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少學棋的優勢,在於成年人都沒悟到的道理,他們懂!

某天,又是我教毛豆下國際象棋的時間。這次要教他一個簡單的戰術:捉雙。就是挪動一個棋子,對對方2個棋子同時造成威脅,一箭雙鵰。

年少學棋的優勢,在於成年人都沒悟到的道理,他們懂!

講完捉雙的基本原理以後,我給毛豆擺了這樣一個局。我執黑子,毛豆執白子。

年少學棋的優勢,在於成年人都沒悟到的道理,他們懂!

我說:“看,現在我的黑車既可以左行吃掉你的象,也可以右行吃掉你的馬。這就叫捉雙,同時對你兩個棋子產生威脅。”

毛豆說:“我明白是明白了。當對方這麼走棋時,我該如何應對呢?”

我給他說了這樣一段話,雖然知道他未必現在就可以懂,但希望他牢牢記在心裡,他人生總有那一天,在機緣成熟時領悟得到:

所謂國際象棋,就是和人生一樣,在看似走投無路的時候心念一轉,柳暗花明,反把對方置於死地。對方想吃你,卻發現給自己挖了個坑。

我引導他說:“你看,當你處於劣勢時,不要自亂陣腳。首先想想,是否可以從外面搬救兵?”

毛豆盯著右上角的後看了又看,想出一招,把白後走到D8格。

年少學棋的優勢,在於成年人都沒悟到的道理,他們懂!

我問他:“你為什麼要把後走到D8格呢?”

他答道:“你看,因為後既能直走也能斜走。如果黑車膽敢吃掉馬,白後就直走吃掉它,如果黑車莽莽撞撞的向左吃掉白象,白後也可以斜走吃掉它。”

年少學棋的優勢,在於成年人都沒悟到的道理,他們懂!

△ 白後同時守護著自己的兩個棋子

我衝他豎個大拇指:“答對啦!那你看看,現在誰在棋盤上佔據主動?”

他仔細盯著棋盤鑽研幾秒,驚喜的笑了:“真奇怪,原來是黑子佔優勢,白方怎麼都會有一個棋子被吃。現在好了,白方只動了一個子,就佔據了主動優勢。現在呢,黑車無論吃誰,自己都得被後吃掉,只好向下逃了。”

我說:“你看,這就是國際象棋的最奇妙的地方——瞬息萬變,防不勝防,和我和你爸爸走過的路一模一樣。有人統計過,國際象棋有32個子,每一步都有成千上萬個可能性,可千萬別輕言誰佔上風,劣勢的人一下子就可以把佔優勢的人打得找不著北。”

毛豆還盯著棋盤,沉浸在上一步行棋帶給他的奇妙之處。

我對毛豆說:“不過,有時候你有外援,有時候沒有外援。看,這次是你的後幫了你,如果你沒有後了,該如何走呢?”

棋局就變成了這樣。黑車仍然左右通吃,白方兩個棋子十分難受

年少學棋的優勢,在於成年人都沒悟到的道理,他們懂!

他研究了一會兒,不得要領。

年少學棋的優勢,在於成年人都沒悟到的道理,他們懂!

原圖忘拍了,我找了一張教雙車吃王的思考亞子。

我說:“所謂轉敗為勝,最重要的是要利用規則。好好想想‘利用規則’這四個字。象怎麼走?馬怎麼走?能不能反手給對方一擊?”

思考片刻,他輕輕把馬跳一個“L”型,走到C4格。

年少學棋的優勢,在於成年人都沒悟到的道理,他們懂!

這下我們都笑了起來,一招妙棋!

現在,如果黑車冒冒失失往左走吃掉白象,馬緊接著一步就可以跳上去,吃掉黑車。這樣,黑車進攻不成反被吃,可就賠大發了。

年少學棋的優勢,在於成年人都沒悟到的道理,他們懂!

不光毛豆,連我也覺得這棋局實在是妙。毛豆看的是棋局,我想的是人生。不過,毛豆還聽不懂“人生”這麼宏大的命題,我需要慢慢把這個最該下好的“人生如棋”道理講給他聽。

走完這兩步,我總結:“看,國際象棋有趣不有趣?明明是對方佔優,一眨眼的功夫就作繭自縛、動彈不得,主動權到了對方手裡;明明是自己在劣勢,但只要走對一個關鍵性棋子,立刻能反敗為勝,把對方壓制的很難受。沒到最後一刻,誰都不能說自己輸了。

毛豆笑著說:“一開始黑車挪到白馬和白象中間時,我真的以為自己輸定了呢。沒想到白馬一跳,反而成了我的優勢了。”

我說:“國際象棋裡,劣勢隨時能轉化成優勢,但你必須轉換視角。你看,你一開始沒有找對辦法,盯住敵手犯怵,是不是?”

