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中醫院趙蓉:南太平洋島國的中國“超人”

時間:2020年4月5日

記錄者:重慶市第十批援巴布亞新幾內亞醫療隊成員、重慶市中醫院超聲科副主任醫師趙蓉

守初心,擔使命,踏上援外征程

我是重慶市中醫院超聲科的一名共產黨員,副主任醫師。經過層層篩選,被重慶市衛健委選拔為第十批援巴布亞新幾內亞(以下簡稱巴新)醫療隊成員。

出征前父親突發腦出血,左側肢體偏癱,又併發格林巴利綜合徵,引起四肢肢體癱瘓。我陷入兩難境地,我是家中獨女,孩子剛入小學,一邊是重病的父親和年幼的子女,一邊是援外任務。同是黨員的愛人和父親都全力支持我舍小家,顧大家,堅持初心,不輕言放棄。

出征前一天,在父親用眼神鼓勵我努力工作,母親也沒有太多言語,我能看出她眼中強忍的淚水,我明白,母親是不想在重病的父親面前表現出“軟弱”,一聲“照顧好自己,平安回來”飽含了父母對我深深牽掛。我像逃兵一樣飛快逃離病房,我努力把頭望向天空,因為那樣,眼淚就不會掉下來。

2019年8月,我告別親人,遠離故土,踏上南太平洋島國的征途,開始了為期1年的援外醫療工作。巴新是南太平洋島國,火山較多,地震頻繁;巴新治安混亂,持槍搶劫案頻發;經濟落後,物資匱乏,交通不便; 這裡四季如夏,蚊蟲滋生,當地傳染病氾濫,主要流行病有登革熱,艾滋病,肺結核、瘧疾等。在這樣的大環境裡工作,十分考驗人的意志。

我援外的工作地點莫爾茲比港醫院,位於巴布亞新幾內亞首都市中心, 雖然是該國最好的國立醫院,但是超聲科的簡陋仍超乎了我的想象,一個10餘平方米且不通風的黑屋子,僅有兩臺超聲檢查儀(飛利浦HD-11),兩張簡易的檢查床和幾把破舊的椅子。超聲科沒有電子化系統,只能依靠手寫完成超聲報告,科室缺簽字筆、打印紙、不能打印圖片,常常自己手繪圖片或者手機拍照,診室長期缺乏手消毒液,口罩和檢查手套也經常供應不上。這樣的條件,對超聲醫生的心理素質和專業能力,都是一種極大的考驗。

渝醫戰疫日記|重慶市中醫院趙蓉:南太平洋島國的中國“超人”

簡陋的超聲診室。受訪者供圖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發

超聲科實行預約制,很多患者要等待很長時間才能得到檢查。每天預約的檢查部位受限,下午僅僅只做急診超聲,造成機器利用率低下,增加患者就醫難度。進醫院對當地人來說是能拖就拖,老百姓收入偏低,很多都是拖到最嚴重時才就醫,多數都已錯過最佳治療期。

2019年的某天,一名20多歲的男子因腹腔巨大膨隆到超聲科檢查,經超聲掃描後發現,該患者已經是肝癌晚期,腹腔大量腹水,門靜脈高壓,且發生了淋巴結轉移。雖然超聲檢查是免費的,但是家人還是拖到最後才來院診治,原因竟然是家人負擔不起醫院的路費,以致錯過最佳治療期。看著即將消失的年輕生命,深感醫療隊工作責任重大,愈發感嘆生命的渺小,也勾起對重病父親還有家人的無盡思念。

用醫術贏得國際尊重

都說超聲科醫生是臨床醫生的第三隻“眼睛”,在臨床醫生和患者間起著保駕護航的作用,我們也經常戲稱自己為“超人”。每天早上走進科室的時候,每個同事都會很尊敬的和我打招呼“Morning,Dr Zera”(我的英文名字)。當地人對援外醫生的尊重是我工作最大的動力和榮譽感。最讓大家認可中國“超人”的是2020年1月,超聲科一名主治醫師檢查一名小孩腹部,患兒3歲,腹痛、嘔吐伴有發熱,超過兩週才來就診,患兒不能準確描述出疼痛的位置,臨床醫生懷疑是闌尾炎,希望超聲檢查能夠找出蛛絲馬跡。檢查快結束時,並沒有發現腫大的闌尾,他告訴家人說:“看起來並沒有什麼大問題。”我提議再掃查一下肝臟和腸間隙,經過再次掃查後,才發現在肝旁已經發生了膈下膿腫,右下腹腸間隙有很小一團低迴聲,考慮闌尾炎穿孔併發膈下膿腫,後經手術證實。小兒闌尾炎通常臨床表現不典型,疼痛有時難以定位,容易誤診,給術前診斷造成一些困難,最佳治療方案就是及時手術,拖延過久容易引起死亡。這次超聲檢查為患兒贏得了手術時間,從此,科室的同事都認為我是“超級醫生”,也更加樂意請我會診疑難病例。每每此時,我都會感到很欣慰,同時也感到自己肩負的重任。援外隊員的使命是通過文化的吸引、醫術的傳授,展示了中國的文化軟實力,中國醫生用醫術贏得了國際尊重。

