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中國畫叫“寫意”畫,寫的是誰的意?

原創: 褚哲輪 大西山書院村·書畫院

中國畫,何謂“寫意”?

意,即意義、意境、心意之謂。

我們先看唐代王昌齡關於意境的說法。王昌齡說有“三境”(唐·王昌齡《詩格》),“物境”、“情境”、“意境”。

為什麼中國畫叫“寫意”畫,寫的是誰的意?

現代 張大千 《潑墨山水》

詩有三境:一日物境。欲為山水詩,則張泉石雲峰之境,極麗絕秀者,神之於心,處身於境,視境於心,瑩然掌中,然後用思,瞭然境象,故得形似。二曰情境。娛樂愁怨,皆張於意而處於身,然後用思,深得其情。三曰意境。亦張之於意而思之於心,則得其真矣。

三種境界中,“物境”是指偏重於自然物象“形似”的描繪,“情境”是注入物象情感之後的主觀表達,“意境”是指心與物的融會,而達到一種虛靜空靈的狀態。三者的統一,即主體與客體、形似與神似、感性與理性的統一。

三種境界不一,但也有一個共同的特徵,如用一個字表示,那就是——詩。

詩,相信讀者都不陌生,從小大家就背誦唐詩。當時我們可能並不理解詩的意思,只是死記硬背了下來。但要問大家,現在大家是否真的懂了?

比如,王維《鹿柴》詩:“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

第一個問題:王維的詩說的什麼內容、什麼意思?

第二個問題:能不能體會和體味到王維的描繪?或者說,在彼時、彼地、彼景,王維的內心究竟是一種怎樣的感受?他在想什麼?

第一個問題,詩中描繪比較清楚,並不難明白。但第二個問題,不見得人人能感受到王維的心境。

如果用王昌齡的“三境”分析,那麼:“復照青苔上”,是物境。“返景入深林、但聞人語響”,是情境。“空山不見人”,是意境。

王維正好是倒過來寫的,先意、再情、後物,這叫“意在筆先”。其中最難的是意境。這,其實就是詩:詩景、詩意、詩境。它給我們一種日常生活中不曾體驗到的精神暢快和愉悅。我們可以把它叫作“審美”。它和吃一頓美味大餐的滿足感最大的不同是,詩境給我們的並不是感覺器官的直接刺激,它不是甜、不是酸,沒有食物的味道。但這種味道卻讓我們回味無窮,每一次讀王維的詩,都能讓人產生這種空渺、靜寂的感覺。

為什麼中國畫叫“寫意”畫,寫的是誰的意?

清代 八大山人 《荷花雙鳥圖》

王維創造出一種“詩中有畫,畫中有詩”,“詩中有禪”的意境。詩如畫卷,美不勝收。蘇軾說:“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東坡志林》)。王維把繪畫的意境帶進詩歌,妙筆生花描繪出一幅幅或浪漫或空靈或淡遠的傳神之作。

再比如《竹裡館》:獨坐幽篁裡,彈琴復長嘯。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過香積寺》:不知香積寺,數里入雲峰。古木無人徑,深山何處鐘。泉聲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禪製毒龍。

《輞川別業》:雨中草色綠堪染,水上桃花紅欲燃。——聲色俱佳。

《林園即事寄舍弟》:松含風裡聲,花對池中影。——動感和音樂美。

《送梓州李使君》:萬壑樹參天,千山響杜鵑。山中一夜雨,樹杪百重泉。

《山居秋螟》: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

陶淵明《飲酒》詩則雲:“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採菊東籬下,悠悠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辯已忘言。”

《歸去來辭》雲:歸去來兮!田園將蕪胡不歸?既自以心為形役,奚惆悵而獨悲?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實迷途其未遠,覺今是而昨非……

其實,早在《漢樂府》《楚辭》《詩經》中,也早有描繪山水內容的詩句。在此不一一引用了。

可見,我們的古人,沉浸在山水詩的境界裡暢遊,是多麼的浪漫、瀟灑。我們呢?今天的我們,被現實的社會逼迫的縮在高樓大廈上面一個小小的角落裡,守著一臺電腦、一部手機,在網上玩貓和老鼠、狗和人的遊戲,沉迷其中,自得其樂。豈不知,這已經掉入泯滅鮮活生命的陷阱和深坑。

