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清明節在準格爾旗,你一定要吃一張現攤米黃兒

過去人們吃粗糧是細糧不充裕,但現在在飯店吃大餐往往會上幾道粗糧野菜,比如玉米窩窩、莜麵魚魚、糕圐圙、山野苜蓿糕、涼拌苦菜等。從食不厭精、膾不厭細,到現在的吃粗糧、嚼野菜成為時尚。

在晉陝蒙交界的準格爾,“吃”很是講究。“三十里莜麵四十里糕,二十里的豆麵餓斷腰”這句地方諺語說的是黃米、糜子、莜麵、豆麵這些西北地區特色粗糧的耐飢度,這也充分說明這些粗糧在這一帶人們的飲食中充當著多麼重要的角色,準格爾人也深受這種飲食文化的薰陶。

過清明節在準格爾旗吃什麼?用糜子米制作的準格爾小吃“米黃兒”一定不能錯過。這種香甜可口,勁道耐嚼的薄餅只有在清明節才會出現在街邊。

【本土】清明節在準格爾旗,你一定要吃一張現攤米黃兒

清明節前,買米黃兒的人就多了起來。在大市場裡,賣米黃兒的師傅支著五六個爐子同時開工,鐵爐子燒起旺火,攤米黃的特有器具“黃兒鏊子”已經架在爐子上預熱了。

【本土】清明節在準格爾旗,你一定要吃一張現攤米黃兒

米黃兒好吃,但製作工序繁瑣。準備攤黃兒時,要先要將糜子米加水用小磨磨成米漿,然後將米漿放入鍋內炒熟,這一步叫“炒米漿”。炒熟的米漿需放入甕中發酵,一夜後,米漿裡麥芽糖的甜味已發揮至最大,像加了天然的甜味素一樣,這樣攤出來的米黃兒就會變的香甜。

【本土】清明節在準格爾旗,你一定要吃一張現攤米黃兒

在準備攤黃兒的時候要先將發酵後米漿裡兌上鹼,這樣米黃兒在口感上會更好。攤黃兒的器具俗稱“黃兒鏊子”,分底蓋兩部分,均用生鐵鑄成。鏊子呈中間凸起之弧狀,光滑油亮;周邊隆起,便於舀入米糊烙制,蓋子的大小恰好扣住底部。

【本土】清明節在準格爾旗,你一定要吃一張現攤米黃兒

攤黃兒時,把黃兒鏊子放在爐子上,還要把火壓住,火不能大,火大了就焦了,刷上胡油,不多不少一勺米糊,將麵糊倒在鏊子中間,麵糊自己就流滿了鏊子,蓋上蓋,加蓋烙蒸。烙蒸約兩至三分鐘後,只聽鏊內水汽“滋滋”作響,表示攤黃兒已熟。取下蓋,用鐵鏟剷出置箅上,稍晾涼後便可食用。

【本土】清明節在準格爾旗,你一定要吃一張現攤米黃兒

對尋常百姓來說,如今生活越來越好,每頓飯都七碟八碗,但人的食量是有限的,吃多好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吃得舒心。所謂口腹之慾,入口時得要有口感,嚥到肚子裡得舒服熨帖,有時大魚大肉吃膩了,還真需要簡單樸素的“家鄉味”來調劑。

【本土】清明節在準格爾旗,你一定要吃一張現攤米黃兒

如今,準旗人吃米黃兒的習俗還沒有湮沒,每年的清明節家家戶戶還是會到街上買些黃兒回去,也有老人和孩子專程到小鋪裡吃上一張現攤的黃兒。

食無定味,適口者珍。在準旗人眼裡,無論是一把現擀豆麵,還是一張現攤的米黃兒,這些樸素的家鄉味永遠吸引著我們,無論走多遠,總會惦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