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聚焦訴求解決 紮實為民解難

當廣西北海市民劉某拿到合浦縣某鎮政府部門拖欠自己22年之久的工程款28萬元時,高興不已。

去年,劉某向廣西壯族自治區信訪局反映自己被拖欠工程款一事,經自治區信訪局信件交辦,該鎮回覆劉某:“現在我鎮無法統籌安排一次性償還該筆債務。尚未償還的243073.1元,將從2018年起每年還款15000元給你。”

對於該鎮的回覆,自治區信訪局審核後,認為不符合結案要求,遂將該件退回北海市重辦。“劉某為了討要這筆錢,已經等了22年,現在又要讓他再等17年,這種處理方式顯然不合理!”自治區信訪局組織人員實地督辦協調後,合浦縣委決定該筆工程款由縣財政撥款解決,劉某終於全部拿回被拖欠的工程款。

合理合法表達訴求的多了,纏訪、鬧訪的少了;意見建議多了,投訴舉報少了;辦理時間縮短了,群眾滿意率上升了……

這是廣西信訪工作人員切身感受到的一些變化。近年來,廣西深入貫徹中央關於創新群眾工作方法解決信訪突出問題的意見,全力打造陽光信訪、責任信訪、法治信訪,有效解決和化解了一大批事關群眾切身利益的信訪問題,為八桂大地經濟社會發展營造了穩定和諧的社會環境。

“陽光信訪”讓群眾訴求更便捷

“我父親是山東人,已去世並註銷戶籍,我母親是河池人,我和弟弟到現在都沒有戶口和身份證。”2018年3月6日,居住在天津市的張偉在廣西信訪網的“網上信訪”專欄反映,他們曾向河池市遞交過落戶申請材料,但當地以其不在廣西居住為由,不予落戶。

接到訴求後,自治區信訪局立即與公安部門溝通了解,並將辦理流程詳細告知張偉。不久,當地公安機關即為張偉姐弟辦理了戶口落戶及居民身份證手續。

“信訪網上投,事項網上辦,結果網上評,問題網上督,形勢網上判。”這是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廣西全力打造的網上信訪新模式,目的就是為群眾打造線上“跑腿”平臺,讓群眾足不出戶就能解除心中疑惑,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近年來,廣西全區網上信訪發展歷程蹄疾步穩:2014年,廣西信訪公共信息管理與服務平臺開建;2015年,廣西網上信訪信息系統正式上線,實現了信訪形式、工作過程、工作範圍全覆蓋;2017年,建成信訪大數據平臺、社會治理預警預測綜合分析系統、網絡輿情分析系統、地理空間信訪平臺、網上信訪信息系統、移動信訪平臺、全區信訪OA系統、信訪在線學習平臺、績效管理平臺、視頻信訪服務平臺等10個項目,形成“互聯網+信訪”工作格局,為信訪群眾提供“功能全、服務廣、一站式”的綜合服務,為“陽光信訪”新模式提供了技術保障和支撐。

“‘陽光信訪’建設要讓群眾看得見、聽得到、用得好。”自治區信訪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如今,廣西已搭建集投訴、查詢、跟蹤、監督、評價於一體的信訪綜合業務平臺。全區共有162個信訪部門、8015個有權處理機關工作機構,以及9887個工作崗位互聯互通使用該平臺開展業務,實現了自治區、市、縣(市、區)、鄉鎮(街道)四級信訪工作機構及自治區、市、縣(市、區)各職能部門信訪工作機構縱到底、橫到邊的全覆蓋。

“我們還開通微信、手機客戶端等投訴平臺,全面放開網上投訴受理內容。”該負責人介紹,目前,廣西所有的設區市、縣(市、區),以及六成鄉鎮(街道)、村(社區)都建立了網上信訪窗口和網上信訪志願者隊伍。網絡正成為信訪主渠道,群眾訴求表達更加暢通方便快捷。

2018年,廣西受理網上信訪訴求超過廣西信訪總量的一半。對這些網上信訪訴求,廣西信訪部門及時受理率99.9%;有權處理機關及時受理率97%,按期辦結率93.4%。對信訪部門評價滿意率90.4%(不包含未評價信訪件),參評率75.8%;對有權處理機關評價滿意率80.8%(不包含未評價信訪件),參評率61%。

