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會長洪磊:推動私募基金實現高質量發展

原標題: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會長洪磊:推動私募基金實現高質量發展


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會長洪磊:推動私募基金實現高質量發展


  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以下簡稱“協會”)主辦的私募基金行業發展座談會暨私募基金專委會工作會日前於重慶召開。協會會長洪磊表示,私募行業在取得成績的同時面臨著諸多問題,下一步協會將“扶優限劣”,推動稅收制度優化完善,落實供給側改革促進長期資本形成。
  此次會議由協會秘書長陳春豔主持,協會會長洪磊、副會長鍾蓉薩,來自協會早期投資專委會、創業投資基金專委會、私募股權及併購投資基金專委會、母基金專委會、私募證券投資基金專委會的70餘名委員及委員代表出席會議。
  私募行業面臨三大問題
  洪磊介紹,截至2019年11月底,在協會備案的私募基金存續規模穩步增長,較2018年末增加10378億元、增幅8.2%,2019年以來,已實現8個月的環比增長。截至2019年第三季度末,私募基金累計投資境內未上市未掛牌企業股權、新三板股權和再融資項目數量11.18萬個,為實體經濟形成股權資本金6.36萬億元。
  他指出,行業在取得成績的同時也面臨著諸多問題。一是從資金來源看,行業募資困難,雖來自企業、政府、養老金的資金有所增加,但來自銀行方面的資金明顯下降;二是稅收壓力較大,私募基金帶稅運營嚴重製約了投資積極性和創新資本金的形成;三是還存在部分劣質私募機構佔用監管與自律資源,損害了行業的正面形象,影響了行業的社會聲譽。


  嚴格實行“扶優限劣”
  如何解決上述困擾私募發展的三大問題,對此洪磊表示,協會將在加強行業信用體系建設的基礎上,從三個方面著力。
  一是繼續完善私募基金登記備案工作。在市場準入方面,嚴格實行“扶優限劣”,提高自律規則標準,加強與地方金融監管和登記部門的協調合作,按照《市場準入負面清單(2019年版)》精神要求,打破隱性壁壘,為行業營造統一、公平、可預期的環境。私募基金備案方面,依據管理人合規誠信情況以及產品風險特徵,明確差異化辦理標準和流程,探索適用“先備案,後抽查”的分道制管理。同時,提升登記備案進展過程透明度,加強社會監督、穩定行業預期。
  二是持續推動稅收政策的優化完善,加強稅收制度研究,根據行業實際情況和國際慣例,積極反映行業稅收問題,推動建設公平、良好的稅收制度環境。
  三是落實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求,持續推進養老金第三支柱建設,推動長期資本形成。
  洪磊說,近五年來,協會按照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要求,立足自身定位,緊緊圍繞行業信用體系建設,防範利益衝突,不斷完善自律,優化服務。下一步,協會將持續提升服務行業的能力與水平,積極聽取行業建議,響應行業訴求,加強協會自律管理與行政監管的協作,為推動私募基金實現高質量發展、服務實體經濟而努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