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海裡的臺灣


從小生長在中國西部偏遠農村的我,是伴隨著自己的成長一步一步的認識臺灣的,臺灣最開始進入我腦海因為時間久遠,已經記不清楚那是什麼時候,也許是從家裡有了電視機看新聞的時候,也許是語文老師上課的時候,對臺灣的印象就是他是中國的一個省,在地圖上有,是一個島,上面住著跟我們一樣的人。後來隨著升學,學的東西也多了,臺灣再一次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當時初中語文老師,還記得他的名字叫王安君,他跟我們說退休後的願望就是存上2萬塊錢,然後到臺灣和香港去走一走看一看,那是中國的土地,那個時候我一週的生活費才6元,自己背米換飯票,有時帶點臘肉炒芽菜,當時聽到老師說2萬塊錢的時候,那對於我來說就是一個天文數字,所以在那時候覺得語文老師的工資挺高,臺灣給我的印象是一個很遠的地方,臺灣是一個需要很大一筆錢才可以去的地方。

腦海裡的臺灣


後來在書本上學到的臺灣,印象就是當年亞洲四小龍,臺灣給我的印象是一個經濟很發達的地方,是一個很繁華的地方,令人嚮往的地方?再後來就是瓊瑤的電視劇和臺灣演員,特別是還珠格格,高中學校管電視的老師週末去外面租碟給我們看全集,真的是好人啊!讓我有一個瞭解臺灣電視文藝的地方,當時覺得臺灣的愛情劇就是演得好、投入,都是死去活來的,都是愛情至上,感覺臺灣的人肯定都很感性。後來因為讀書、工作的關係從家鄉老家的小村莊,然後到小縣城,再到省會成都,看一些綜藝節目,看到一些臺灣明星,最典型的就是林志玲,我覺得她真的是個典型的臺灣女,說話嗲嗲的,聽起來總不禁讓人酥酥麻麻的,當時看到電視媒體上的表現覺得那樣的女生,那些主持人都各種表揚,有種羨慕,有些優越感。

再後來臺灣進入我的腦海,就是通過各種新聞媒體、網絡、電視獲得的信息特別特別的多,有說好的也有說不好的,當然也有兩岸的網友相互爭論的信息五花八門,對於我來說,我也就當一個八卦看看而已。當小區的老阿姨、老叔叔去旅遊臺灣回來,然後跟我說臺灣跟他們想象的不一樣,說沒去之前也覺得日月潭美,臺北應該很繁華,可是去了之後覺得並不是他們想象的那樣子,有些失望,有的小地方就像我們這邊的一些小縣城,他說跟我們成都城南的那些新修的高樓大廈都不一樣,感覺還沒有我們這裡繁華。


腦海裡的臺灣


突然感覺臺灣在我腦海裡就像以前老家那個城裡的親戚,小的時候,因為哪家婆婆爺爺在的時候,對我們特別好,兩個老人也很善良,每次過年都會給我壓歲錢印象特別深,所以我每年都很想去,而且每次去他家都有好吃的,每年都會念想著他們家請客的那天,每年我們也會把家裡臘肉最好的二刀肉或者腿子肉給他們送一塊,去的時候我還用一個花背篼背上家裡當季的蔬菜。後來我長大了,婆婆爺爺也過世了,兩家有事也偶爾走動,後輩們從小各自讀書也沒什麼交集,有一次他們家的孫輩到我們家吃飯,我深深的感覺到他們就是到鄉下走窮親戚,那種優越感,特別是他們聊天時戲謔的直呼我爸的名字的時候,我知道作為同樣孫輩的我不可能跟他們成為世交,因為他們已經把我劃低了一等,他們在我家裡也不與我交流。我父親再怎麼說也算他們的長輩,覺得他們這樣對我的父親不禮貌,或者說就是心裡瞧不起。後來他們搬遷了,我們也離開了老家,我和他們幾乎沒有交集了,只是在回老家的時候通過父輩們少有的幾次交集中知道他家後輩是有單位的,收入也還可以,後來單位破產了,就各自謀生了,但是在我心裡再也沒有小時候那種想到他們家走動的想法了。

到今天為止,我也沒有真正走過臺灣那個地方,以前本來希望像當年語文老師那樣存錢去看一看,到現在自己越來越沒有那種的想法了。各位親們說說你們去過臺灣的感受吧,說不定哪天等我退休了,好好存錢還是可以去走一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