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今夜有大難,要小心啊!”

“你今夜有大難,要小心啊!”


三國時代曹操,說會夢中殺人,誡人勿近其臥床。這不過是梟雄為防人趁機行刺的詐語,認不得真。然而,夢裡會起身,會走路,會做出種種的事來,這就是所謂夢遊症患者,倒也累見不鮮,絕非虛構杜撰。


鍾慧成居士就跟我說說起過這樣一樁離奇的案例。據他說:


“大約是在光緒年間,富陽有個姓李的人家,家道小康,李子年輕時,喜歡到附近的一座柯孤山尋幽探秘。一次,偶在山中高處見一老僧,宴然趺坐。”


“老和尚,您在這兒做什麼?”李子好奇叩問。

“……”老和尚全無反應。


李子心想,在此深山打坐,必是有道高僧!自此,他時常上山,齎齋供養,如是,晃眼十多年,始終未跟老和尚交談過一句話。


這之後,李子娶了老婆,但照樣上山送供養。


有一天,老和尚忽然張開眼睛,開口對李子說:“你今夜有大難,要小心啊!”“什麼!我有大難?”李子聽來,有如晴天霹靂,問道:“我會有什麼大難?”“就在今夜子時,你的老婆定會殺你!”


“你今夜有大難,要小心啊!”


“老和尚,您有沒有搞錯啊?”李子十分驚詫,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我與內人結婚,向來感情純篤,夫妻恩愛,她怎會殺我呢!”


“你有所不知!”老和尚嘆息唏噓:“這都是前生業債,冤冤相報哪!”李子相信高僧決不會欺騙他,求問道:“有什麼方法解救嗎?請老和尚慈悲教我。”


“好吧!你聽著,”老和尚說:“你今天回家,不動聲色。入晚照常上床就寢,睡到子夜時分,確定你太太睡熟了,就偷偷起床,把身穿衣褲脫下,平鋪在你睡的床位上,然後躲起來,等事情過後,立刻將衣褲收拾藏好;千萬不能讓你太太知道,也不可向任何人說出,切記切記。”


這個晚上,李子忐忑在床,哪裡睡得著!好不容易捱到初更,他看看枕邊人睡得正濃,便潛身起來,躡手躡足遵照老和尚的指點做好,然後藏身床背窺望。


不一會,果見同床共枕的愛妻從床坐起,下床點燈,奔入廚房,手裡拿到一把菜刀,走回房,揭開床帳,向著李子睡位衣褲,從頭到腳,連砍七十二刀,把刀送回廚下,回房熄燈而睡。


這一幕,看得李子心顫汗沁,做聲不得。再等妻子睡熟,即取砍過的破衣藏入別處,也回床睡眠。到天明,妻子照常操理家務,全無異狀異態。李子又上山送飯,向老和尚叩謝說:


“昨夜,要不是老和尚指點迷津,我可完了!請問,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我老婆怎會半夜三更起來殺我哩?”


“不用問,事已完結。”老和尚淡淡地回答。


“夫婦朝夕相見,防不勝防”,李子擔心問道:“以後的日子長得很,還會發生類似的事端嗎?”“我已說過,事已了結。”老和尚再作叮囑:“只要你不向外洩,不給你太太知道,準保沒事。”


“萬一殺事重演呢?”李子不放心,再三叩問,老和尚閉目靜坐,不復回答。


這樣平安無事,又過了十多年,老和尚雲遊別方,不再回柯孤山。李子夫婦已兒女成群,家庭美滿快樂,前塵往事,也漸淡忘。


直到李子六十大壽那天,子女們歡天喜地,為李子舉觴上壽,大肆慶祝。在興高采烈的筵席上,李子忽有感觸,不覺泫然落淚。他的妻子及子女們,大惑不解,都關心地問道:


“是怎麼一回事呀?為啥好端端的掉下淚來?”“沒,沒什麼!”李子不欲透露:“我是想起一段往事而已。”


“你今夜有大難,要小心啊!”


“是什麼事嘛?說出來給大家聽聽囉!”妻子、兒女們都纏著追問,定要知道。


李子暗自思量,我已年登花甲,事已過久,說出來也不要緊吧?於是把險遭殺、得避禍的經過,全盤抖出,並且強調:


“要不是老和尚相救,我命早夭,何有今日兒孫滿堂!”


“有這等事?”在場大眾,無不駭然。“你們不信?”李老起身入內,取出被斬過的舊衣褲,說:“你們看!刀痕斑斑,數一數,是不是七十二刀?”


大家圍觀良久,看那套破衣褲,一點不錯,不多不少,果是七十二刀縫,無不稱奇信服。李子之妻,更是震駭失驚,茫然若失,哭道:


“回憶我年輕時,確曾做過這樣一個惡夢。慚愧,當時不好意思說出口,萬想不到,差一點釀成手刃親夫的大錯!”


當晚,李妻在睡夢中,舊疾復發,夜半又起床持刀,把李子從頭到腳,砍了七十二刀。天明甦醒,想起昨夜又發惡夢,大驚,忙側身看看睡在身旁的丈夫,糟糕,已是一具血肉模糊的死人,氣絕多時了!不禁撫屍大慟,哭得死去活來。


很顯然,李妻兩次殺夫,都出無心,真是因果循環,業報不爽!怎麼說呢?鍾慧成居士剖解得特別透澈,他說:


“定業不可轉,如殺人償命、欠債還錢。李本當受戮報,怎可設法避免?既得免難逃災,怎麼一經洩漏,其禍又突至?理由是:


李子在前生或多生前,必欠下他妻子一條命債,今為夫妻情重,李妻無意殺夫;但在潛意識裡,早種下報仇陰影,導致她夢中雪恨,以為對頭已死,八識含藏的仇恨已消。然,一旦知道夢中所殺是移花接木、李代桃僵,八識中仇念就復萌,最終造成第二次殺人慘劇。殺業太可怕了!”


這個公案是一件真人實事,大約發生在清末光緒年間。《坐花志果》及李圓淨居士編的《因果故事》中都有詳細記載。


人──包括一切眾生,無論造過什麼業,遲早都要受報應的。所謂: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

未見其報,時間未到!


因此叫作“業報”,意味其連鎖性的因果定律,“如影隨形”,躲不掉,甩不脫。由於眾生造業不同,報應也就萬別千差,無奇不有。


來源 |《因果故事》

福利分享:我們網購都買貴了,點擊下方“

瞭解更多”開啟購物省錢賺錢模式,這裡買東西不僅便宜還能賺錢,不要告訴別人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