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保險保險嗎?

張記香油-18713251029


其實保險這個東西你看你自己如何看待了,以前我也像你這樣,對保險非常牴觸,雖然自己年年買著車險,而且兩輛汽車,一輛摩托,但是每次到了保險到期的時候,業務員就會不斷打電話,提前一兩個月,所以很反感,感覺他們就是為了賺錢,但是等你用著的時候,你就會發現你的想法存在誤區。

以前為了便宜買的小公司,和同事買的一個公司的,同事有次事故出險,對方又慢態度又不好,和我們當時買保險的態度完全不一樣,辦事效率也比較拖拉,直到去年,換了一家大公司,雖然費用貴了幾百,也沒有所謂的贈品,但是心裡圖個踏實。






上個禮拜五我的車颳了,這麼多年第一次出險,也沒有什麼經驗,欣慰的是和同事那次出險態度不一樣,撥通電話後,客服很耐心很溫馨的先安慰我,告訴我不要著急、不要擔心,問我有沒有受傷,最後才問事故原因和車輛受損情況,很是感動,打完電話後不到半小時勘查車到達現場,定損定責後填了個免墊付單,後期什麼都沒用我管,我同事的那個小保險公司,他在雨裡等了接近一個小時,自己墊付,過了好久才到賬。

所以我認為,不是所有保險公司都不好,甚至欺騙消費者,正是某些不負責任的小公司拉黑了保險行業,還有就是以前的政策不完善,才有那麼多人牴觸、反感保險公司。

最近又給孩子在那家公司買了個兒童保險,名字險種就不說了,免得廣告,一年1600,(這是先期的,後期可能會漲),交夠20年,從保險生效那天起,需要住院或者有重大疾病,都可以報銷,社保不報的,保險公司可以補齊,終身有效,孩子50以後以後會有一部分返還,後期全部返還,我感覺挺好,至少心裡踏實,現在孩子發個燒感個冒都千二八百的。


Ease清風


要說實話嗎?因為我所見到的客戶都說保險不好,是騙人的.原因在哪裡呢.具體表現有以下幾個代表性的問題.

第一,客戶說,上當受騙了,當初買的時候說什麼都能保的,但是生病時都不給賠.

第二,原來買的時候說給我理財,最後我自己的錢都拿不全.

第三,原來說交一年或幾年的錢就可以了.連本帶息都可以拿回來的.最後發現是要交好多年的,要等我死了才能把錢拿回來.最後是給家人的.

各位有遇到這樣的事情嗎?是不是覺得保險不好啊?但是為什麼國外的發達國家都會如此重視保險(大家可以從新聞網絡上了解),而現在我們的國家也已把保險的地位提高到了一定的高度了.現在保險都和銀行合併了.大家說保險好嗎?

以下我總結一下,我幫客戶的理賠情況,供大家參孝一下.這是我近一年的理賠情況.

最後總結一下,保險本身是不騙人的,騙人的是"人",這裡我也很痛恨那些不正規銷售的人,把自己的聲譽弄壞了,把保險公司的名譽也弄壞了,把同事和同行的聲譽也弄壞了,把客戶的內心也弄涼了......

最後還要忠告一些客戶,天上有餡餅地上也有陷阱,認清自己的需求,不要貪小便意,找對專業的客戶經理,找對大公司,買對保險,這樣呢.我們的保險就是真證的好保險了.


關愛的天使


保險好不好?

從業11年

很負責的回答,好!

分享一下,為什麼能堅守這麼多年

起初以為找一份工作過渡一下,當理賠越來越多,公司處理速度越來越快(最快的幾分鐘賠付款到賬),給了我們這些保險從業人員信心,親眼見證了,保險是實實在在幫助家庭度過經濟危機的。

您問到,做保險的不服務(拿我們平安來說是很嚴格的,客戶撥打95511,輸入業務員代碼,可以查該業務員有沒品質扣分記錄,是否榮譽業務員)

買齊四樣,保障型保險就全了!

