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我们仍然需要比运-20更大的战略运输机

如今我们已经拥有了运-20和伊尔-76这样的战略运输机,我军的战略投送能力达到了空前的水平。除了战略运输机外,我军还拥有以运-9为代表的战术运输机与运-20形成高低搭配,共同完成我军运输投送任务。但纵观美俄两国空中运输体系,目前我军仍然存在某些短板,其中之一就是我军缺少比运-20运载能力更强的重型战略运输机,今天我们就以美军现役的C-5和C-17为例,谈一谈战略运输机和重型战略运输机。

对比美军C-5和C-17|未来我们仍然需要比运-20更大的战略运输机

(C-5M战略运输机)

什么是战略运输机?

战略运输机顾名思义其最大的特点就是装的多,飞的远。我们以美军的C-17为例,作为典型的战略运输机,C-17算是同级别中性能最好的,也是经历过实战检验的。其性能优势基本代表了同级别运输机的标杆。首先就是强大的运载能力,最大载荷达到了77吨左右,货舱尺寸为货舱宽度为5.49米,长26.82米,高4.11米。

对比美军C-5和C-17|未来我们仍然需要比运-20更大的战略运输机

(C-17货舱内部)

这样的货舱尺寸是什么概念?美国陆军的吉普车可以三辆并排开进C-17的货舱,轻松装进三架AH-64武装直升机,同时运载一辆重达62吨的美军M1A2主战坦克到全球任何一个角落也不在话下。

对比美军C-5和C-17|未来我们仍然需要比运-20更大的战略运输机

上世纪80年代热衷于推演的美军在一次推演过程中发现,一旦以苏联为首的华约大规模入侵欧洲他国也就是欧洲爆发大规模战争时,为了满足战争需求,美军日均要向欧洲运送超过9.6万吨的装备人员以及物资。但以当时美军的投送能力最多一天只能运送约6.6万吨,尤其是面对苏联的钢铁洪流时,欧洲各国的机场很难满足美军当时大型运输机的起降需求,所以研制一款载重大且具备短距起降能力的运输机迫在眉睫,这就有了我们后来所熟知的C-17。(美国人受迫害妄想症的产物)

对比美军C-5和C-17|未来我们仍然需要比运-20更大的战略运输机

采用了大型运输机普遍的上单翼翼下吊装双发以及T形垂尾的设计,增大升力的同时使得发动机能够尽量远离地面减少吸入异物的风险,也保证了货舱的连续性。为了同时适应战略运输任务和战术运输任务,工程师可以说在C-17身上下足了功夫,其双缝襟翼的引流作用将发动机的尾流引向一个下偏角度,满足了C-17对短距起降的要求。

其主起落架左右各有6个轮胎,可在长度仅为915米的简易跑道实现短距起飞,全世界的所有机场几乎都能满足C-17的起降需求。其自身发动机的反推力使得C-17能够自主实现180度转向。而且驾驶这架庞然大物仅需要三人,两名驾驶以及一名负责货物装卸的操作员。

对比美军C-5和C-17|未来我们仍然需要比运-20更大的战略运输机

(C-17驾驶舱)

除了运送装备以及货物外,C-17还可以搭载102名伞兵,在机舱中心线处以及机舱两侧装有可折叠的座椅供人员运输时使用。当然这么好的飞机不会只有美军一家用户,据统计至少6家外国空军装备了C-17其中就包括英国皇家空军以及印度、阿联酋等。而其中最奇葩的当属皇家空军,英国人采取租赁的方式获得了C-17的使用权,一旦这些飞机发生损坏(不论原因)就必须向波音支付一笔巨额赔偿。

笔者对C-17最深的印象就是在美国电影《变形金刚2》中,擎天柱被霸天虎所杀,男主为拯救擎天柱远赴埃及寻找矩阵。而不远万里将擎天柱从美国本土空投至埃及的正是美国空军的C-17。回想那时的场景,除了震撼于电影惊人的视效技术,更感慨美国人惊人的远距离投送能力。

对比美军C-5和C-17|未来我们仍然需要比运-20更大的战略运输机

(变形金刚2剧照)

除了执行军事物资人员任务外,C-17也经常执行一些后勤保障任务,比如每当美国总统有出访任务时,最先到达访问国的通常是两架C-17。由于美国总统在安保上的特殊需要,其只乘坐特制的陆军一号,也就是我们经常说到的野兽。除了野兽外各色其他安保车辆以及人员也有特殊需求,这些人员和装备当然不可能一起搭乘空军一号,都需要C-17将其提前运送到位。

对比美军C-5和C-17|未来我们仍然需要比运-20更大的战略运输机

(C-17正在运输美国总统的座驾)

重型战略运输机

说完了C-17我们再来说说美军目前载荷能力最强的C-5M超级银河运输机。C-5系列的起步时间较早,相比于C-17的战术与战略运输机相结合的路子不同,C-5则是一款不折不扣的战略运输机。上世纪60年代,美军将战争分为核大战,有限战争及特种作战三种形式。为了应对有限战争和核大战的爆发,美军需要一款更大的运输机,作为战时后勤保障运输的中流砥柱。在分析了俄罗斯安-22的基本数据后,美军决定新运输机的运载能力至少要在80吨以上,C-5系列就此诞生。

