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主任陶勇:把傷害化為改變

眼科主任陶勇:把傷害化為改變

插畫:王對對


陶勇:把傷害化為改變

發於2020.4.6總第941期《中國新聞週刊》


2020年3月28日,北京朝陽醫院眼科主任陶勇身穿病號服,在直播中與期待他許久的網友見面,笑稱自己是來嘮嘮“怎麼當患者”的。兩個月前的1月20日,陶勇被自己診治過的患者崔振國砍傷,造成左手骨折、神經肌肉血管斷裂、顱骨外傷、枕骨骨折、失血 1500 毫升,現場慘不忍睹。


受傷前的陶勇可謂80後一代的天之驕子:從江西考入北大醫學部,師從眼科權威黎曉新教授,35歲即升任副主任醫師,多年來專攻葡萄膜炎的治療。


由於葡萄膜炎涉及免疫系統,包含很多待解難題,患者很容易對病情不理解而心生不滿。但陶勇既有理想主義的熱情又有技術,被診治過的患者稱其為“萬里挑一的人”。

頻發的傷醫事件讓人們憤怒且無力。陶勇出事之前的2019年12月24日,北京民航總醫院醫生楊文被一位對治療不滿的患者家屬持刀殺害。


但尚在恢復中的陶勇很快消化掉絕望,開始做醫患之間的溝通。他編書、寫詩,還通過各種渠道提倡分級診療和各地協同合作,希望未來患者不用頻頻往大城市跑,地方醫生能夠在技術上獲益,呼籲患者放下焦慮相信醫生。


“陶勇們”的遭遇促進了立法進程的加快。2020年3月26日,北京市十五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次會議對《北京市醫院安全秩序管理規定(草案)》進行一審。草案中提出,醫務人員人身安全受到暴力威脅時,可以採取避險保護措施,迴避對就診人員的診療。


想盡快回臨床工作的陶勇,正在把受到的傷害轉化為正能量向社會輸送,正如他自己所說的那樣:一而再、再而三發生的傷醫事件,希望到我這裡可以畫上句號。


插畫:王對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