百萬醫療:解決大額醫療費用報銷

重大疾病:解決生病期間的生活費用補貼(保額最好是2年年收入)

意外險:  因意外身故,意外傷殘下的經濟補償(保額最好覆蓋貸款)

定期壽險:作為父母(或子女)對家庭的經濟責任(保額最好覆蓋貸款)

保費投入不超過年收入的8%(比較保險是長期的投入,消費是剛性增加的,而收入不一定,買多了,遲早壓力大),




廣州保險185


一、客戶雖然認可保險,但他並不瞭解保險,就以為我只要有保險,出險了保險公司就理賠。

二、業務員不夠專業:1沒把產品給客戶講明白,誤導了客戶。2、業務員沒有根據客戶的需求去量身定製,沒有完美的去合理規化。沒有最好的產品,只有最適合的產品。單獨的一款產品再好也不可能完美,只有業務員用他的專業知識去合理的給客戶去規劃才能完美。

三、由於沒有按時續保,確切的說在寬限期沒有內沒按時續保,導致保險失效。

現在保險公司理賠的案例比比皆是

這是一個同事一次性簽了18張健康險,都是親戚買的,同事們都讓他分享經驗。 他就說了一句話:上週親哥哥得了肺癌,保險公司賠了60萬!所有親戚都鬆了一口氣(沒找他們籌錢)。對於一個普通家庭,60萬就是看到了希望!於是親戚陸續投保。 [愛心]保險雖然不能改變我們的生活,但會防止我們的生活被改變!


田薈莉


我國的保險業受央行和保監會的共同監管,保險法自頒佈以來多次修改,這些措施從宏觀上保證了保險業的健康發展,保證了投保人被保險人受益人的權益.至2017年,我國第二代償付能力監管體系建成,我國成為第一個擁有自主償口能力監管體系的發展中國家,這將故大的完善能力監管,市場行為監,公司治理監管的三支柱監管體系,有效地防範行業風,推動保險業健康有序的發展.因此,凡是有效的保險合同,其合法權益是可以保證.




保險業是非常有前途的.

一.從政策上看,保險是國家扶持鼓勵發展的行業.

2014年8月3日,國務院發佈<>,為保險業的發展掃清障礙.在政府工作報告中,保險亦被多次提到.

2015年,國家宣佈開展個人所得稅優惠政策試,對個人購買保險的支出,允許在當年找年均2400元的限額予以稅前扣除.

二.從行業上看,保險是朝陽產業.

2017年,我國保費收入3.66萬億元,較上年增長18%,其增長速度遠遠高於gdp的速度.

至2020年,我國保險業的保險深度(保費收入/國內生產總值)將達到5%,保險密度(保費收入/總人口)有望達到3500元/人.

三.從個人上看.保險成人達己.

保險使病有所治,學有所資,老有所養,作為從業者,通過學習和工作,亦收穫滿滿:無論是精神層面,還是物質層面.贈人玫瑰,手有餘香.


金縷8


  • 保險和本質就是一種保障機制。防患於未然,轉移風險和的一種手段,也是人人都需要的一款金融槓槓工具,一旦發生意外事故,投保人可以最大限度減少損失。

  • 目前國內大概有兩百家保險公司,各個公司定位不同,開展的業務也不同。但是保險公司成立的條件是:必須有不低於3億的註冊資本,並且為了防止保險公司理賠不力,保監會(國家管理監控保險公司的機構)會根據保險公司承保的風險係數收取一定的數量的理賠儲備金,確保投保人的合法權利。如果保險公司破產,保監會會指定其他的公司來接盤,以往的保單依然有效。
  • 現在的保險公司業務員無底薪,門檻低,所以整體素質良莠不齊。保險上的合同都比較晦澀難懂,買保險的都是衝著業務員的信任而籤的合同。大部分保險公司的領導和講師在宣傳產品的時候都會誇大其實,那麼業務員也會這樣來開展業務。如果發生意外事故還是以保險合同為準,所以大家在買保險的時候多看看合同,然後在簽字,如果真發生了事故需要理賠的,大家提前準備好合同和相關手續!!!


熊二貝


現在的保險好嗎?可能大多數人對保險的第一印象就是騙子,騙人的,沒買保險之前,說的頭頭是道,什麼都可以包,但是買了之後,不遇險還好,萬一發生意外,疾病時,就變成那也不包,這也不包了。明顯的坑騙的。這可能是大多數人對保險的第一印象,且在年齡稍微大一點的大爺大媽那裡有最明顯的體現。那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現像呢?是大爺大媽愚昧無知,還是有其他的原因呢?

