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疑似感染,一個離異女人被困武漢14天的心路歷程


故事:疑似感染,一個離異女人被困武漢14天的心路歷程

原創插圖:喵喵夏,講述:吳淡,女,35歲

PS:前一篇的文章,有很多人沒看吧,可以點標題閱讀:


01


我今年35歲,荊州人。

在武漢讀的大學,之後留在這裡工作,然後結婚生子,直至離異,獨自生活。


這裡記錄著我的青春歲月,我的悲歡離合,這裡就像我的第二故鄉,有我的家,我的朋友,還有我最愛的兒子。

我從沒想過,武漢有一天會被病毒圍困,淪為危城。

時間回到1月20日(臘月二十六)。

公司正式放假,我睡到自然醒。

原計劃下午開車去接兒子,晚上和同事一起吃年飯,第二天再回荊州老家過年。

然而,我發現身體有點不對勁:頭重腳輕、嗓子疼、咳嗽。

自1月18日,鍾南山公佈“新冠病毒性肺炎明確人傳人”後,各種負面消息鋪天蓋地。

我咳得有些厲害,心裡直髮虛。


02


在網上搜索了新冠狀病毒肺炎感染症狀後,除了發燒,我的症狀基本都吻合。

那會,專家的建議是,疑似患者在家隔離,觀察體溫,和血氧飽和度。

我的大腦一片空白。

我強迫自己冷靜,然後給最好的閨蜜打電話,她是醫生。

在她的建議下,我火速下單了一臺指壓式血氧飽和儀。

閨蜜讓我先不要去醫院,也不要出門,就在家自己測量,有問題隨時聯繫她。

只有親歷過,你才會知道,等待命運的宣判是一件多麼殘酷的事情。


03


其實,從19號開始,我就膽戰心驚。

因為18號晚上,我去了位於市中心的一家名發世家弄頭髮。

那裡的人摩肩接踵,沒有人戴口罩。

給我洗頭的小哥,不停地咳嗽。

我當時還問他,是不是病了。

他說,還好,就是太累了。

唯一值得安慰的是,他戴了口罩。

應該說,在19號之前,武漢人跟全國人民一樣,對新冠狀病毒的可怕一無所知。

大家和從前一樣,開開心心地做著年前準備,女人們忙著美容美髮,想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好在過年的時候參加各種聚會。

那樣的全城“裸奔”,如今想起,心有餘悸,甚至感覺荒唐。


04


隨著咳嗽的加劇,我的心口也隱隱作痛。

我強行寬慰自己,應該不會那麼倒黴。

儘管如此,我還是準備做最壞的打算。

我給前夫打電話,簡單說了自己的情況,他也很緊張,不停地安慰我。

因為情緒很糟,我不想和他深談太多,於是將話題轉移到兒子身上。


兒子一直在補課,我們已經半個月沒見面,他一直數著日子盼著我接他。


05


果然,聽到我不能去接他,兒子立刻哭了:“媽媽,我已經14天沒見你了,我現在就很想你。”

不能時時陪在他身邊,是我心裡最大的痛處,我的眼眶也溼了。

但我只能耐心地跟他解釋:“媽媽感冒了,怕傳染給你,你忘了,你們學校之前還因為流感停了課。”

“媽媽,你是感染了那種很厲害的病毒嗎?”他突然問,“電視裡讓大家不要出門。”

我一時語塞,只能說:“不是,媽媽就是感冒了。”

他突然長舒了一口氣,說:“哦,不是就好,那你乖乖在家養病,好了之後,馬上來接我。”

“好!”我認真地允諾。

事實證明,一個人內心有了牽掛,也就有了無限的生命力。

危機時刻,牽掛會將你的信念從“我想活著”切換到“我必須活著。”


06


掛斷電話,我陷入到深深的後悔和自責中。

我為什麼要臭美去弄頭髮?為什麼一點警惕性都沒有?如果沒有發生這一切該多好!

這樣的自責讓我的情緒糟糕到極點。

但我還是打起精神,給老闆彙報了自己的情況。

老闆聽後大吃一驚,叮囑我好好照顧自己,有問題隨時聯繫。

半小時後,他在工作群裡宣佈:取消年飯,大家節後再聚。


07


接下來,我決定不回老家了,獨自留在武漢過年。

我媽一聽就炸了:“那不行,你一個人,萬一有什麼事,給你弄口吃的人都沒有,你別說了,趕緊回來,不管怎麼樣,一家人在一起有個照應。”

我一口回絕了:“不行,這病年輕人還能扛過去,老人感染了不得了,再說,家裡還有楚楚。”

