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甜蜜蜜》看控制型父母


從《甜蜜蜜》看控制型父母


《甜蜜蜜》是孫儷和鄧超在2007年首次以情侶身份出演情侶的作品,他們也把生活中的真實情感帶入到了戲中,劇中兩人的表演堪稱經典,也有很多本色演出的部分。

這部電視劇講述的是20世紀70年代末三九八農場那個年代的故事,生性頑劣的幹部子弟雷雷和美女知青葉青,在此相遇,不打不成交,開始了一段兩小無猜的純潔友誼,並情根深種。

愛情就這樣悄然萌生,不受約束,難以用理智去分析,來自靈魂深處的信任,信任雙方無論何時,彼此都會為對方無所顧忌的付出,這就是愛吧!

從《甜蜜蜜》看控制型父母


既使雷雷沒有考上大學,成了一個社會青年,而且生性衝動,愛打架生事,成了葉青母親眼中的小流氓。青兒則考上了醫學院,身邊有醫學院愛慕自己的韓老師的照顧,看起來兩人也是十分的登對。

相較韓老師和葉青,就他們父母,朋友,我們觀眾來看,都是十分合適的結婚對象。而雷雷和青兒兩人身份上的差距卻是越來越大,不被任何人看好,雙方父母也是極力反對。但是既使這樣,愛情並不是活給別人看的,鞋合不合腳只有自己知道。

從《甜蜜蜜》看控制型父母


雖然青兒也是刻意的疏遠雷雷,想要接受大多數人的看法,活成別人眼中的自己,但是隻要雷雷和青兒雙方一旦相見,那份發自內心的關心,信任卻是隨著時間的改變而無法變更。同時靈魂的歡愉也是無可替代的。或許這就是愛情的吸引力,靈魂的約定吧!

從《甜蜜蜜》看控制型父母


在這場不被人看好的愛情中,其實葉青的父母表現的正是一個典型的控制型父母。葉青的母親對雷雷一直抱有偏見,從來不從女兒的角度去考慮問題,而一味堅持自己的觀點,對雷雷從頭到尾都是一口一個“小流氓”,完全不顧忌女兒的感覺。

從這一點來看,青兒母親為了把自己的觀點強加於女兒身上,並不惜用不經女兒同意私自改變女兒分配工作單位來拆散兩人,私下對雷雷談話並歪曲女兒本意,干預雷雷父親正常工作來討要說法,對女兒冷戰等各種手段,唯一的目的就是讓女兒離開這個她不看好的人。

從《甜蜜蜜》看控制型父母


她認為她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女兒,都是對女兒的愛,實際上已經完全把孩子看成了自己的附屬品,而不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也完全對孩子沒有應有的尊重,這正是父母們常常以愛的名義對孩子犯的一個錯誤,但往往還並不自知。

家長對孩子控制的現象十分的普遍,也成了社會家庭矛盾的集中點,很多家庭關係因此而破裂甚至迫使孩子走向絕路。之所以這麼多的控制型父母。一方面是因為父母這一方自己在家庭關係中缺乏愛或缺乏關注,缺乏安全感,所以在成年之後為了獲取自己的安全感,才對子女不停地干涉,控制,抓取,生怕失去控制。

另一種是家庭關係中一方的缺失,使自己對子女的關愛超過了界限,想把缺失的那份全部的放在一個人身上,其實這是不能替代的。家庭角色應各就其位,不能錯位,沒有邊界的愛就是一種負擔。孩子就是孩子,他有自己的人生,他遲早是要獨立成長的。

控制型父母他們最大的問題在於不懂得,孩子只是藉助父母來到這個世界的獨立個體,他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目的和體驗需要,他們來到這個世界上有自己需要完成的功課,這個功課沒有人可以替代,只能獨立完成。

控制型父母喜歡替孩子做決定,認為孩子應該活成父母期望的樣子,甚至活成把自己以前沒有活成的缺憾希望由孩子來彌補,他們這樣做的結果要麼是把孩子培養成自己的附庸,沒有獨立思想,人云亦云。要麼是受到孩子強烈的反抗,造成孩子的叛逆,性格缺陷,家庭關係緊張,生活不得安寧,孩子不能去順利開展自己的人生體驗。

我們不要讓孩子替自己去生活,做為一個獨立的靈魂,父母只是給孩子提供了一個場所,所有的路最終只有他按照自己的意願去走才是有意義的,你眼中的好可能對於孩子靈魂成長來說毫無意義。你不知道孩子這一生的功課是什麼?他來世間走一遭是來體驗什麼?做為父母根本就不知道。

從《甜蜜蜜》看控制型父母


就像《甜蜜蜜》的結局是一個悲劇型的結局,雷雷因為事故成了一個植物人,葉青不離不棄照顧他。很多觀眾看到這裡都評價說葉青就該聽她父母的,你看由於她沒聽父母,她的結局有多慘。她如果聽父母的同韓老師結婚一定非常幸福。

但是這是葉青的選擇,我們先不說結局是個開放性的結局,雷雷也有醒過來的可能,兩人也可能會幸福的生活在一起。既使是雷雷不可能醒過來,我們也不能對葉青妄加評判,也許葉青此生來到這個世間就是為了體驗這忠貞不渝的愛情,學習什麼是堅守,學習什麼付出。也許她此生是來還對雷雷欠的債,來報恩的。總之她自己完成了她的人生功課,按照自己的想法活一生,收穫了自己的人生體驗,又怎能用世俗地狹獈地眼光去評價呢,對她而言,這就是圓滿,這就是幸福,她走在自己正確的人生軌跡之上,這就是收穫。

人生不過是一場夢,更重要的是體驗的過程,而不是結局的好壞,我們不是上帝,沒有站在上帝地寬廣的視角去看問題,所以按自己的想法去活,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就是無怨無悔的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