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保理,或是下一個財富風口


商業保理,或是下一個財富風口

隨著供給側改革的持續推進和GDP增速的放緩,中國經濟進入了更高質量的發展階段。下行壓力的加大、金融監管的加強,使得整個市場上適合投資者的優質產品服務越來越難尋找。

那麼,在新的經濟形勢下,有沒有一種風險可控但收益相對可觀的財富管理渠道呢?能夠幫助廣大投資者平衡好收益與風險之間的關係?今天,我們來關注一種債權類、類固收產品——商業保理。

什麼是商業保理?本質是一種質押或轉讓

保理,即保付代理,是指將企業賒銷產生的應收賬款轉讓給保理商,並由保理機構提供資金融通、買方資信評估、信用風險擔保、銷售賬戶管理、賬款催收等業務的綜合金融服務。

簡單講,保理就是企業將應收賬款質押或者轉讓給保理商的一種業務。

用一個實例來解釋一下什麼是應收賬款保理。

1、實際產生了貿易應收賬款

鋼材商(以下簡稱“賣家”)賣了一批價值100萬的鋼材給地產商(以下簡稱“買家”),雙方商定100萬在一年後支付。

2、應收賬款轉讓

賣家需要繼續投入資金來進行再生產,但是款項壓在了之前的貿易上,怎麼辦呢?這時候保理商就出現了,跟賣方說,錢我先給你90萬,一年後這個100萬就歸我了,10萬呢就是我的利息。

3、風控及還款

保理商在核對所有的資料之後,覺得這個款項從買家那邊收回來沒問題,就爽快的把錢給到了賣家。一年後賣家把100萬給到了保理商,這樣大家都得到了實惠。

商業保理髮展史 在中國業務規模過萬億

與股票、基金、信託等金融服務一樣,商業保理最初起源於北美和歐洲。最早可追溯到14世紀英國的紡織工業,19世紀下半葉逐漸興盛的國際貿易推動保理業務出現快速發展,並在美國首次出現了現代意義的保理。

1987年,中國正式引入保理。在隨後的1993年中國銀行率先加入國際保理商聯合會(FCI),開辦國際保理業務。2000年,中國工商銀行總行向摩托羅拉(中國)電子有限公司提供了一筆10億元的保理業務,這也是國內第一筆保理!

如今,保理已在中國獲得蓬勃發展。由於銀行保理受風險加大等因素影響趨於收縮,企業應收賬款融資需求加快轉向商業保理市場,特別是在國家提出要大力發展應收賬款融資的利好政策推動下,保理業務規模不斷創出新高。在2011年底,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應收賬款規模為7.03萬億,到2016年底,已達到12.6萬億,同比增速9.6%,繼續保持高位。

五年來,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應收賬款規模增加了5.57萬億,增幅達80%,平均每年增加1.11萬億。2016年我國商業保理業務量超過5000億元人民幣,2017年突破萬億。

為何會成為風口?保理擁有四大優勢

為什麼保理在引入中國後能獲得快速的發展?在金融市場上,商業保理為什麼會成為香餑餑?綜合各方面的原因,發現這是由商業保理本身擁有的四大優勢所致:

1、投資標的透明,底層資產可追溯,網絡直接查詢!

2、基於真實交易還款來源穩定,有回購、有擔保,安全係數更高!

3、業績比較基準高於銀行等金融機構產品,收益更勝一籌!

4、起投金額低,大多數投資人皆可選擇!

政策支持形勢向好 保理行業大有可為

目前,受到政策方面的支持以及本身市場需求的旺盛,保理行業在中國形勢一派向好的局面,屬於大有可為的領域。

1、政策層面——保理邁入強監管時代

商業保理,或是下一個財富風口

2017年7月,商業保理公司與小額貸款公司、區域性股權市場、融資擔保公司、典當行、融資租賃公司和地方資產管理公司等7類機構納入地方政府金融監管部門監管。

同年10月,央行發佈修訂後的《應收賬款質押登記辦法》。與舊版本相比,在完善應收賬款定義、增加應收賬款“轉讓登記”的規定、調整登記期限等方面做出修訂,讓應收賬款的確權更有法律依據。

2019年10月31日,銀保監會正式下發《通知》,從商業保理企業依法合規經營、加強監督管理、穩妥推進分類處置、嚴把市場準入關、壓實監管責任和優化營商環境等6個方面對全國商業保理行業提出了比較具體的監管要求。

根據相關資料,這是從2018年制定融資租賃公司、商業保理公司、典當行業務經營和監管規則職責劃歸中國銀保監會後,首份公開發布的監管文件。

對於業內人士來說,這次銀保監會出臺《通知》,對全國商業保理行業提出了比較具體的監管要求,對商業保理行業的健康發展來說是個重大利好。

2、市場層面——需求旺盛,保理行業大有可為

商業保理作為緩解供應鏈上企業融通壓力的有效工具,是供應鏈金融中的重要抓手。其以逆週期、短賬期、低風險、適用範圍廣的特點獲得企業的青睞。

自2012年商業保理公司試點以來,我國商業保理行業發展迅猛。在服務實體經濟、破解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和降低企業槓桿率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保理行業的市場認知度和受重視程度也得到明顯提高。

2018年全年,新增商業保理企業數量共計3682家,較2017年增長近40%;商業保理業務量達到1.2萬億元,較2017年增長20%;融資餘額約為3000億元。

商業保理,或是下一個財富風口

3、現實層面——促進中小企業資金循環通暢

在中國本土,商業保理本身是一個很大的市場,現在國內很多企業資金鍊緊張,一個重要原因是很多企業被應收賬款佔用了太大的流動資金,導致自身資金循環不順。

商業保理的誕生不僅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公司的資金週轉問題,更促進了公司之間的貿易往來,基於新常態下市場信用風險不斷擴大的挑戰,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以及傳統金融行業的侷限性,讓商業保理的融資方式在中國具有巨大的市場前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