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運六氣為何是五和六而不是其他?論數字的起源

數術是中國哲學的一個衍生產品,事實上也是中國科技史上的核心內容。中國的數術與西方的幾何數學有類似的作用。比如,在整個數中,從1到10,都有他的特殊含義,每個數都代表著一個特定的含義。

按照西方的觀念,數是人類對於時間的抽象,所以數其實是具有時間性的,正是因為這樣,所以現代西方人非常注重數學,也非常重視時間,一部《時間簡史》火了30年,也以此為基礎來解釋整個宇宙的很多現象。

但是,中國哲學則認為數屬於象的附屬品,是在有了象之後,才有數。所以自古以來就有“結繩而治”的傳說,結繩而治所代表的就是以數字作為物象的方法的運用。而在此基礎上,也兼顧了數的時間性。所以,數在中國文字中,一是表象的,比如一二三等數字,一是表時間的,比如四五六七等數字。

五運六氣為何是五和六而不是其他?論數字的起源

一代表道

可能大家對於一的理解,第一個想到的就是《老子》的“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人得一以為天下王”,一又代表著道,所謂“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所以大家對一的理解是非常深刻的。

一直以來,中國文化的觀念都認為道與術是有區別的,所謂的道是無形無相的,而術是可以具體把握的。但是,並不是說道術之間就存在一個不可逾越的鴻溝,比如一就是道與術之間的溝通紐帶。

西方哲學一直在討論一個話題,那就是所謂的一與多的關係,所謂的一就是普遍性,事物的規律性,而所謂的多就是個性,多樣性,多樣性與統一性之間存在著必然的聯繫,所以一與多之間存在著必然的聯繫。

中國將一作為道與術的鏈接紐帶,其實非常具有先見性。《說文解字》說“ 惟初太始,道立於一,造分天地,化成萬物”,一為天地之始,其實這就上升到了時空觀念了。記得有一次跟朋友討論時空的有限性與無限性,時空到底怎麼確定其開始和結束?

如果非得給時空一個開始和結束,那麼就會鑽進霍金等的宇宙觀念中。事實上,時間與空間的絕對性和相對性問題是一個無解的。時間可以有開始,空間可以有開始麼?

中國的哲學賦予宇宙的開始與結束,都是道,也就是一。而一到底是有限性,還是無限性?我們的祖先其實並不會加以討論,只是打太極的說“無極而太極,太極而無極”,從太極的角度來說,時間、空間都是有開始與結束的;但是從無極的角度來說,那麼時空觀都是無限性的,沒有所謂的開始與結束。這就是道,道有多有一,不能證明也不能證偽,所謂的百姓日用而不知。

五運六氣為何是五和六而不是其他?論數字的起源

二是陰陽還是數?

在說二之前,我們必須明白數是怎麼來的,中國的每一個概念都是有說法的,象數也一樣。《左傳·僖公十五年》韓簡之言:“龜,象也;筮,數也。物生而後有象,象而後有滋,滋而後有數。”

可以這麼說,道是整個宇宙的起源,所以道會產生象,而象會產生數,所以數是象思維的一個延申,沒有象就不會有數。

所以,二這個數首先應該是一個象,《說文解字》說“地之數也”,段玉裁註解說“惟初大始。道立於一。有一而後有二。元氣初分。輕淸昜為天,重濁侌為地。”所以,二代表的是天地之間的對立關係,也是一個數,是象數合二為一的結果。

象數是道的延續,是一種具體的表達方式,而二作為整個數字體系中最為重要的一個環節,有著不可或缺的作用。

《周易》說“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對於數字來說,二是太極分而後產生的,所以與道家認為的“道生一”有著非常一致的關係。道家講求的是一個道法自然,是一以貫之,但是儒家講求的是辨證論治,是二五之數。

是一還是二,道家與儒家的觀點之間存在著一個非常明顯的分歧。所以莊子說“道術為天下裂”,並認為這是世界學術倒退的一個表現。而儒家雖然也追求“惟精惟一”,但是還是基於“扣其兩端而求之”,是一個“中”,而不是“一”。

五運六氣為何是五和六而不是其他?論數字的起源

三生萬物,還是天地人?

道家講“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這是一種哲學的講法,是比較抽象的說法,因為在一二三後面根本沒有名詞,也沒有所謂的量詞,而是一個非常抽象的總結。道家在用三的時候,大多數情況下還是作為一個宇宙的最抽象的詞來用。

但是,如果儒家的觀念,則會給三賦予一個比較具體的概念,比如耳熟能詳的是“天地人三才”的說法。《說文解字》就是繼承了儒家的傳統“天地人之道也。從三數。凡三之屬皆從三。弎,古文三從弋”,這種分類方法是比較具體的。

在中國古典話語體系中,所謂的天地人,天是看不見的規律,是道。而地則是人所處的環境,是一種多重因素的綜合組成,人則是人體內在的一些因素,主要體現在人的主觀能動性上。從一到二,再從二到三,其實是中國分類法的一個延伸,因為有了一二三,後面的數字就可以按照加減乘除的方式產生。

中國自《尚書》以來,就開始了所謂的分類,“ 初一曰五行,次二曰敬用五事,次三曰農用八政,次四曰協用五紀,次五曰建用皇極,次六曰乂用三德,次七曰明用稽疑,次八曰念用庶徵,次九曰向用五福,威用六極”,在整個人類的認識體系中,可以有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等不同的分類法,不同的數字其實都代表了特殊的含義。

四是象還是數?

四是一個比較尷尬的數,因為不管是兩儀生四象,還是一加三,都可以得出來。所以,大家對於這個數字就容易有爭論。《說文解字》認為“陰數也。象四分之形”,四代表的是一個四方格分成了四部分,所以四是比較具體的。

不管是從兩儀生四象的角度,還是從一塊東西分成四份的角度,四都沒有一二三的重要性,四不是基礎性的數字,不是必不可少的數字。比如,我們熟悉的四季,可以說是以四作為基數的分類方式,但是,有了四之後,我們很快又發現了五分法,還有六分法,最後有所謂的十二分法。

四象,就是太少陰陽,也就是日月體現出來的陰晴圓缺,太陰是月亮圓滿的樣子,少陰是月亮處於缺的狀態。太陽、少陽更多的是說太陽的狀態。而這種具體的象,又通過一定的轉化最後成了一年四季的表述。說在漢代的觀念中“太陽”指的是夏天,少陽指的是春天,太陰指的是冬天,而少陰指的是秋天。

所以,四其實是中國數字發展史上的一個非常重大的突破,四既是表時間的,也是表象的,這個象就是太少陰陽,而這個時間就是一年四季。從這個角度來說,四是時空性的開始,所以四開啟了5、6、7、8、9、10的產生。

聲明:圖片來源網絡,侵刪。有問題可留言或者私信我,覺得對您有所幫助,記得看後點擊關注,後續內容更好看,也可以轉發給身邊朋友看一看!記得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