楚楚是我弟弟的女兒,我媽一手帶大的,是她的寶貝疙瘩。

聽到這裡,我媽果然遲疑了。

我趕緊說:“現在情況特殊,保險起見,我就不回去了。”

“那你吃的夠不夠啊?我還給你準備了臘魚臘肉,這怎麼搞?我讓你弟去問下,看現在還發不發快遞。”

我連忙跟她說不用:“超市不關門,我去買點就行。”


08


處理完這些事,我清點了家裡的物資。

之前的計劃是回去過年,因此家裡沒有多餘食物,幸運的是,居然還有兩盒去年買的3M防霧霾口罩。

我猶豫著如何出門備糧,這種時候,要杜絕被傳染,更要防止傳染別人。


我找出帽子和手套,口罩戴了雙層,然後戴上墨鏡,很怪異的出了門。

出門才知道,大街上像我這樣裝束的人很多,一夜之間,大家都提高了警惕。

小區裡的超市依然開著,裡面人不算多,我所住的小區百分之八十是外來人口,很多人早早就回老家了。

我買了滿滿一車蛋、肉、水果和蔬菜,之後,又去了旁邊的藥店。

不出所料,口罩早斷貨了,連板藍根、蓮花清瘟膠囊也沒了,我只買到了兩盒酒精棉片,和兩瓶雪梨膏。

將這些物資搬回家,我累出一身汗,但心裡安定很多。

正所謂手有餘糧,心裡不慌,非常時期,尤其需要物資和精神的雙重保障。


這些都是我的救命物資

故事:疑似感染,一個離異女人被困武漢14天的心路歷程


09


1月23日凌晨兩點。

處於失眠狀態,瘋狂刷屏的我,突然收到“全市離漢通道關閉”的通知。

武漢封城了!

雖然我已經做了留守武漢的決定,但是,這個消息一出,我心裡防線瞬間崩潰。

我第一次真切地意識到,疫情比我想象得更嚴重。

與世隔絕,絕不浪漫。

獨自坐在空蕩蕩的房間裡,我默默流淚。

我一直覺得自己已經足夠堅強,堅強到一個人可以面對生活的風風雨雨,可是,那一刻,我承認了自己的脆弱。

封城,意味著孤立無援,疑似感染,預示著情況隨時惡變。

接下來,無論是好是壞,是生是死,我都要一個人面對。


10


那天,我不知道自己是怎麼睡著的。

醒來才發現,手機已經斷電關機了。

剛充上電,手機就滴滴響個不停,幾十個未接電話和微信提示彈出來。

電話是我媽、我弟,還有我兒子打的,微信則來自醫生閨蜜的問詢。

回撥我媽的電話時,才響了一聲,她就接了。

她劈頭就罵:“你怎麼回事,為什麼要關機?我們都快急死了,你知不知道?武漢封城了,你知道嗎?”

我的耳朵震得發麻。


11


我媽從來都不是一個會正向表達情感的人,她習慣將自己的關心和擔憂用這種責罵的方式吼出來。

我心裡苦笑,我當然知道。

不過,我還是安慰她:“沒關係的,反正我也不出門,就待在家裡。”

“我聽說,現在只是火車和客車停了,高速還能走,要不,你自己開車回來!”

“不行,我現在這種情況,不能回家,不能傳染你們。”

“算了算了,你愛咋地咋地”她突然發起脾氣來,“反正我說什麼你都不會聽。”

談話不歡而散。


12


我的確不是一個聽話的孩子。

當年,她讓我讀理,我偏讀文;她讓我考英語專業,我偏讀中文;她看不上我前夫,我偏嫁了;鬧離婚時,她不同意我離,甚至放話不會幫我帶小孩,我還是離了。

但,因為孤立無援,我沒能爭取到兒子的撫養權。

這是我心裡的一個死結。

後來,當我一心撲在工作上時,她催促我趁年輕重新找個男人,我還是沒聽。

從小到大,我沒有一件事隨她意。

我何嘗不知道,她每一次反對,都是出於一個母親的愛。

她希望我選擇好的專業,以後的路更順;她不支持我要孩子,是怕我不好再婚……

偏偏,我也是一個心熱嘴硬,不懂表達的人。


13


依循舊例,我在微信上給媽媽轉了5000塊錢。

一年到頭,我很少回家,給錢,是我表達愧疚的一種方式。

這次,她卻遲遲沒收。

我打電話提醒她,她突然哽咽著說:“我不要你的錢,我只想你好好的。”

我哭了。

在這樣特殊的時刻,她似乎也變得格外柔軟。

我暗下決心,等這次疫情消退,一定要回家。

也許我沒辦法跟她說掏心掏肺的話,但是,我會陪她逛逛街,走走親戚,她大聲衝我嚷嚷時,我就衝她笑笑。

世事無常,陪伴這種事,真的不能等,這場隔離,也是親子關係的一場整理。

如果從前並沒有那麼舒適,是時候換個姿態相處,如果人生註定充滿遺憾,那麼,就儘量讓它少一些。


每天打卡,一個都不能少

故事:疑似感染,一個離異女人被困武漢14天的心路歷程


14


和媽媽結束通話,我又打給兒子。

兒子氣鼓鼓地說:“媽媽,你以後不許再關機!”

