么干哪,他也该成家了,二十来岁啦,咱儿子二十那年就结婚了。”干娘说:“你以为我没想过吗?谁家好好的姑娘跟他?没有钱没有房,咋嫁?总不能真嫁到咱们家吧。咱同意,咱儿子还不乐意呢。唉,你和得生说说,别总给老家寄钱,也该攒钱娶媳妇了。”干爹觉得媳妇说的有道理。

故事:别了,故乡!18岁告别故乡之二

勤劳的农户男人

秀英的秘密

镇子三公里以外有个村,村名就叫三公里,村里有户人家,最近有件头疼的事。

这家姓秦,家里有两个女儿,大女儿秀琴初中毕业学了会计,现在在别的林业局做了会计,然后在当地结了婚。小女儿秀英正在上高小(那时候的小学分初小和高小,高小相当于五六年级)。他们家家境不错,据说他家父亲早些年种大烟挣了不少钱,后来政府不让种了,这才本本分分的种起了菜。小女儿从小气管就不好,父母对他也很心疼,总给她零花钱让她在学校饿了就买点吃食。而秀英虽然身体不好,学习也不错,长得也很俊俏。

开始秀英妈妈最近发现秀英有点不对劲,新做的裤子,没穿多久就瘦了,秀英走路姿势也显得笨拙。这孩子难道病了?一日,秀英妈妈摸了摸秀英的肚子,便觉得不好,这是怎么回事?

故事:别了,故乡!18岁告别故乡之二

秀英怀孕了

秀英妈妈特意避开老秦,私下问秀英,怎么回事,肚子怎么大了?秀英不语,“是不是和男人睡了”,“和谁?”,“快说呀”,秀英在妈妈的逼问下,一点点说出了自己的事情。

是去年来家里的那个小伙子!原来去年冬天家里来了一个年轻的男人,他是从外地来找秀琴的,他自己说是秀琴学会计时的同学, 当时就喜欢秀琴,现在还惦记着她。秀英妈妈说,你来晚喽,秀琴都结婚了,大儿子都好几个月了。这小伙子很难过,秀英妈妈念在他是大女儿的同学,又远道而来,就留他住了两天,谁知道这两天里竟然出了差子!

秀英妈妈说,怎么办?秀英说:“他说了,他会娶我的。”“娶你?你知道他现在在哪?上哪找人去?他又不知道你有了身子。要是想娶你早都来了。”秀英说:“那我就等他,他一定会回来的。”“他喜欢的是你姐姐,不是你,再说你还是个高小学生,他怎么娶?”秀英好像从没想过事情会变成这样,她不得不觉得妈妈说的话是有道理的。可是这些话让她丧失了希望,不禁嚎啕大哭。

​陈得生做了上门女婿

老秦回来了,看见母女俩都过,妈妈觉得这事隐瞒不了,便和老秦讲了事情的来龙去脉。老秦听了气个半死,嚷着要打断那小子的腿。可是冷静下来,现在怎么办啊?“从明天开始不用去上学了,别在外边丢人现眼,天天不许出屋。赶紧找个人家嫁了,绝对不能把孩子生在娘家,丢死人了。”说完便摔门而去。秀英哭喊着不要嫁人,可是父亲已经发了话,不可能改变了。

给闺女找婆家的事情不知是谁透了风声,一天,孙二家的媳妇来到秀英家,和秀英妈妈说,:“他婶子,你看你俩也没个儿子,不如招个个上门女婿,你俩老了也有个依靠。”秀英妈妈说:“唉,纸里包不住火,丑事难免外扬,眼看着秀英就要生了,上哪找去啊?”孙二媳妇说:“总来村里送粪的那个小伙儿,山东逃荒来的,还是个光棍呢,我看着长相也不差,就是穷点儿。”秀英妈妈一听,也觉得是一个选择,就托孙二媳妇去说说,毕竟这事自己怎么说的出口,人家愿意还好,人家要是不愿意,自己这脸往哪儿放。都是自己把秀英惯的,唉,现在是打也打不得,打也没有用了。

这话说完大概一周以后了,一天,孙二媳妇带着陈得生走上门来。一边进门一边和陈得生介绍:“这人家是村里数一数二的富户,就是没儿子,没人养老,才招养老女婿,你看看这房子也大,院子也大,家里啥都不缺。”

就这样,陈得生在秀英生产之前用马车将她拉回了干爹家。娶回家没多久,秀英便产下一子。等秀英出了月子,陈得生又带着媳妇孩子回到了丈人家,从此他就是秦家的上门女婿了。

故事:别了,故乡!18岁告别故乡之二

五十年代的夫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