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衡》第二十五卷│詰術篇第七十四(4)


《論衡》第二十五卷│詰術篇第七十四(4)

【原文之四】

五音之家,用口調姓名及字,用姓定其名,用名正其字。口有張歙,聲有外內,以定五音宮商之實。夫人之有姓者,用稟於天,天得五行之氣為姓邪?以口張歙聲外內為姓也?如以本所稟於天者為姓,若五穀萬物稟氣矣,何故用張口歙、聲內外定正之乎?古者因生以賜姓,因其所生賜之姓也。若夏吞薏苡而生,則姓苡氏;商吞燕子而生,則姓為子氏;周履大人跡,則姬氏。其立名也,以信、以義、以像、以假、以類。以生名為信,若魯公子友生,文在其手曰“友”也。以德名為義,若文王為昌、武王為發也。以類名為像,若孔子名丘也。取於物為假,若宋公名杵臼也。取於父為類,有似類於父也。其立字也,展名取同義,名賜字子貢,名予字於我。其立姓則以本所生,置名則以信、義、像、假、類,字則展名取同義,不用口張歙、外內。調宮商之義為五音術,何據見而用?古者有本姓,有氏姓。陶氏、田氏,事之氏姓也;上官氏、司馬氏,吏之氏姓也;孟氏、仲氏,王父字之氏姓也。氏姓有三:事乎、吏乎、王父字乎?以本姓則用所生,以氏姓則用事、吏、王父字,用口張歙調姓之義何居?匈奴之俗,有名無姓字,無與相調諧,自以壽命終,禍福何在?禮,買妾不知其姓則卜之。不知者,不知本姓也。夫妾必有父母家姓,然而必卜之者,父母姓轉易失實,禮重取同姓,故必卜之。姓徒用口調諧姓族,則禮買妾何故卜之!

《論衡》第二十五卷│詰術篇第七十四(4)


《論衡》第二十五卷│詰術篇第七十四(4)


《論衡》第二十五卷│詰術篇第七十四(4)

【字詞】

1、五音之家:指宣揚五音相配或禁忌的人

2、歙:( xī)吸氣或通過呼吸吸入;通"翕"。收縮,斂息

【拙解】

五音之家,用字的發音協調人的姓、名和字,根據姓的發音選定名,按照名的發音確定字。發音時口有張合,聲音有外有內,以其確定五音的具體發音。人有姓,是稟受於天,由天而受五行之氣得其姓?還是以口的張合和聲音的內外確定其姓?如果是以原本所稟承於天的氣確定其姓,就如五穀萬物稟承自然之氣,為何還要用口的張合、聲音的內外來確定姓呢?古人按照人的出生賜姓,是根據其出生的情況賜予其姓。例如夏禹是因其母吞食薏苡懷孕而生,便以苡為姓;商祖契因其母吞食燕卵懷孕而生,便以子為姓;周祖棄因其母踏入巨人足跡懷孕而生,便以姬為姓。取名,是按照信、義、像、假、類等情況而定。以出生時的特徵取名為信,如魯公子友出生時,其手上有“友”字。以德取名為義,如周文王取名昌、周武王取名發。以相類事物取名為像,例如孔子取名丘。借物取名為假,例如宋昭公取名杵臼。取名依其與父類似者為類,是有類似於其父之處。取立表字,是解其名而取同義,端木名賜字子貢,宰名予字於我。人得姓是依其原本出生的情況,取名則依信、義、像、假、類,立表字則解其名而取同義,並非是根據口之張合、發音的內外。以宮商等五音發音的道理而形成的五音術,有何依據可知其可以信用?古時有本姓,有氏姓。陶氏、田氏,依其從事之業為氏姓;上官氏、司馬氏,是依官吏之職為氏姓也;孟氏、仲氏,依其祖父的字為氏姓。氏姓來源有三種:從事之業、官職之名、祖父之字?人的本姓則依照出生時的情形而定,人的氏姓則採用從事之業、官職之名、祖父之字,那麼按照口的張合調整姓的道理又在何處?匈奴的習俗,有名而無姓和字,便沒有可相調整的,也自是享其壽命至終,禍福又在何處?依禮,買妾如不知其姓則占卜其姓。不知,就是不知其原本之姓。妾必定有其父母家姓,然而一定要占卜其姓,父母之姓則被轉變而失實,依禮則將娶同姓之女看作為很嚴重的事,故而必須進行占卜。如果僅依據發音對姓族進行調整,那麼依禮之說買妾何故要占卜妾之姓!

【小議】

五音源於五聲,而後五音配屬於五行,呂尚在其軍事著作《六韜》中將五音配合五行用以察驗敵情。而此文中所說的“五音之家”,將角、徵、宮、商、羽五音用作人的姓、名、字調諧的依據,用以說人的姓名錶字的吉凶禁忌。上古時期,人的稱呼很簡單,或許並沒有什麼特別的意思,隨著文字產生以及人類文明的進步,漸而有了人的姓、名和字,人的本姓大多隨其祖輩,也有的人因故改成了他姓,但無論怎樣,姓的本身並沒有其他特殊的含義。名,是一種稱謂,或許其中包含有父母的感觸或期許之意,而所謂的姓與名應依“五音”相調的說法,只是在社會上出現了“五音之家”後才出現的。“禮,買妾不知其姓則卜之”,用現代人的話講,這是“五音之家”與“佔匠卜工”聯手炒作出來的東西,甚是荒唐。夏吞薏苡而生禹、商吞燕子而生契、周履大人跡而生棄,這些都是出自先秦的玄幻故事,早已無人信其實,而“用口調姓名及字”的“五音之家”說辭,更無道理可言,東漢王充的《論衡》詰術篇已然盡揭其不實。


王充(公元27年-97年),字仲任,東漢時期思想家,唯物主義者。

《論衡》共三十卷,八十五篇,其中《招致》篇僅存篇目,實存八十四篇,是東漢思想家王充重要的唯物主義著作,展示了一定的唯物主義思想,但也包含了一些重“命”思想。《論衡》的出現,在中華歷史文化發展進程中的地位是不可忽視的。由於作者身處的時代使其世界觀存在一定的侷限性,但並不影響其著作的歷史重要性。

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是研究和對待歷史經典和思想文化的科學態度。中華文化博大精深,諸子百家各有千秋。品讀國學經典,從中汲取有益養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