然後,他告訴我,爸爸說了這個春節哪裡都不能去,只能待在家裡。

他很不開心,說:“都怪這破病毒,害我見不到你。”

我和前夫雖然離婚了,但因為孩子,我們保持著相對友好的關係。

每個週末我都會接兒子過來住,節假日也往往在我這裡。

我們母子的確很少超過一週不見面的。

我只能安慰他:“所以我們要打敗病毒,不能被病毒打敗,現在病毒把我們每個人的身體當成傳播工具,我們不能讓它得逞,如果我們都不出門,它就沒辦法傳播了。”

在媽媽面前,我尚能以無厘頭的方式撒嬌,而在兒子面前,我秒變母獸,勇敢樂觀理性。


15


除夕夜,我給自己燉了一鍋羊湯。

然後,瘋狂地刷各種新聞,根本無心看春晚。

晚上十點,兒子打來電話。

他像小大人似的交待我:“今年我們不能像以前那樣守歲了,要早點睡,這樣才能養好身體,戰勝病毒。”

這兩天,我被各種信息狂轟亂炸到頭皮發麻,身體狀況時好時壞,只得不停給自己做心理建設,又不停崩潰。

這次,我索性聽兒子的,關機睡覺。

當無能為力時,還有最後一招,那就是順其自然,聽天由命。


16


1月25日,大年初一。

早上起來量體溫,37度3。

我的心一涼。

昨天喝了雪梨膏後,咳嗽有所減輕,我還暗自竊喜,沒想到今天又遭遇暴擊。

躺在床上,我第一次認真地想,萬一真有個好歹,該怎麼辦?幸虧兒子安全,前夫也靠得住,我不用太擔心。

我反而擔心家裡那隻和我相依為命的貓,萬一我被送去醫院,它很可能會餓死。


我知道,你也渴望外面的世界

故事:疑似感染,一個離異女人被困武漢14天的心路歷程

這種想法不能跟家人說,怕嚇著他們,也怕他們說我矯情。

我撥通閨蜜的電話,跟她說了我身體的情況,然後開始交待:“萬一我有什麼事,你答應我,一定要收養我的貓。”

她鄭重地允諾:“好!”

反應過來後,她呸了一口,道:“你說的什麼鬼話,呸呸呸!我跟你說,你這就是普通感冒,要是真被感染了,情況早不是這樣了,你不要自己嚇自己。”

我苦笑道:“我就是先安排一下,我所有的證件都在書房,靠窗的那個書櫃裡,待會我會把密碼也寫好,放在一起,萬一有什麼事,你幫我處理,反正,所有財產,一半給爹媽,一半給兒子。”

閨蜜說:“你給我閉嘴,現在就給我滾到床上去,狂喝水,去睡覺,然後再給我報體溫。”

後事都安頓好了,內心反倒輕快了不少。

接下來要做的,就是好好活。

這是不是也算一種視死如歸。


17


這一覺,我睡到傍晚。

頭還是昏昏沉沉,量了一下體溫,36度8,安全。

給閨蜜報體溫時,我眼淚都出來了。

這之後,我的體溫一直正常,而且隨著兩瓶雪梨膏的見底,咳嗽也在緩解。

我慢慢確認,自己可能真的只是普通感冒。

直到初三,所有症狀全部消失,我自我排除了感染的可能性。

我將這個好消息第一時間告訴給了父母、兒子和閨蜜。

因為,到目前為止,只有他們知道我這個情況。

我媽說:“阿彌陀佛,我就說我們家的人會有菩薩保佑的。”

兒子說:“我就知道沒事。”

閨蜜說:“沒事就好,萬一有事,你還有我!”