要明白保險公司是不是騙人的,要知道什麼是保險, 保險(Insurance或縮寫為insur),本意是穩妥可靠保障;後延伸成一種保障機制,是用來規劃人生財務的一種工具,是市場經濟條件下風險管理的基本手段,是金融體系和社會保障體系的重要的支柱。 保險,是指投保人根據合同約定,向保險人支付保險費,保險人對於合同約定的可能發生的事故因其發生所造成的財產損失承擔賠償保險金責任,或者被保險人死亡、傷殘、疾病或者達到合同約定的年齡、期限等條件時承擔給付保險金責任的商業保險行為。 從經濟角度看,保險是分攤意外事故損失的一種財務安排;從法律角度看,保險是一種合同行為,是一方同意補償另一方損失的一種合同安排;從社會角度看,保險是社會經濟保障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社會生產和社會生活“精巧的穩定器”;從風險管理角度看,保險是風險管理的一種方法。保險應該是很美好的,那為什麼會出現好多人對保險公司那麼大的見解與反感呢?其實是在保險公司在當初發展之初,為了擴大經營,大規模的招收一些對保險業務不瞭解,單純的為了賺錢,什麼都不與客戶講解,就是拉單,成了一筆賺一筆,而且工作的範圍一般都是從自己開始,然後父母,親戚朋友,接著擴展,最後見人就推銷保險,弄的最後人見人煩,狗見狗跑的地步。而且可能單子成了,後期跟進沒有,從業以後一段時間沒有親戚朋友了,保單就做不成了,然後離職轉行,而買了保險的人,在後期需要理賠的時候,找不到承諾的人了,致使發生了一些不美好的事情發生,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一傳十十傳百,保險的信譽問題就越來越突出,所以好多人對保險公司的印象就沒有了。


所以說,保險好不好,因人而異,當危難時刻發生時,平常買保險的一點一滴的積累,那就可能成為我們生命的救命鑰匙🔑


弓長張00001


保險公司一直很正規,保險的營銷現在是越來越正規了。一兩年來,保監會一直在抓合規。

從宣傳方面,禁止誇大其詞,從保險公司的險種改革上也是要求實現保險的保障功能,不能以投資和儲蓄的形式宣傳保險。投保手續方面,對於長期壽險的投保,要求投保人被保險人雙方在場,對於保險責任保單內容都要清楚,雙方簽字照相。投保人也必須要如實告知,保險公司的審核也是非常嚴格。保險公司對於投保的過程和保單遞送後期的服務都是非常正規的。

要說不正規那就是業務員的問題了,現在保險公司也在加大管理,對於合規的處罰也是非常嚴格的。業務員的培訓也在加大合規方面的力度。

現在的保險管理比過去強多了,國家又加大力度宣傳保險,商保是社保的補充,從保險讓生活更美好到遠離貧困從一份保障開始,說明國家正在努力讓保險實現他的保障功能,有了保險才不會因病返貧。

所以保險是朝陽行業,國家支持,社會認可,百姓需要。


又見東方茉莉


保險是什麼?我用數字解答。

17年湖北省平安理賠數據:疾病醫療14.9萬件,件均賠付2880元,意外醫療5.7萬件,件均賠付2180元,這兩類型的理賠數量上佔97%以上,達到20.6萬件,佔總理賠金額的一半左右,5億多。重大疾病4000件,79000元,疾病死亡1600件,64000元,意外殘廢650件,35000元,意外死亡460件,是最多的198500.疾病殘廢只有2件,件均理賠14000元。平均賠付一萬以上的理賠數量只有2%。總理賠金額10個億多一點。

前幾年某安湖北代理人一共有2萬人,保費收入40多個億。17年我算有50個億(其他文章有人指出17年湖北省的保費收入是150個億,如果是這個數,我了個去)。平安17年個人客戶總數在5000萬。我按湖北省人數做折算,可以認為大概有250萬客戶。人均保費支出2000元(6000元),基本符合雙十原則。人均理賠分攤成本在400塊(不變),400%(1500%)的利潤吧。這利潤率大概只有販毒才能比得上了。對了,保險代理人都說保險每個人都要有,就是屬於大眾消費品咯?我也覺得是的,但怎麼大米,汽油,大豆等等其他大眾消費品的利潤就沒這麼高呢?那個質疑說很多行業都這樣的,為什麼我唯獨說保險業呢?這就是我的回應咯。你們不帶這樣雙的啊。還有啊這個只是平均的,具體到一些產品啊,可以有更高的利潤率呢。