“責任信訪”讓問題解決更高效

信訪改革啟動以來,廣西強化屬地責任,打造“責任信訪”,以多種督辦方式,有效推動小孩讀書、戶口落戶、危房改造、養老保險、拖欠民工工資、環保問題、扶貧問題、新官不理舊賬等十六個方面的問題,對滿意度件和交辦件“一盯到底”,並加大回訪工作力度,督促各責任單位因案施策,積極解決問題。對不符合結案要求的一律退回重辦,做到“案清事明”“案結心結”同步解,不讓任何一件沒有得到解決的群眾合理訴求草率結案。

南寧市張某某來信反映,2011年11月13日,象州縣某鎮政府與廣西某科技有限公司簽訂“象州縣某項目投資建設回購合同”,該項目於2012年5月開始建設,2013年3月該項目正式投入使用。正常經營數月後,該項目工作人員需要技術培訓,又因財政緊缺,該公司代鎮政府發放幾個月工資。2015年由於政府政策調整,導致該項目被迫停止運行,後多次與政府協商無果。懇請有關部門督促解決該鎮政府與該公司簽訂的投資建設回購合同約定事項,涉及金額619萬元。

自治區信訪局交辦來賓市辦理,象州縣某鎮政府回覆“我鎮已配合縣相關部門把項目相關材料報審計局審計,待審計結果出來後由相關部門給予賠償”。為推動解決信訪人的訴求,自治區信訪局組成專項督查組到實地督查督辦,召開相關部門協調會後,象州縣於2018年3月12日召開十七屆人民政府第20次常務會議:同意對象州縣某項目按現狀進行回購,回購金額為340萬元整。該鎮於2018年7月與該公司法人代表張某某簽訂了回購協議,並在協議時間內支付了回購款。經多方努力,信訪人的訴求得到了妥善解決,並於2018年9月3日簽訂了息訴罷訪承諾書。

信訪部門除了協調有關部門推動信訪問題解決、化解矛盾糾紛之外,還有一項重要的工作——人民意見建議徵集,全區信訪部門主動彙集各類民見,積極促成意見建議轉化為政策措施。

2018年6月,廣西凱利農業有限公司來信反映該公司建設糖料蔗“雙高”基地遇到的問題。經信訪部門溝通協調,自治區糖業發展辦公室召開專題會議和研究,深入一線走訪調研,形成專題報告,將現行的自治區相關補助資金標準和管理辦法上報國家相關部委備案,結合廣西實際編制出臺了《廣西甘蔗種業產業化發展規劃》,加大對甘蔗品種研發的扶持力度,支持糖業集團、“雙高”核心基地縣建設良種繁育基地,解決蔗區種源和良種種植的問題。

據介紹,2016年以來,自治區信訪局共接收處理群眾來信、網上投訴意見建議類事項8701件,職能部門採納率達94.2%,有效促推意見建議轉化為政策措施33件,在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等各個領域的發展建設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法治信訪”讓權益維護更權威

2017年8月,自治區信訪局選聘了80名各行業各領域的專家學者以及黨代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組成信訪事項第三方專家庫,旨在創新多元化解矛盾機制工作方法,推進基層民主政治建設,促進依法行政。

2018年上半年,又有6名有資質的心理諮詢師“入庫”,自治區本級第三方專家庫擴充至86人,工作的深度和廣度進一步增強。

2018年6月,某市蒙某來信反映其報考的公務員崗位被某市某機構取消了,導致他不能順利進入公務員崗位,要求某市人社局撤銷該決定,並給予入職、賠償及追究相關人責任。

接到蒙某來信後,自治區人民信訪事項複查複核委員會同志按程序、按實體內容的分類對信件進行審查。經與律師交洽並商討後,判定該信訪事項不屬於信訪事項複查複核申請範圍,而是屬於“依法應當通過訴訟、仲裁、行政複議等法定途徑解決的”事項,自治區某廳不應作出信訪事項複查意見書答覆信訪人。本著審查糾錯的原則,自治區人民信訪事項複查複核委員會決定撤銷自治區某廳作出的複查意見書,引導信訪人走法律途徑解決問題。

2018年12月,廣西信訪心理服務與研究協同中心在自治區信訪局掛牌成立,協同中心開創了全國信訪心理服務與研究工作的先河,承接信訪人員的心理疏導和心理諮詢任務,實現案結心結同步解、不反覆。

“信訪工作只有在法治軌道上秉持法治方式,才能充分發揮好職能作用,更好地發揮作為社會‘減壓閥’‘穩定器’的作用。”自治區信訪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去年,廣西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信訪法治化建設的實施意見,標誌著廣西信訪工作納入了法治軌道,形成了與時代特徵、法治要求、群眾期待同頻共振的法治建設新格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