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幸:數據背的鍋總會以數據的方式還回來

瑞幸:數據背的鍋總會以數據的方式還回來

瑞幸:數據背的鍋總會以數據的方式還回來

  4月2日,瑞幸咖啡發佈公告,公開承認瑞幸咖啡存在22億元銷售造假。消息一出,2個月前關於瑞幸咖啡的做空報告再次被拿出來。在公眾看來,瑞幸的公告是直接承認了做空報告提到的財務數據造假。

  公開消息顯示,今年1月底,渾水研究收到了一份長達89頁的做空報告,報告直指瑞幸咖啡捏造公司財務數據和運營數據,並列舉了詳細的數據證據。

報告稱,瑞幸咖啡“在2019年的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每店每日商品數量分別誇大了至少69%88%”。報告調研得出數據顯示,瑞幸咖啡平均每家門店的日銷量只有263件,這比瑞幸咖啡自稱的495件少了將近一半。與此同時,瑞幸咖啡同一個門店,同一天的線上訂單量誇大34232單,平均值為106筆/天,是線下平均訂單數量的72%

  不僅如此,報告還提到,瑞幸咖啡在給股民看的報告中,聲稱他們的平均售價已經提高到11.2元,但調查顯示,瑞幸的平均售價只有標價的46%,每單銷售額還不到10元。

  做空報告認為,單店銷售數量、線上訂單數量和平均售價這幾項數據造假,就充分證明了瑞倖存在財務造假行為。當然,報告中還列舉了調查員臥底獲取的其他證據,比如店長把取餐碼從自然數變成隨機數列等。

瑞幸:數據背的鍋總會以數據的方式還回來

  對企業來說,單店銷售數量、客單價等數據往往是內部經營數據,渾水這份報告的數據真實度有多少?調查者又是如何獲得了瑞幸的內部經營數據?

  關於這一點,報告中提到,這些數據是調查機構僱傭了92名全職員工和1418名兼職人員,通過拍攝視頻的方式,線下追蹤了981個瑞幸咖啡門店經營,其中包括620家店鋪開門到關門全部經營時間的數據,拍攝總時長11260小時。

  通過視頻記錄,調查機構算出了瑞幸咖啡的到店人數。並通過視頻記錄的外賣人員進店取餐情況,算出了線上訂單數量,進而計算出了單店的日銷售數據。

  關於客單價的數據,調查機構是通過從45個城市的2213家門店收集了一共

25843張小票收據,一張一張拍照存檔,進而分析得出。

  一位從事統計工作的工作人員告訴《數據》記者,這份調研報告獲取數據的方式,就是傳統統計工作會採用的調研方式:依靠人力、抽樣採集。

  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底,瑞幸咖啡的門店數量是4500家,分佈在全國27個省份、166個城市。

瑞幸:數據背的鍋總會以數據的方式還回來

  目前,我們還無從得知瑞幸咖啡財務數據造假真的只是COO帶領下的小團隊行為,還是有更大內情。但不得不承認的是,在大數據算法面前,瑞幸的財務數據問題顯然無處遁形。

  這也是為什麼瑞幸咖啡會發公告承認財務數據造假,多位投資人提到,“瞞不住了”。

  可以看到,渾水這份報告是通過大量人力調研獲取數據,進而分析得出結論。從這個角度來說,似乎想要提前發現瑞幸咖啡的財務數據問題並不容易。

  但只要稍微分析就會發現,從每日訂單量到人均客單價,再到年度營業額這些數據,系統性的做假不是一項小工程。

  依據瑞幸咖啡已公佈數據顯示,2019年後三個季度瑞幸咖啡的營業收入大約46億元人民幣,此次造假涉及金額22億元,接近一半的業務數據做假。

  如此大規模數據做假,9個月的時間裡,瑞幸咖啡內部竟然一點異常都沒有,這對一個號稱“有深厚技術背景的強運營公司”來說,實在無法理解。


瑞幸:數據背的鍋總會以數據的方式還回來

  關於瑞幸的技術和數據能力,2018年一篇專訪文章中,瑞幸咖啡(中國)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高級副總裁郭謹一曾介紹,“依靠後臺大數據系統,瑞幸咖啡所有訂貨系統全是自動的,系統自動會算,全是機器學習的,會預測第二天賣多少,不斷調整訂貨的量。”