這裡其實我是隱含了一個問題,但是不影響定性分析,我會在文中後面說出來。

請看圖一

綜合以上數據,上面事件理賠發生幾率和人數分別是

疾病醫療:5.96% 149000人

意外醫療:2.28% 57000人

重大疾病:0.16% 4000人

疾病死亡:0.064% 1600人

意外殘廢:0.026% 650人

意外死亡:0.0184% 460人

以上數據意味著什麼呢?平安湖北省2017年98%的理賠是沒有意義的,因為理賠比保費少,如果按照保險的真正意義來設計產品,理賠數量太少,太難看了啊。現在把理賠門檻降低,數量提高49倍,理賠成本只翻了一番,但是保費可以以數量級增加啊。

保險真正意義並不是有什麼事都給保,而是在極端的情況下對家庭的最大保障。2017年湖北省人均可支配收入在2.37萬元。我個人可以認為少於這個數1-3倍的理賠是沒有任何意義的。因為這個支出對於家庭來說不會太過沉重,基本每個家庭都會儲備這些現金或者資產,就算沒有保險也不會對生活帶來影響,這種理賠雖然不是小概率,其實也不小了,但是對保費的增加有明顯的促進做用的,你想想,如果一個保險大而全到撲個街擦傷扭傷都給賠,98%以上的理賠沒有意義,但是保險公司卻要養一大群理賠人員(理賠100和理賠10萬人力資源成本上區別沒有數字上大的),而你買的保險所支付的保費其實只有一小部分做為理賠基金,那保費得多高?這保險其實是不值得買的。

另外一方面大部分代理人做所謂的專業保險規劃的前提,都已經違背了保險的根本原則,代理人優先考慮的是投保人最大能承受的保費支出(雙十、標普,其實這也沒錯,錯就錯在後面,錯在產品不合理而已),然後再根據這個預算先做大人,後做小孩,最後老人(扯的,不會給投保的)的妥協而已,再從有限的幾個保險產品裡做預算,其實也沒有任何技術含量的。結果就是造成了有效保額極度低下,保障大打折扣的現象,這是一份除了代理人之外沒有意義的保險。就是因為重大理賠少,這個缺陷顯得不明顯,就算髮現了也容易以各種理由忽悠過去。

有效保額是我發明的一個概念,因為不幸的事件發生機率本身很小,這些不幸事件之間有些是不可能同時發生的,或者說能同時發生,但是機率是兩者機率再相乘,少到可以忽略的。家庭保險也不只能先考慮大人後做小孩,最後老人。理論上三者發生不幸事件的機率不會有數量級的差別,但是家庭2人甚至3人同時發生的機率也是非常小的。所以我們家庭真正的保額,並不是簡單所有保單的保額總和,那個是理論上的保額,也不可能實現的保額,您見過全家一起患重病,然後全部發生意外的例子嗎?沒有。所以家庭有效的保額只能算成家庭各成員各份保單上各種保額的加權平均,具體算法要有大量數據支持,可以做為大學本科畢業論文了這裡就不說太多了。

這裡問題就來了,家庭要取得全面的保障,保費支出應該是平均有效保費乘以家庭人數再乘以保單數(重疾、意外),各項保險的保額要均等,人與人之間也要相對均等的。這樣才能起到保險的真正作用,不然就會出現有效保額不夠,或者生錯病,病錯人、買了意外險的人,重疾額度不夠(相對也是)這種尷尬局面。這樣看來,湖北省的家庭保費支出應該都要5位數了,你要買的話,家庭保費支出起碼也得大幾萬啊,基本這個你要買就是100%要支出的。但是上面有兩個數字非常尷尬。總理賠裡有98%的理賠,平均理賠金額只比平均保費高一點點,而且理賠金額佔了總理賠的50%。