对比美军C-5和C-17|未来我们仍然需要比运-20更大的战略运输机

由于早期的C-5A小毛病不断,而且运载能力难以满足美军需求,导致洛马不得不对C-5进行升级改进,改进后的C-5M成为了名副其实的重型战略运输机。无论从运载能力还是体积上,C-5M都几乎比C-17大一倍。

C-5M翼展为67.89米、长75.3米、高19.3米,机身采用悬臂上单翼,机翼展弦比8.0。同样采用了上单翼T形垂尾的布局,配备了4台通用电气F-138-GE100涡扇发动机,每台5万磅额定推力,最大巡航速度超过940千米每小时。12个整体油箱满载油料重达166吨,相当于7个标准油罐车的载油量。

对比美军C-5和C-17|未来我们仍然需要比运-20更大的战略运输机

除了惊人的航程和载油量外,C-5M的运输能力也是十分可观的,相比于C-17,C-5M完全拥有双倍快乐。C-5M战略运输机货舱长43.8米、高4.11米、宽5.79米,拥有36个4 63L标准集装货盘,最大有效载荷127.46吨,相比C-5A增加了20%载荷。可分别满载装运2辆M1型坦克、6架AH-6、16辆重达三吨的军用卡车。除了装备运输,C-5M还可以运载270名全副武装的士兵,运力达到C-17的两倍之多。

与世界上主流重型战略运输机一样,C-5M的机头和后舱门均可向上打开,满足不同装备的运载需求,配备跪式起落架系统,在装载过程中,机头可下降最多3米左右,减小货物的装载难度,提高装载效率。

对比美军C-5和C-17|未来我们仍然需要比运-20更大的战略运输机

美国空军379远征联队

美国空军的379远征联队,是未来美国空军乃至整个美军未来战略战术发展的一个缩影。379远征联队具备远程打击和快速部署的能力,主要负责美军在阿富汗以及非洲之角的作战行动。下辖7个由不同种类机型组成的飞行中队,配备机型包括12架B-1B战略轰炸机、24架KC-135空中加油机、12架C-130H/J战术运输机、至少12架C-17战略运输机以及一些RC-135系列电子侦察机和战场监视机。

对比美军C-5和C-17|未来我们仍然需要比运-20更大的战略运输机

(KC-135加油机)

对比美军C-5和C-17|未来我们仍然需要比运-20更大的战略运输机

(B-1B枪骑兵)

虽然联队没有配备攻击机和战斗机,但一旦作战需要,379联队可随时编入战斗机中队,遂行各种打击任务。数目庞大的运输机,加油机以及各型电子战飞机的配置,使得379联队乃至整个美国空军拥有了具有空前后勤保障及战场信息支援能力的作战单位,恰恰说明了未来战争中,强大的后勤保障体系,仍然是打胜仗的关键。

我们仍然需要更大的运输机

虽然目前来看,C-17的出境频率要远大于C-5M,但这并不意味着C-5系列到了该退出历史舞台的时刻。如同民航客机一样,C-5M的4发配置无疑增大了运营成本,其飞行成本远远高于C-17。但出于军事角度考虑,像C-5M这样的运输怪兽并非鸡肋,一旦大规模战争爆发,C-5M仍旧是绝对的运输主力。由于现在基本处于和平稳定的状态,美军的作战行动也基本以小规模特种作战或局部热战为主,所以暂时用不上C-5M这么大的运力。俄罗斯同级别的重型战略运输机基本上能民用的都民用了,只保留了一小部分的安-124供俄军直接调配。

对比美军C-5和C-17|未来我们仍然需要比运-20更大的战略运输机

根据美军的《联合构想2020》,美军要具备在4天内向世界任何地方部署1个斯特赖克旅、5天内部署1个师、30天内部署5个师的投送能力。而这种惊人的快速部署能力全靠C-17是不够的,只有C-5M与其相互配合才能达到快速部署的效果。当然空中投送仅仅是美军战略输送的一部分,大规模的人员装备部署最后还是要依靠铁路以及航运集装箱来完成。

对比美军C-5和C-17|未来我们仍然需要比运-20更大的战略运输机

(C-5正在装载一架C-130运输机)

在著名的沙漠风暴和沙漠盾牌行动中,美军使用C-5和C-141运输机相互配合,在短短五天时间内向中东地区输送了5个飞行中队的120架战机,第82空降师的一个旅,空运量达到19.15亿吨,打了萨达姆一个措手不及。

在2002年的持久自由行动中,美军从美国本土将物资和军队运送至欧洲、中亚和中东地区中转基地,再和C-17运输机一起将物资和军队运送至伊拉克和阿富汗。虽然在整个运输过程中,C-5的飞行架次比C-17少了足足900架次,只占到了行动中各类型运输机总架次的约30%,但C-5的运输量却占到了总运量的近50%。在整个行动期间C-5比C-17多运送了11500余吨各类物资以及5300名作战人员。

对比美军C-5和C-17|未来我们仍然需要比运-20更大的战略运输机

在支持大规模军事行动的过程中,C-5正应了那句话“你大爷,永远是你大爷”。即便是成本过高,C-5强大的运载能力也令美军欲罢不能。毕竟与民航不同,不计成本的,快速的,出其不意的将军队快速部署到战区才是王道。

未来爆发大规模战争的可能性并非为0,我们仍然需要这种快速高效的重型运输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