渝醫戰疫日記|重慶市中醫院趙蓉:南太平洋島國的中國“超人”

日常超聲診療工作。受訪者供圖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發

帶不走的超聲醫生隊伍

超聲科隸屬於放射科,共有超聲診斷醫師(Registrar)11名,他們同時要負責CT、X線和超聲檢查,所以沒有專業超聲人才。大多數醫師缺乏長期超聲專業培訓,誤診、漏診時有發生,只能在摸索中前進。這讓我注意到受援醫院在人才培養上的不足。援助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方式,必須通過系統培訓,才能為莫爾茲比港醫院留下一支帶不走的超聲醫生隊伍。因此,我確定與教學培訓為主的工作計劃,開展帶教工作,圍繞當地常見病和多發病,針對性地開展超聲專題培訓,向當地醫生灌輸基本理論、方法和超聲診斷知識,幫助他們建立從理論到實踐的全套知識體系才是最重要的措施。我的教學模式也得到了主任Dr Lenturut的一致贊同。

渝醫戰疫日記|重慶市中醫院趙蓉:南太平洋島國的中國“超人”

Dr Lenturut(左起第二)表達對中國醫生的感謝。受訪者供圖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發

工作嚴謹負責,獲得同行讚揚

來到莫港醫院,我在很短的時間內就克服了語言關,每次Dr Lenturut看到我流利的書寫超聲報告時,也會豎起大拇指,對我的工作表示肯定。在醫院工作的半年時間內,完成超聲檢查近1000例,達到了超聲科一半的工作量,開展超聲專題培訓6次,帶教醫生和實習生18人次,高效率的工作作風,讓當地醫生都笑稱我為“超人”。

渝醫戰疫日記|重慶市中醫院趙蓉:南太平洋島國的中國“超人”

獨立書寫英文超聲報告 受訪者供圖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發

渝醫戰疫日記|重慶市中醫院趙蓉:南太平洋島國的中國“超人”

為當地醫生開展超聲專題培訓 受訪者供圖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發

2020年春節期間,因為國內發生新冠肺炎疫情,我主動放棄春節休假,依然堅守在臨床一線。春節當天,當地同事得知是中國的”spring festival”,主動為國內的家人用中文送上新春祝福。正是中國醫生一如既往、嚴謹負責的工作態度,我得到受援國同行的認可和尊敬。

忙碌的工作,讓我只能在少有的閒暇時間來想念我的親人,想念年幼的兒子,所以我累並快樂著。

渝醫戰疫日記|重慶市中醫院趙蓉:南太平洋島國的中國“超人”

除夕夜當地醫生送上新春祝福 受訪者供圖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發

消除國際歧視,共同抗擊肺炎

2020年1月底,國內新冠肺炎爆發期間,我自覺學習《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密切關注國際形勢,協助中國駐巴新使館,統計來巴新的中資企業員工名單,並指導其做好隔離工作及健康諮詢工作;同當地醫生溝通交流,糾正部分醫生認為病毒是來源於中國的錯誤觀念,並和科室主任及同事積極討論肺炎防控措施,做好應對肺炎準備工作。

在超聲科每週五工作總結會上,Dr Lenturut反覆強調,做好防控工作的同時,要對中國醫生Dr Zera表示尊重,在病毒的來源暫不明瞭的情況下,切忌用“China virus”等歧視性用語。看到Dr Lenturut的支持,我倍感欣慰,這是受援國醫生對我的認可和肯定。

搞好醫療宣傳,繼續努力前行

作為醫療隊宣傳組組長,我充分利用多種宣傳形式,深入廣泛宣傳醫療隊各種診療工作。積極與當地主流報刊聯繫,刊登醫療隊優秀事蹟,講好中國故事。

援外醫療工作依然在路上,我將繼續秉承“不畏艱苦,甘於奉獻,救死扶傷,大愛無疆”的援外醫療方針,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續寫中巴友誼新篇章。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周盈/整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