生命,來自天地自然,決不只屬於網絡和電腦。迴歸人生命自身,從離開電腦走進大自然開始。因為我們每個人都有詩人的天分,但遺憾的是我們自己把它毀滅了。迴歸大自然,投入到大自然的懷抱,我們每個人都會是一位詩人!然後,再由自然的山水回到畫中的山水,由現實的造化世界走向山水中的精神世界,做一個心中有著詩情畫意的而浪漫的現代人,而不只是一個只知道工作,只知道網上虛擬世界和現實生活世界,不知道還有一個更加暢快的精神世界的人。

德國古典詩人荷爾德林說過:人,詩意地棲居!

“寫意”的來龍去脈

意,乃心意、情意。漢·許慎《說文解字》說:“意,志也,從心從音”。本意為心志、心意。情,也是意,謂之情意。或書為文之意,或寫為筆之意,或傳為畫之意,它是畫家要傳達的意義:含義、思想、意念、意識、意味、意趣、意象、意理、意境。

《周易·繫辭上》雲:“子曰:‘書不盡言,言不盡意’、‘聖人立象以盡意’”,《孟子·萬章上》雲:“以意逆志”,《莊子·外物》:“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漢·楊雄》:“書為心畫”,魏《典論·論文》:“見意於篇籍”,晉《周易略例》:“夫象者,出意者也”,《淮南子·齊俗訓》:“放意相物”,王羲之《題衛夫人筆陣圖後》言書法:“發人意氣”,等等,皆言藝出於心意。

繪畫上,南朝謝赫《古畫品錄》有“新意、意表、意思”之說,評論顧愷之時道:“格體精微,筆無妄下;但跡不逮意……”,把“意”作為“跡”的對立面。唐王維《山水論》雲:“凡畫山水,意在筆先。”皆謂心意之意,或作者之意,或作品之意義。張彥遠《歷代名畫記》說:“書畫之藝術,皆需意氣而成”。此意,是創作時的一種狀態。張彥遠又說:“畫盡意在,所以全神氣也”,“意不在於畫,故得於畫”,此意,則是二者的融合,營造出一種意猶未盡的創作和審美狀態。

關於“寫意”,一是說寫作者胸中之意,二是說寫出所要描繪對象之意,或是把己之意與物之意融合,以畫對象之“意態”來表達胸中之意義。如歐陽修“忘形得意”,蘇軾推崇王維“詩中有畫,畫中有詩之意”,都是指這種“意態”。如果過於“形似”,也就是太注重對象的客觀描繪,作者的主觀之意就不能充分表達。因為客觀的形是有限的,人之意是無限的,只有符合人之意的形,才能容納人之意的無限。這需要在創作中把物象的形跡化為富有更多意義的線條——筆墨,這是一個“中與神會”(白居易《畫記》)、“與予神遇而跡化”(石濤《畫語錄》)的過程。以意寫形,就是“意象”,它是中國畫的一般特徵。

為什麼中國畫叫“寫意”畫,寫的是誰的意?

現代 齊白石 《松鷹圖

與寫意相反的是寫實。寫意主張神似,寫實注重形似、甚至形是(形真、逼真)。從六朝重神韻,到隋唐五代形神兼備,宋代文人的神似氣韻,經元明清,中國(文人)畫基本上演進著寫意的軌跡,只是形象的繁、簡各有側重,神、意的程度各有深淺。宋代,以趙佶為代表的院體畫,有過一段形似、形是的歷史,主要指花鳥畫,但也追求“氣韻生動”。作為工匠畫向文人畫的過渡形態,其時間相對於中國畫漫長的歷史來說也是非常短暫的。即便是院體畫,與民間畫工也是有區別的,如據俞成《螢窗叢書》記載:“徽宗政和中,建設畫學,用太學法補四方畫工,以古人詩句命題,不知掄選幾許人也。”之後,宋畫的文學化成為潮流,以至於元明清。