  為了便於遠程監控機器的運行狀態,瑞幸要求供應商同時開放接口,通過物聯網的方式來管理未來全國幾千家咖啡店裡的咖啡機。在店面運營中,瑞幸還開發出了自動排班系統。什麼時候是高峰,什麼時候是低谷,由系統來配備人力、自動預測對接外賣系統。

  此時,瑞幸咖啡這套由機器、數據和物聯網構成的後臺自動化系統,為這個品牌鍍了很厚一層金。郭謹一甚至放話,“這個市場不管是賣給我,還是賣給其他人,你都要改機器,為什麼呢?因為我是市場領導者,至少是新零售咖啡市場的領導者和規則制定者,你杯型這些都得按照我的規則來”。

  一位大數據行業從業者告訴《數據》記者,渾水報告中的數據其實可以有更快、更準確的方式獲取,只要拿到瑞幸的支付數據和運營商數據,很容易就能掌握瑞幸的實際客流數量和經營情況。“這些數據外部公司拿不到,但對瑞幸都是日常運營數據,一家技術運營公司不可能發現不了這些數據異常”,顯然,這是一場具有主觀意識的“騙局”。

瑞幸:數據背的鍋總會以數據的方式還回來

  瑞幸咖啡事件帶來的一系列連鎖反應還在發酵,這家擁有5256家門店的品牌是否會曇花一現我們不得而知。值得反思的是,為什麼瑞幸的事情一直沒有被發現,近幾年被熱議的大數據風控也沒有給出任何預警?

  金融風控大數據企業迪科數金金融產品部副總經理朱全日告訴《數據》記者,通過運營商數據和支  付數據能比渾水這份報告更快、更準確,但鑑於當下依然存在的數據壁壘和數據隱私保護問題,外人想要拿到瑞幸的運營商數據和支付數據並不容易。

  再看渾水這份匿名報告的調查方式:員工臥底、潛入內部核心交流群、偷偷安裝攝像頭,私下蒐集客流數據和小票數據。

  “嚴格來說,這些數據源均涉及用戶個人信息等隱私數據,大數據公司沒有辦法直接拿到這些數據進行挖掘分析,所以必須是在數據打通的情況下才能入手去做這件事”,朱全日表示,當前大數據風控面臨的主要瓶頸就是數據割裂和數據質量無法保證,囿於這兩大難題,大數據公司能掌握到的有效數據非常少。

瑞幸:數據背的鍋總會以數據的方式還回來

  這也就是說,現在大數據公司所做的大數據監測,只能基於對外公開的數據,那就意味著,只要公開的數據是假的,那麼大數據技術所做的分析結果也會不準確,這也是為什麼瑞幸的財務數據造假難以被大數據發現。

  不過,技術公司也想出了新辦法,朱全日提出了一種叫安全計算的方式,就是圍繞某個企業主體在各分散平臺中產生並留下的數據,包括經營數據、客流數據、工商數據、股市數據等等,在不必拿到原始數據,不必發生數據流通的情況下,通過安全計算得到一個總的分析結果。

  換句話說,通過這種大數據分析方法,完全可以在不觸及數據隱私保護問題的情況下,更早的發現瑞幸咖啡財務數據中潛藏的問題。

  朱全日表示,大數據行業的數據困境已持續多年,五年前,整個行業還是雲平臺模式,只有把所有數據都彙總到雲中心的平臺上,才能進行數據的挖掘分析。但現在應該是分佈式協同智能模式,數據不需要做集中彙總,它們可以獨立分佈於一個個不同的地方,通過協同智能的方式,在非原始數據的層面上進行協同。

文字丨李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