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9.2分的紀錄片,《人生第一次~買房》戳痛了多少人的心?

這兩年,越來越多高質量紀錄片,其中美食類佔據大半壁江山。

而人文紀錄片不多,像《人生第一次》這樣受歡迎的更是少之又少,新穎而又貼進大眾生活。

把鏡頭對準了人生中的那些第一次,出生、上學、長大、當兵、上班、買房、結婚……

用彈幕上的話來講,看一部紀錄片,就像過完了一生。

第八集《買房》就特別真實,其中北漂的閆晶,和因為貴2萬塊只能放棄心愛的房子的溫亞龍,戳痛了多少人的心。

買了房就有了盔甲

27歲黑龍江女孩閆晶,研究生畢業後就留在北京做英語老師。她租住在16平米的出租屋,每天連上八節課,6小時的連續上課時間,是少則8天,多則16天的輪班……她這麼拼,只因想在這個偌大的城市安個家。

租來的房子,始終不是自己的,就連在牆上釘一顆釘子,都要經過房東的同意;買個心愛的傢俱,都不敢買,怕下次搬家麻煩。

你看,雖然說生活是自己的,但沒有房子想放肆的底氣都沒有。

昔日閆晶對北漂有多抗拒,如今她想在北京紮根的願望就有多迫切。看房奔波一天,晚上還要在郊區16平的出租房給學生雲講課。

下定決心後,她開始奔波於各大中介,精讀各種購房政策,終於買入一套60平的小房子。首付敲定下來,花了220萬,由父母和男友的父母預先代付。

兩個大家幫一個小家,當代年輕人的真實寫照。就像紀錄片裡說「房子就像一套厚厚的盔甲,它能為你提供保護」。

豆瓣9.2分的紀錄片,《人生第一次~買房》戳痛了多少人的心?

擁有了自己的房子,給閆晶的生活披上了盔甲,讓她有了"裸辭"的勇氣,也對未來生活有了更多選擇權。

湊齊了400萬

卻再也拿不出多餘的2萬塊

溫亞龍,一個迫切想要換房的購房者。

結婚七年,他始終與父母擠在71平米的房子裡。而即將誕生的女兒,也促使他達成換房的心願。一個小房子,承載不下3代人的生活。但是,事情依舊沒那麼容易。

賣方要價425萬,買方開價400萬。中介為了談成這一筆單,頻繁周旋於二者之間,期望談成一個雙贏價格。

最後,雙方心理價格,僅差四萬。中介讓雙方坐在一起,就價格達成最後的共識。

溫亞龍有他的難處,一個大男人,在鏡頭面前,近乎哽咽地坦言能借的都借了,實在湊不出多餘的錢。為了能拿到這套房,他甚至同意賣方延期交房,多賺一點租金。

豆瓣9.2分的紀錄片,《人生第一次~買房》戳痛了多少人的心?

賣方理解溫亞龍的難處。他同意溫亞龍先過戶,遲一些交尾款,但是不能接受議價,因為自己身負債務,實在是無法退讓。況且時間就是金錢,接近一年的時間,房價隨時變動,他也可以聯繫更多看房者。

於是,雙方在互打感情牌的基礎上,膠著。

最終因為這兩萬,交易沒有達成。

只有親身經歷過,才能感同身受

看到這兒,作為去年的剛置換房子的我,太能理解這種感受了。當你親身經歷過,你就會發現超出預期的2萬塊拿出來,真的不容易。

座標三線城市,去年因為套大的房子小,想置換套大的。先定了大的,付了一半的首付款。然後著手賣自己的小房子,焦灼的等待一個月,終於有出價合適的買家,然後是解壓等待過戶。

付完銀行尾款的時候,所有的支付寶、微信及銀行卡加起來不足百元。別說兩萬了,真的1000都很難。

平常覺得生活要精緻,隨手用不上的小玩意兒,根本不在乎。等到兜裡真的剩了不到100塊錢,真的是臉比兜都乾淨。

那一個月我們不買任何雜物,去父母家蹭吃的,撿超市打折菜買,就這樣熬到了發工資。現在回想起來,都心酸。

這還只是一個月,可見超出自己能力時購買房子,剩下的日子有多苦!!!

豆瓣9.2分的紀錄片,《人生第一次~買房》戳痛了多少人的心?

我們都是平凡人,不是人人都有那種魄力,因為買房多出的幾萬,敢於犧牲未來全家人的生活質量。更多的是沒有這個膽量,也沒有足夠的能力力,去承擔這一決定帶來的後果。

有人說,你覺得自己有錢就去看看房,你覺得自己沒錢更應該去看看房。是的啊,平常覺得自己零花錢很多,當你買房需要整合所有的資源時,你就會發現自己"有多窮"。

為什麼要買房?

因為中國人的骨子裡嚮往安居樂業,而房子最能給人安全感。經過此次疫情,我們更加明白房子的重要性。

有房子叫歸家,沒房子叫返程。這段時間,網上推出了很多"疫情使我明白的X大人生道理"。

買房,永遠排在第一位。

我想買個房子,在這個或許不大的空間裡,自己是不會被拋棄的,全部的喜怒哀樂也都是屬於自己的。

有了房,人生就像有了盔甲。也許身負重壓下,你會走得很慢。但是你的心是沉下來的,不會飄著。

PS:更多《人生第一次》紀錄片,可在今日頭條App上方搜索欄輸入"人生第一次"相關話題和視頻,還有很多戳動人心的事蹟。


豆瓣9.2分的紀錄片,《人生第一次~買房》戳痛了多少人的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