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市疾控中心杨燕:放下柔弱,她是走近病毒的勇者

在这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役中,为了与“病魔”赛跑,大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标本采集运送组出发得最早、冲锋在最前、坚守得最长,冒着被感染的风险始终战斗在一线。作为业务骨干,大理市疾控中心体检办证科科长、标本采集运送组组长杨燕,就是战“疫”大军中出色的一员。


大理市疾控中心杨燕:放下柔弱,她是走近病毒的勇者

今年57岁的杨燕,已经在防疫部门工作了37年,曾参与过大理市1995年霍乱、2003年“非典”疫情防控处置等工作。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杨燕没有因为资格老、年龄大,要求单位给予特殊照顾,而是当仁不让地挑起大理市疾控中心标本采集运送组组长的重担。

谈及为何担任标本采集运送组组长,杨燕告诉记者:“这项工作既是我们分内的工作,也是我们应尽的责任,我没有想过要推辞,也不应该推辞。”

大理州首例新冠肺炎确诊患者王某出院3天后,需要进行2次新冠病毒的核酸检测,这一采样送检任务交给了大理市疾控中心。当时,杨燕只是淡淡地说了句:“我业务熟,我去好了!”,就带领组员出发了。

从1月23日接到大理市第一人民医院关于王某的高度疑似病例报告,到2月2日王某出院第二天,大理市疾控中心先后对王某进行了5次检测样本采样送检,而这5次采样送检都是由杨燕带领标本采集运送组去完成的。期间好几次,杨燕带着组员们刚刚结束采样工作,还没来得及休息,又接到了新的任务,这个时候,杨燕都会主动请缨,自己一个人又接着赶往下一个采样点。

“我们的资源非常匮乏,防护服很紧张,中心有限的几套防护服都是省着省着地用,能一个人去的就尽量一个人去。”杨燕对记者说,“比起年轻人,我相对要经验多一点,所以我觉得自己多做一点也是应该的,而且少一个人接触也就少了一分风险。”

“我去好了!”这是杨燕的口头禅。下了夜班,杨燕也不忙着回家,还是坚守在单位。标本采集运送组有8个小组,大家都是轮流着出任务,昼夜奋战,杨燕不管有没有轮到自己,只要有任务了,就主动请缨出战,身体力行、亲力亲为。从疫情开始至2月14日,大理市疾控中心一共采集了728份标本,其中有226份就是杨燕参与采集的。

大理市疾控中心艾滋病科工作人员杨玫向记者介绍:“平时轮到我们休息的时候,只要有需要,一接到电话,杨组长就会赶过来。她一直很照顾我们所有组员,有时都不让我们陪她去,她就自己一个人去采样、去送样,她也是我们组里出动次数最多的一个老师。”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抗“疫”战斗中,在杨燕的带领下,大理市疾控中心标本采集运送组组员们个个迎难争先,凭着防疫战士无畏风险和勇于担当的精神,认真履行着疾控人的责任与使命。(记者 杨阳 马元娟)

原标题:【战“疫”一线 天使风采】大理市疾控中心杨燕:放下柔弱,她是走近病毒的勇者

审核:字丹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