當然不同險種的發生機率不一樣,槓桿不一樣也就是費率會不一樣。有些大而全的保險甚至意外、重疾共享的保額的費率比其他家分開買同樣保額的費率要高,這裡就不點名了。

到這裡,您看看你手上買了的或者將要買的保險,如果按有效保額的概念來算保障,究竟有多少意義。或者是你按有限保額的概念來重新配置保險,算一下保費得多高。

真正起到保險大槓桿作用的理賠幾率,是少於重大疾病的0.16%,略高於意外死亡的0.0184%。大概在萬分到千分之一的區間以內。而且絕大部分在於重疾,重大疾病的理賠金額,也就是保險公司給的真實平均保障也不高的,以上面數據來看也就10萬不到,完全就是全家人幾年的保費而已,按有效保額的概念來時間更是短。

絕大部分代理人都喜歡說對所有人說如果沒買保險,重疾需要幾十上百萬的時候怎麼辦?或者時不時曬一下過百萬的理賠案例。麻煩大家去看看理財分紅型的重疾險,保額達到幾十上百萬的時候保費是多少吧,再者每個家成員都按這個標準配置後,保費支出還得加倍增多。看看還剩下多少家庭負擔的起吧。買了他們推薦的保險萬一真的發生幾十上百萬的醫療支出,絕大部分人都是覆蓋不住的,他們完全是在詭辯的,廣告詞你也相信?確定你付得起保費再說吧。見過太多的家庭花了大價錢,有效保額只是保費的幾倍,他們卻以為自己有幾百萬的保額,都是幾百萬身價的。

我們再看看圖二:

大家看到沒?重大疾病的4000例裡,top10第十理賠也就50萬左右,都是買了多個保險產品綜合理賠才有這麼多的,不得不說這裡的理賠是有點疑問的。而且還有豁免金額數據很有意思,有空再解剖吧。

再來看圖三,在這個數據裡98%的理賠都是50萬以下,50萬以上的按比例應該有80例左右。但是在前圖裡,top10裡最大不過80多萬,最小的50萬。難道有70個都是個50萬理賠?數據有問題,呵呵。

再分析一下,其實這上面的客戶都是聽了商業保險代理人的建議,按自己家庭收入來配置產品的,雖然可以買多點增強保額,但是不可能加多幾倍保費支出吧?圖上卻充分表明了有71%客戶的理賠都滿足不了需求的,同時也意味著如果一旦發生理賠,總客戶裡有71%保額是不夠的,是屬於無意義的保險,因為一般賠付儲蓄,或者省下來的保費足夠覆蓋了,遇到真正的不幸事情發生,你的有效保額太低了啊。萬一不是投保人發生不幸事件呢?你還沒算上其實老人發生重疾的機率是最高的,但是目前老人肯定是拒保的,就算有,保費也是天價,保費比保額高。就算20年前現在的老人當時還能算是年輕人的時候買了商業保險。您看看他現在那可憐的保額和現金價值?大部分家庭的保險都是有問題的啊。

以上的分析只是死差和費差的另外一種表現形式,利差沒有體現。有些代理人直接跳出來說你懂個屁,保險公司的利潤來自死差費差和利差,他們根本不懂保險,只是死記硬背上線教的東西。同時本文也在不斷的更新當中,剛開始也沒把利差考慮進去。同時也有人提出算法不太公平,因為有些險種是100%理賠的,其實應該說是返還,另外一方面目前保險人群還是相對年輕。往後理賠率會越來越高。

這裡我就增加利差的內容,並針對這一項進行分析。對於大部分非消費型的保險來說,都不是保終身的,這裡是人為的拉低了理賠機率,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保費。有一小部分特別是重疾險是保終身的,有事理賠沒事返還。所以按總保費收入來除理賠是不夠準確的說話我部分認同。首先我不認同返還部分是屬於理賠,這個本身如果是合同里約定的高概率事件。返還的部分是用你交的保費通過幾十年的長期投資所得的部分而已,是屬於利差。你交的保費算入保費收入裡面是沒毛病的,這部分的產品,還是有小概率產生理賠的,和一般的產品沒區別,理賠從保費裡出還是利差部分來出這個我們深究也沒用啦。所以非理財分紅型的利潤率也不低,保費巨大,深受保險公司特別是代理人的歡迎。不信你用非理財型的保費用來做4%的定投算複利,再和保險理賠+返還的總和比較一下?