這場自我戰役,在別人看來,有驚無險,但只有我自己知道,這是一個人的劫後餘生。


18


也是這天下午,我的指壓式血氧飽和儀終於到了。

快遞員留言:給你放豐巢櫃了,特殊時期,自取。

越不出門的人,就越怕出門。

我已經整整一週沒有出過門了。

我慶幸自己趕時髦買了臺廚餘處理器,這樣可以處理我的溼垃圾,剩下的幹垃圾我存放在陽臺上的紙箱裡,基本不用出去。

我給自己做了半小時的心理建設,最終,穿上帶帽子的舊外套,口罩,一次性手套,和鞋套,順便將幹垃圾也帶了出去。

出門前,我還擔心在電梯裡遇到人,但是我多慮了。

左鄰右舍安安靜靜,甚至整棟樓都安安靜靜。

從單元樓走到大門附近的豐巢櫃還有些距離,路上一個人也沒有。

取完快遞往回走的時候,我終於遠遠地看到,一位戴著口罩正打掃清潔的大爺。

然而,我還是繞開了大爺,從另外一條路走了。

我覺得,此時此刻,避開才是最好的尊重和保護。


19


1月28日初四,我的身體恢復了正常,心情卻越來越沉重。

網上各式各樣的消息,讓人內心遭受衝擊。


真的,也許有人覺得,只要自己和家人是安全的,其他事情就是新聞。


可是,此時此刻,困在這座城裡,我沒辦法置身事外。

直到,有個外地的朋友在微信上諮詢我,如何才能把物資運到武漢,我才知道,有許多普普通通的人,已經投入到求援武漢的行動中去了。

與其困坐愁城,怨天尤人,不如出一份力,做一點事。

為了幫助朋友聯繫物流渠道,我加入了本地幾個個人組織的公益援助群。

因此,我也有幸見識到了一支龐大的志願者隊伍。

他們當中,有人負責聯繫醫療物資的貨源,有人負責運輸,還有一些車主,承擔了接送返城醫護人員的工作。

這些人就像一根根毛細血管,不眠不休地為這個暫時休克的城市,輸送著珍貴的血液和養分。


他們是普通人,也是最可愛的人

故事:疑似感染,一個離異女人被困武漢14天的心路歷程


20


因為還在自我隔離,我只能做一些整理數據、收集信息等線上工作。

但是,跟他們在一起工作的每一天,我的心都被感動激盪著。

志願者團隊裡的人來自各行各業。

貨車司機、公司文員、培訓機構的老師、健身教練、公司老總、大學教授、媒體工作者。

風平浪靜時,他們在這個城市裡過著屬於自己的平凡生活。

當暴風雨來臨,他們秒變戰士。

大家素昩平生地集結,以一己之力療愈危城。

有位接送醫護人員的大哥,已經連續工作了一週,怕家人有被感染的風險,他在酒店開了一間房,從初一開始再沒回過家。

他說:“我能做的有限,但多接一個醫生回來,戰場上就多一個戰士。”

還有個鄰居,被感染後,在業主群裡說的話讓人淚目:“各位鄰居朋友,我是4棟1單元被感染的業主,我是醫院護士,是在醫院被感染的,一直沒有回家,已經住院十幾天了,所以大家不用太過恐慌,給整個4棟帶來不便,非常抱歉。”


21


武漢封城已經半個月了,我的隔離期也結束了。


可是,這場疫情還沒結束。

生活在這座城市裡的人,每天都有悲傷的事情發生,當然,每天也都有讓人振奮的消息。

火神山已經交付使用,方艙醫院正在建設,新型肺炎求助通道開啟……

好消息一個一個傳來,給了我們莫大的希望和鼓舞。

歷史上,數次大規模的傳染病曾改變過人類的歷史。

我想,這樣的改變也會大概率體現在我們每個普通人身上。

比如,不隨便吐痰,不當著人咳嗽、打噴嚏,勤洗手,拒絕野生動物買賣……


這些行為或許會成為某種基因,根植在武漢人的行為裡。

兒子打電話和我說:“媽媽,我以後不當遊戲專家了,我要當研究病毒的科學家,這樣我可以第一時間殺死病毒。”


兒子每天給我發各種強身健體的信息

還規定我必須看完

故事:疑似感染,一個離異女人被困武漢14天的心路歷程


22


你看,生活就是這樣,在絕望中生出希望,讓你在痛哭之後,又會逗你笑出來。

至於我自己,雖然被孤零零地隔離在武漢,卻覺得與家人朋友們的心貼得更近了。

當然,經此一事,我也開始考慮,未來是不是要分出一些精力,去重新經營一段感情。

畢竟,當生活中的驚濤駭浪來襲時,還有一雙我可以牽住的手,或一雙可以牽住我的手。


我相信,我的感情和這座城市一樣,只是按下了暫停鍵,終有一天會重新按下播放鍵。


武漢莫慌,我們等你!

我也等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