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南京、杭州、武漢、成都綜合實力如何排序,還有更多討論

網友提問:華東的南京與杭州之爭,中西部的武漢與成都之爭是各大論壇關注焦點之一。這四城均是二線最強城市之一。但是說到綜合實力,這四城究竟誰更勝一籌?請大家理性探討,不吹不黑# 黑子勿進!

南京、杭州、武漢、成都同為副省級城市、“新一線城市”,城市能級相當,產業特色比較鮮明,具備形成城市群的競爭力、影響力和輻射力,輻射帶動作用明顯,在區域經濟發展中都起到了龍頭帶動作用。

關於南京、杭州、武漢、成都綜合實力如何排序,還有更多討論

城市能級綜合排名:杭州、武漢、南京、成都。

人民日報旗下的人民論壇測評中心從經濟能級、創新能級、開放能級和支撐能級四個維度入手,對副省級及以上城市的城市能級進行全面測評,形成了《對19個副省級及以上城市的城市能級測評》。

關於南京、杭州、武漢、成都綜合實力如何排序,還有更多討論

這份報告根據城市能級得分將19個副省級及以上城市分為3個梯隊,分別是:

第一梯隊:北京、上海、深圳、廣州4個城市。他們的得分>80分,也是我們通常所說我國4個一線城市;

第二組:重慶、杭州、武漢、南京、成都、天津、廈門、青島、寧波、大連、西安11個城市。他們得分介於70分-80分,多為二線城市;

第三梯隊:長春、濟南、瀋陽、哈爾濱4個城市。他們的得分<70分,同樣是區域中心城市,但輻射帶動作用有待加強。

關於南京、杭州、武漢、成都綜合實力如何排序,還有更多討論

由上圖可見,城市能級綜合得分排名:杭州76.93>武漢74.40>南京74.31>成都74.28。

依據這個報告,下面詳細分析一下南京、杭州、武漢、成都的城市能級所包括的詳細指標如何排名。

1、城市經濟能級指標

經濟能級指標進一步分為經濟水平、經濟基礎和增長活力三個指標。其中,經濟水平由地區生產總值、人均GDP、工業增加值、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組成;經濟基礎由地方財政收入總額、年末常住人口、固定資產投資總額、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組成;增長活力由GDP增長率、一般公共財政收入增長率、對政府構建良好營商環境的評價、對城市經濟活力的評價組成。

關於南京、杭州、武漢、成都綜合實力如何排序,還有更多討論

城市經濟能級得分排名:杭州77.73>武漢76.22>南京74.87>成都74.53。四個城市同樣位居第二梯隊。

2、城市創新能級指標

創新能級進一步細分為創新投入、創新人才和創新成果指標。其中,創新投入主要由科學技術支出佔公共財政支出比重決定;創新人才由年末普通高校在校生數量、城市的創新意識決定;創新成果由發明專利申請量、發明專利授權量、知識產權保護程度決定。

關於南京、杭州、武漢、成都綜合實力如何排序,還有更多討論

城市創新能級得分排名:杭州81.53>武漢78.16>南京79.93>成都75.55。在此項指標中,杭州躋身第一梯隊,位列北上廣深之後第五名,其他三個城市位居第二梯隊。

3、城市開放能級指標

開放能級指標包括經濟開放度、交通開放度、社會開放度。其中,經濟開放度由進出口總額、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額決定;交通開放度由旅客週轉量、貨運總量決定;社會開放度由國際旅遊外匯收入、對城市文化開放度的評價決定。

關於南京、杭州、武漢、成都綜合實力如何排序,還有更多討論

城市開放能級排名:武漢69.66>杭州68.07>成都67.39>65.62。四個城市同樣位居第三梯隊。

4、城市支撐能級指標

支撐能級進一步細分為交通基礎、信息網絡、基礎設施、生態環境指標。其中,交通基礎由公路通車裡程、城市道路面積、公交車運營數量決定;信息網絡由互聯網寬帶接入用戶數、移動電話年末用戶數決定;基礎設施由萬人擁有醫生數、萬人擁有病床數、教育支出佔財政支出的比重、對城市基礎設施/公共服務便利度的評價決定;生態環境由城市綠化覆蓋率、空氣質量綜合指數、對宜居程度的評價、對生態環境質量的評價決定。

關於南京、杭州、武漢、成都綜合實力如何排序,還有更多討論

城市支撐能級排名:杭州78.55>成都77.12>南京75.26>武漢74.54。四個城市同樣位居第三梯隊。

二線最強四大城市南京、杭州、武漢、成都綜合實力怎麼排?更多討論,可見悟空問答https://www.wukong.com/question/6415545661273407746/

關於南京、杭州、武漢、成都綜合實力如何排序,還有更多討論

關於南京、杭州、武漢、成都綜合實力如何排序,還有更多討論

關於南京、杭州、武漢、成都綜合實力如何排序,還有更多討論

武漢

關於南京、杭州、武漢、成都綜合實力如何排序,還有更多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