無論保到60 70還是終身,幾率雖然高一點,但是費率也高啊。而且這類型的保險你有沒有發現讓你出一堆的錢,但是最終算下來保費和保額相差無幾,更大的風險在於你現在年紀輕輕的買了保幾十年甚至終身的產品,費率是低,但是到老了你覺得這些保額會夠?到你年紀大了再買,費率直線上升,甚至拒保,失去意義了。再說一句,所有的保費交到保險公司,都會產生利差的。算上這部分的收益,好過賣軍火、販毒品,這就解釋了為什麼現在的互聯網公司想方設法去往這一塊鑽,萬億市場規模啊。

問題的根源還是在於目前商業保險太貴,利潤太豐厚了啊,保險公司自己賣這些所謂的產品,一方面談保障,另一方面卻給不到大部分客戶足夠的保障,還嫌客戶窮咯。再一次從不同角度來證明我上面的論點。

單純意外死亡的幾率實在太低,單買這個的保費太便宜了而且通常不會被拒保啊,意外是和年齡沒有正相關的。

所以說問題的關鍵就回歸到重疾上面來了,家庭的主要風險就在於這裡。根據公開的數據統計重疾裡有80%的是癌症,根據某互助裡17年的數據啊。我幫助過幾百人裡,他們最高得到30萬幫助,最少也有5萬啊,而我只付出20塊不到去幫助別人。數據是不是很嚇人?

最後結論:對於99.99%的人來說,只要你不要一發工資全花光,至少你把不少於保費或者家庭總收入的10%用於定投抗家庭風險就可以了,並且越多越好,越早越好,你不買任何保險都沒關係的。對於你相信代理人離開數據談風險的忽悠說法:萬一發生就是100%?風險一旦發生怎麼辦?你能保證不是你?…………我也有解決方案的。你買純消費型的重疾加意外就好了啊,一年沒多少錢,代理人說的一旦不給續保, 通常都是你年紀大了啊,你按我用保費來定投,年紀大了後你會發現你所得到的,比你的保額還多啊,我還要你保險公司保障個屁啊,不信拿起你自己的保單算一下咯。還有我能確定20年前辛辛苦苦供的保險,那些人現在再看看他們的保額,現金價值等,他們正在嚎啕大哭呢。

如果你不想成為這萬分之一的其中一個,這個是沒辦法避免的,但是可以人為降低幾率,我們也可以通過最低成本給自己家庭帶來最大的保障,千萬不要相信絕大部分代理人的話,消費型的保險,互助,社保醫保最重要的是家庭定投投資已經夠用了。不幸事情發生也沒辦法,但是他不會因為你買了保險就不會發生,甚至某種意上來說,買了幾率還會高。不信你看看兩部一樣的車,一部只有交強險,一部有200萬第三者,你看誰的事故率高?代理人的營銷都很牛,讓你覺得如果買了他們的產品,錢還是你的,您身價已經是百萬?而且出險還有賺的感覺?對不對?其實都是坑啊。

再套用一下代理人們的邏輯:哪怕是千萬分之一的發生幾率,你能保證不是你?萬一是你怎麼辦?

所以每個人都應該拿收入的10%來買雙色球,要不一年買一次,中頭獎幾率可以達到千分的級別,要不每個月買一次每個月都有萬分價格的幾率,還沒算上其他等獎呢?理論上你中頭獎的幾率和發生重大理賠的幾率是差不多的,甚至更高。





商業保險揭秘


現在的保險是正規的,這個無容致疑。因為,在2006年,國務院頒佈的《國務院關於保險業改革發展的若干意見》,簡稱“國十條”,已明確提出大力推動和支持保險業的發展,將發展細化成具體指標:到2020年保險業


的滲透率從3%提升到5%,人均保費從1700元左右提高到3500元。保險業已經從行業要發展,提升為國家要發展的轉變,如果不正規,你們說保險會上升到國家的高度嗎?現在,國家大力提倡全民參保,大力提升廣大群眾的醫療保障水平。除了城鎮職工醫療保險,商業保險也不斷進入尋常百姓家,他們思想也從以前拒絕保險到自願瞭解保險,自願購買保險的轉變。所以,大家都認同的事,你們還需懷疑它的可靠性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