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菜市场专治各种抑郁症,so sure.

记得古龙在《多情剑客无情剑》里写过一句极妙的话:一个人如果走投无路,心一窄想寻短见,就放他去菜市场。

那意思大抵是说,菜市场里氤氲的市井烟火气息,对一个心灰意冷的人来说绝对是一剂救命良药,只需一小口,就可以重新点燃对于生活的希望。

巧合的是,汪曾祺在散文集《人间至味》中,也表现出了对于菜市场的别样热爱:

我是很爱逛菜市场的。到了一个新地方,有人爱逛百货公司,有人爱逛书店,我宁可去逛逛菜场。看看生鸡活鸭、鲜鱼水菜、碧绿的黄瓜、通红的辣椒,热热闹闹、挨挨挤挤,让人感到一种生之乐趣。

哈哈,菜市场专治各种抑郁症,so sure.

菜市场是个神妙绝伦的地界儿。齐天大圣、托塔天王,一到这种只认秤码的地方,再百般神通也得认输。

买菜下厨的都是阿妈,思绪如飞、口舌如电、双目如炬,菜市场里钩心斗角却又有价格联盟,每一单生意或宽或紧,都暗藏着温暖与玄机。

反正菜市场是童年的我最宝贝的记忆,谁来也不换,拿 3 颗大白兔奶糖也不换。

每个人的精神角落中,都会有一片现实空间彼此映照着。可能是街角的一盆花草,也可能是楼顶的几条晾衣绳,抑或者是学校操场上的几个高低杠。

那些角落对于其他人来说也许是微不足道的,只有我们知道它们对于我们自己究竟有多重要。

89年生的泰兴人,30年来,我一直住在四牌楼菜场的对面,那时候菜市场尝百家味好多地方的方言,正是最有意思的事,记得那时候菜场有一家季市老汁鸡,靖江人喊孩子做“老小”,我现在才知道原来意思是老人和小孩待遇类似,都容易被哄。小吃摊,专吸引这两种人。小贩们肩挑挑子走街串巷,挑子一头是一个带架的长方柜,柜子下面有一个半圆形开口木圆笼,里面有一个小炭炉,炉上的一个大勺里放满了糖稀(是蔗糖和麦芽糖溶化所得)。

哈哈,菜市场专治各种抑郁症,so sure.

而糖人的竹签直接插在箱盖侧面的孔里。只见他拿起一小块棕色的棉芽糖,用一根细管插入糖块,边吹边转着圈,同时双手或捏或拉或拽或扯,那糖块便像气球一般,渐渐地胀了起来。

一会儿工夫,一只只活灵活现的猴子或公鸡就趴在他的手上了,没法说的神奇。分别有糖人版孙悟空、关云长、包青天、七仙女、黑猫警长,诸天神佛、花鸟鱼虫,会聚一堂,阳光下半透明微微泛黄。

我小时候吃过一次,略脆,很甜,糖味很重,舌头小心翼翼地舔着,既嘴馋,又怕把糖人弄坏。那么,糖人可以吃吗?家长都阻止孩子们吃糖人,认为用嘴吹,用手捏,不卫生。后来想想那么想吃糖人也有被大人们的禁令挑逗得兴起的原因。

菜市场总是可以看到很多新奇好玩的玩意儿。无论是吹糖人还是炸爆米花机,对我而言都有着莫大的吸引力。老式爆米花机,老式用火转着烤的,然后碰的一声爆炸,爆米花就好了,“砰”的一声炸出满满的回忆。

卖葱姜和萝卜白菜洋葱的则都是山东人居多——大概山东的大葱极好吧。比如买萝卜和白菜,最后要没零钱找了,高峰期繁忙之中,摊主急星火燎,一拍脑门,抓起一把大葱生姜就往买家篮子里塞。山东大汉塞起生姜,格外豪迈,能吓得买家直呼“用不了这么多!”

现在逛逛超市和餐馆还有商铺等地方会在入口处摆一块广告牌“欢迎光临!”或者自动播放录音“欢迎光临!”,甚至自动贩卖机越来越多,计算机正在发挥着人无法发挥的作用。机器代替人工的例子,也是不胜枚举。但是,正因为我们处在这样的时代,听说现在的自动贩卖机已经能销售热腾腾的酱汤,我不知道该喜还是悲。

这也许是我们经常会去菜场的原因之一。毕竟菜场随便一个摊位、一个角落,都藏匿着说不完的市井快乐。

记忆里我的奶奶都醒得早,爱去早市溜达,笃信“早市的菜新鲜,去晚了好菜都被人挑走了”顺手边买早点,边和小吃摊的老板们叨叨抱怨只吃不做只会在院门口一坐一整天的爷爷,然后把热气腾腾的八卦、包子和油条带回家去。

我妈则不同,我妈妈是老主顾,让猪肉摊的老板把新鲜的猪腰子留给她,猪血要最好的,豆腐要卤水的,香菇要颜色淡的伞冠大的才是最新鲜的,留给我妈的新鲜绿叶菜用手掐能掐出水来。长筒白菜拨开一下顶部的叶子看看里面,不可能看到里面有枯叶的那种。新鲜的芹菜拿起来,根茎部分是平直的,不新鲜的就是软的。叶子颜色翠绿,精神,白色的梗不会太长,梗粗的比梗细的好。番茄就是颜色均匀,身上都是红的,但是底部可以带点青,这种就是自然成熟的。拿起来摇一摇,手里的丝瓜晃得很厉害,有种要断的感觉,就是很鲜嫩的丝瓜。茄子头部有个盖儿,一般来说,连接盖那个地方透出一点白色,这种茄子就会嫩一些,里面的籽比较少,口感好。

哈哈,菜市场专治各种抑郁症,so sure.

我们那里的菜市场,无分室内室外,布局似乎都有默契。小商小贩闲散自在,时常来回串岗。冷冻食品、豆制品这类带包装的,依在两旁;蔬菜水果市场交叠在入门处,殷勤叫卖;卖家禽和卖水产的各占山头,虎背熊腰的大叔或膀阔腰圆的大婶们刀客般兀立,一副“天下武功不快不破”的气势,菜市场这个地方出没久了, 便知道卧虎藏龙真人不露相了。“我要2斤左右的梅条肉”一刀下来,不多不少说5斤就是五斤,“好了,下一个!”。“给我把鱼片给划好啊”,卖黑鱼的大师简直就是江湖中人,下刀如有神,估计天天窝在水产市场卖鱼,日久寂寞,变着花样秀刀法,比绣春刀还会秀。

哈哈,菜市场专治各种抑郁症,so sure.

走在四牌楼老街上,穿过古朴的门庭,在时间的隧道里,感受时光走过的痕迹,夕阳西下,余晖撒在菜场的巷子,没有尽头,晚市的四牌楼菜场桥口开始有小商小贩拉着一车泰兴涨烧饼和蜂糖糕来卖,来去匆匆的泰兴人,人可以老去,情怀却不能离去,这或许就是老菜场的魅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