通常,傳神強調了物之神以及人之神與物的感應;寫意更注重人的主觀意象。前者更多關注物之象,後者弱化物之象,前者是“形神”,後者是“象意”。前者主客體統一,後者以主體統一客體。寫意可以傳神,而傳神也是一種寫意,但寫意不像傳神那樣注重對象之神而弱化對象之象。但它們有一個顯著的共同點,它們都是以人的主觀情感作用於物象(即:通神),尤其表現於創作過程,同樣都在傳神、達意,只不過各有側重。

中國畫特別是文人畫,一直講“傳神”,而不是“寫形”,“以神為主者,形從而利;以形為制者,神從而害”(西漢·《淮南子·原道訓》)。“傳神”的前提也必須是一種“寫意”,前者更注重物之神,後者更強調人之意,但其過程是相同的,都是一個“悟對神通”、“神與物遊”、“天人合一”的過程。

寫實客觀地描繪對象,不是一個與物神交的過程,與傳神、寫意有質的區別。在中國文人畫範疇裡,非寫意的寫實繪畫是排除在外的。如是,可以用“寫意”二字概括為文人畫的基本特徵,一般的中國畫也無不是寫意畫。

為什麼中國畫叫“寫意”畫,寫的是誰的意?

明代 徐渭 《山水人物圖》

從繪畫形態來看,始於宋又經明至清,是一個愈來愈寫意的過程,直到演化為“大寫意”。如人物始自宋梁楷減筆人物,花卉自明徐渭大寫意,一直到清初八大、八家、清末任伯年、吳昌碩以及近代齊白石等等,都是大寫意的高手。

時空交合而為“境”

進一步講,意境,包含有兩個層面:意和境。前面主要談了“意”,我們再說一說“境”。唐·劉禹錫說:“境生於象外”(《董氏武陵集記》)。

境者,象外之意。境,界也,竟也。《說文·音部》釋竟為:“竟,樂曲盡為竟”。境,是空間概念;竟,是時間性概念。“由竟到境,展示出一種從時間到空間的引申轉化,即時間的空間化”,“故,‘境’字本意是一個以空間蘊涵時間的概念,即時空一體化概念”(董志強《消解與重構—藝術作品的本質》;又《淮南子》:“往古來今謂之宙,四方上下謂之宇。”宇,空間;宙,時間)。

藝術家的生命作為一個時間過程,通過“境界”凝結於藝術作品的空間存在,由此構成人類精神史的一個組成部分。反過來,作為審美主體的讀者,其鑑賞作品的過程又是一個把空間組合展現為連續的時間序列的“變易”(參見《變易美學》吉林大學出版社),它是一種情態、意態與境態,而不是一個一成不變的結果。

為什麼中國畫叫“寫意”畫,寫的是誰的意?

現代 黃賓虹 《山水》

在創作過程中,“意”與“境”有著不同的特點。前者,藝術家可以比較容易地表達;後者,儘管也是每個藝術家的追求,但它並不是很容易達到和輕易傳達的,愈是刻意愈不得,因為它是作者思想情感的自然流露。它離不開要表達的對象,但又不僅僅是對象本身,它是對象的肯定又對是對象的超越,它不是象的“具體而微之”,又不能不通過筆下具體的象來體現。

境,是藝術家的生命凝結,是藝術家對自身生命存在的體察、感悟和本原思索,它一方面因聯結著人作為宇間類存在而具有時間上的無限性(終極關懷),又因必須通過一個具體的生命個體來展現而具有不能克服的時間上的有限性(生命年限)。

在這一極度矛盾運動當中,藝術家不斷尋找突破口——創作,在創作中超越矛盾,又於矛盾中超越自我。等完成一次創作之後,他又將面臨下一次矛盾。而藝術家對生命體悟的深度,也就決定了藝術作品境界層次和深度。這也是我們前文中提到的,藝術家不僅需要個人的人生經歷,還須通過不斷閱讀和研究古人,來深入到生命以及天地宇宙的內部,並使之彼此打通——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天人合一”境界,如是才能創作出富有意境的作品。

作為賞畫者,也才能從中感悟和體會到這種“天人合一”的精神狀態。而要想比較容易地進入這一狀態,不妨多讀古人之書、多看古人之畫,方能不辜負藝術家的創造,同時也不辜負自己的人生而愉悅地、完善完美地,完成自己生命之旅。

為什麼中國畫叫“寫意”畫,寫的是誰的意?

現代 傅抱石《麗人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