他點點頭。

我說:“但你要知道你方棋子的規則是什麼,

規則是反敗為勝的根基。我再給你講個例子吧!”

他聚精會神的聽著。

“從前有一位賣聖經的出版商,他的書積壓了上萬本也賣不出去,因為人人都有了。”

“某天,他想了個主意,找來幾個走街串巷的小男孩。這幾個小男孩有的伶牙俐齒,有的面相可愛,唯有一個說話結巴,身上還帶著好久沒洗澡的臭味。”

“晚上,出版商把小男孩們召集在一起,詢問他們的成績。伶牙俐齒的小男孩賣出了3本,長相可愛的小男孩賣出了5本。出版商很失望,沒抱任何希望地問那個說話結巴的小男孩:‘你賣了幾本?’”

小男孩說:“1000本,先生。”

出版商大吃一驚,問:“你怎麼賣的這麼多?”

結結巴巴的小男孩說:“我每遇到一個人,就對他說:‘如,如果您不,不,買下一本聖經,我就會,就會,一直跟著您,讀,讀給您聽。’”

“哈哈哈哈哈哈哈!”毛豆聽到結局就噗嗤一下子笑了。過了一會兒,他疑惑的說:“真的會有這樣賣書的嗎?”

成人都知道,故事雖然情節上值得推敲,但是道理是確鑿的。“喜歡到想擁有”和“討厭到避之不及”,其實是人類情感的喜和惡,如同一個硬幣的正反兩面,玩轉哪一面都可以。喜歡聖經就會買,討厭聖經被讀成那個樣子就會逃避,而購買就是逃避的手段。結結巴巴的小男孩正是抓住這個規則,反敗為勝的。

這其實也是老子講的“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福禍是互相轉化的,大勢一直在流轉。孩子如果能跳出目前的思維困境,think out of the box,看大局,往往就能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我家還用棋理來分析毛豆的時間安排。

在毛豆的小學,各科老師都很負責任,方方面面抓的很緊。英語老師要求每日上傳孩子配音音頻,數學語文老師要求每晚臨摹寫字,這佔去了孩子的不少時間。我對毛豆說:“轉換個視角看,跳出每天的作業看,你覺得上小學最重要的事情,是寫字、是每日配音得五分嗎?真的是老師每天留的作業嗎?”

他問:“那什麼重要?”

我說:“如果把你的十幾年上學生涯比作一盤棋,小學的作業會是什麼?”

他想了想說:“大概是‘王’這個棋子吧,千萬不要被對方的老師捉住。”

我哈哈一樂,說:“小學的作業,充其量算棋盤上的一個小兵,你會為一個小兵犧牲更重要分值的馬、象、車和後嗎?”

他一下子豁然開朗了,說:“我當然應該保住更重要的東西,既然小學的作業並不太重要,那什麼是重要的呢?”

我沒有回答他,但是心裡有答案:我們還沒有決定將來是走國內高考的路線,還是出國上學。但無論走哪條,孩子一上初中後,海量閱讀的時間都會被升學的壓力佔據。也就是說,大量閱讀的時間只剩6年了。6年內,我肯定不會為了作業而犧牲長遠來看更重要的事情。這就是看棋的全局。

我在給毛豆找國際象棋老師的過程中,接觸了不少家長,據我觀察,根據他們讓孩子學棋的目的,一般可以分為三層:

第一層是為了快速升級,通關打比賽,從無級一直往上升,終極目標是候補棋協大師、棋協大師;

第二層是提升分析能力、邏輯能力,為數理化學習打基礎;

第三層是體悟走棋如同走人生,人生的各種坑已然心中了悟,藉著國際象棋的智慧,好好過完這一生。

我教毛豆國際象棋主要是出於第三層的考慮。當他長大後,因為工作、家庭、對手的競爭而苦思冥想時,國際象棋的某個戰術能夠突然被他想起,令他眼前一亮,找出制勝對手的關鍵計謀,也就不枉年少學棋了。

就比如這講的捉雙戰術,之所以得以峰迴路轉,是因為毛豆明白:自身再平常,終究有對手難以對付之處,只要巧用規則,發揮自身優勢的組合出拳,那麼就是一盤下得足夠smart的棋。

人生同理!這道理,讓孩子知曉的越早,越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