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其昌、翁同龢、沈尹默等八位名家臨《寒食帖》


董其昌、翁同龢、沈尹默等八位名家臨《寒食帖》


董其昌、翁同龢、沈尹默等八位名家臨《寒食帖》


董其昌、翁同龢、沈尹默等八位名家臨《寒食帖》


董其昌、翁同龢、沈尹默等八位名家臨《寒食帖》


董其昌、翁同龢、沈尹默等八位名家臨《寒食帖》


董其昌、翁同龢、沈尹默等八位名家臨《寒食帖》


蘇軾(1037—1101),宋代書家。字子瞻,自號東坡居士,蘇洵之子,蘇轍之兄,父子三人史稱“三蘇”。眉州眉山(今屬四川省)人。官至端明殿翰林侍讀學士、禮部尚書,諡文忠。詩、文、書、畫俱成大家。與蔡襄、黃庭堅、米芾齊名,為“宋四家”之首。

《黃州寒食詩帖》為蘇軾書自作詩。紙本。縱三十四點八釐米,橫七十八釐米。行草書。十七行;行字不一,計一百二十九字。字前小後大,前謹嚴後奔放,可見作者越寫越放鬆,亦可見感情變化。此帖書法精妙,世謂“蘇書第一”、“天下第三行書”。後有宋黃庭堅、明董其昌題跋,皆亦精妙絕倫。山谷雲:“此書兼顏魯公、楊少師、李西臺筆意。”董其昌雲:“餘生平見東坡先生真跡不下三十餘卷,必以此為甲觀。”前黃綾隔水押有“天曆之寶”大璽。另鈐有“容齋清玩”、“琅琴閣珍藏”、“北燕張氏寶藏”等鑑藏印。原跡曾入清內府,鴉片戰爭時流出內府為顏韻伯所得。後流入日本歸菊池氏。現藏臺北故宮博物院。

董其昌、翁同龢、沈尹默等八位名家臨《寒食帖》

董其昌題跋

自我來黃州,已過三寒食。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今年又苦雨,兩月秋蕭瑟。臥聞海棠花,泥汙燕支雪。暗中偷負去,夜半真有力。何殊病少年(子),病起頭已白。春江欲入戶,雨勢來不已。(雨)小屋如漁舟,濛濛水雲裡。空庖煮寒菜,破灶燒溼葦。那知是寒食,但見烏銜紙。君門深九重,墳墓在萬里。也擬哭塗窮,死灰吹不起。右黃州寒食二首。

董其昌、翁同龢、沈尹默等八位名家臨《寒食帖》


董其昌臨《寒食帖》

董其昌、翁同龢、沈尹默等八位名家臨《寒食帖》


董其昌、翁同龢、沈尹默等八位名家臨《寒食帖》


董其昌、翁同龢、沈尹默等八位名家臨《寒食帖》


董其昌、翁同龢、沈尹默等八位名家臨《寒食帖》


董其昌、翁同龢、沈尹默等八位名家臨《寒食帖》


翁同龢臨《寒食帖》

董其昌、翁同龢、沈尹默等八位名家臨《寒食帖》


黃賓虹臨《寒食帖》

董其昌、翁同龢、沈尹默等八位名家臨《寒食帖》


蘇軾書法技法與境界皆高,其作常用墨重而字間空白處虛靈活潑,對比沖和,相得益彰。學其書法,形易具而精神難得,難就難在“虛”處。其人一生起伏坎坷,卻能隨遇而安,儒道之間進退自如,宛若行雲,意如流水,其自在自如之人生境界為歷代文人所敬仰師法。觀其書法,亦是如此,字裡行間見大自在,這是矜於技法與藝術性的書法家所難望其項背的。黃賓虹此臨作,其長處就在於虛處的把握。究其點畫、結字,不若原作精到得當,但行筆從容自在、起伏支離中見端正文雅,卻是與蘇字內脈相通的。

沈尹默臨《寒食帖》

董其昌、翁同龢、沈尹默等八位名家臨《寒食帖》


董其昌、翁同龢、沈尹默等八位名家臨《寒食帖》


董其昌、翁同龢、沈尹默等八位名家臨《寒食帖》


董其昌、翁同龢、沈尹默等八位名家臨《寒食帖》


沙孟海臨《寒食帖》

董其昌、翁同龢、沈尹默等八位名家臨《寒食帖》


曹寶麟臨《寒食帖》及題跋

董其昌、翁同龢、沈尹默等八位名家臨《寒食帖》


董其昌、翁同龢、沈尹默等八位名家臨《寒食帖》


潘善助臨《寒食帖》

董其昌、翁同龢、沈尹默等八位名家臨《寒食帖》


陳忠康臨《寒食帖》

董其昌、翁同龢、沈尹默等八位名家臨《寒食帖》

《黃州寒食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