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調工程的意外收穫

20世紀以來的許多重大考古發現向來與各種工程建設息息相關。因為土木工程建設一般都要涉及到地表以下,所以很多重大的考古發現都源於工程建設。例如1971年震驚世界的馬王堆漢墓就是因為當地駐軍修建地下野戰醫院而發現。

南水北調工程的意外收穫

馬王堆漢墓發掘

在20世紀末國家開展的南水北調工程建設就直接促進了一大批古代墓葬群的發現與發掘。我們以山東省境內的南水北調東線工程為例,自從2002年南水北調工程正式開工建設以來,山東省考古研究所便聯合其他相關部門針對南水北調東線工程所涉及山東地區的古代遺址、墓葬進行勘察測繪並進行搶救性發掘。

南水北調工程的意外收穫

南水北調

在此期間,眾多的古代墓葬、遺址被發現和發掘,如濰坊壽光雙王城商周鹽業遺址、淄博陳莊西周城址、長清大街墓葬群、濟寧梁山薛垓墓地等。在這一批發現的遺址和墓葬中,很大一部分屬於先秦秦漢時期,在這一系列考古發掘中,出土了大量的青銅禮器、樂器、兵器、生活用具、骨器、蚌器、陶器等文物,這對於研究上古時期山東境內的文明歷史具有重要價值,這也從另一側反映出了上古時期華夏族和東夷族的融合變遷史。

南水北調工程的意外收穫

梁山薛垓墓發掘現場

其中山東高青縣陳莊西周遺址被評為中國2009年十大考古發現之一。這一遺址是目前山東境內被確認的最早的西周時期遺址。以前人們在研究齊國的歷史時,有關早期齊國曆史的文獻記載十分稀少,而本次考古發掘發現了城址、祭壇、車馬坑、貴族墓葬等多項重要考古遺存,並出土了大量的陶器、骨器、玉器、青銅器,在遺址內還發現一定數量的車馬坑,這些車馬坑內放置整車三輛,從南向北依次前後排列,除保存部分銅車馬構件外僅存木質朽痕;每輛車前均有馬架,至於車輈兩側的長方形坑槽中,馬身豎立,下肢跪伏,呈拉車前行狀。

南水北調工程的意外收穫

在出土的文物中,禮器、兵器、交通工具佔很大一部分,因此有理由推測這是西周諸侯齊國的早期重要城市,甚至有些學者認為這是齊國的早期都城。這也從一個側面證明了西周時期各地方諸侯國實力增長的漸進過程。高青陳莊西周遺址的發現填補了齊國早期考古研究的諸多空白,也為研究西周宗法禮樂分封制的具體細節提供了參考資料。

南水北調工程的意外收穫

此外在這一系列考古發掘中,還發現了山東的兵馬俑。沒錯,不僅陝西擁有兵馬俑,在山東境內也發現了兵馬俑,不過它們的個頭和時間不如陝西的那座兵馬俑大,這座西漢時期的兵馬俑個頭雖然不是1:1製作,是屬於縮小版的模型性質,但同樣極具史學價值。這個兵馬俑坑發現於淄博臨淄山王莊,俑坑具體位於王村東北方向。於2008年由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聯合臨淄區文化局發掘,除了這座兵馬俑坑,還清理出了五座漢代墓葬。但就這個俑坑規模較大,也最為出名,內中出土陶闕、陶樓、陶車馬陶俑及各類器物五百餘件。各類陶俑及建築類型數量繁多、種類齊全綵、彩繪豔麗形象生動再現墓主人生前聲勢浩大的起居、出行、遊玩等場面。根據學者估計,俑坑的年代約在西漢、早中期俑坑的主人具有較高的地位,因為齊國王侯或達官顯貴。

南水北調工程的意外收穫

臨淄山王村兵馬俑

​除了以上介紹的這兩例考古發現,還有一大批遺址、墓地在南水北調工程中被考古學家們發現,相信隨著考古發掘進程的不斷加快,我們中國上古三千年的歷史將會更加清晰、明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