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作品,塑造了70一代的道德观点,性与爱的选择


这部作品,塑造了70一代的道德观点,性与爱的选择


大学时代,第一喜欢的当代外国作家是米兰·昆德拉。

我还清楚的记得,那是21岁,读到了他的《生活在别处》。特别符合那个年龄的心境。光是这个书名都可以成为年轻人的心声代言。生活只存在于远方,只存在于别处。小说是讲一位年轻的天才诗人激情又短暂的人生。20出头的年龄特别容易被这种诗意,有悲剧的故事吸引,觉得那样的故事可以安放自己的灵魂。这部作品,对于大学时代的我,有点相当于《少年维特的烦恼》,对于中学生。也是这个原因,就狂热的喜欢上了昆德拉。不仅反复阅读,还经常在大学寝室里,朗读给室友听。


这部作品,塑造了70一代的道德观点,性与爱的选择


大学毕业之后接触了他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当时那个版本是韩少功翻译的。这个版本后来受到很多批评,觉得不够忠实于原作。但这个版本的文字非常好,因为这是作家的文笔。后来的版本翻译名为《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这部作品,塑造了70一代的道德观点,性与爱的选择


我曾经非常喜欢这部小说。

可以说,反复揣摩,不停地在小说里读出更多的内容。

小说讲捷克的4位知识分子,外科医生托马斯、女记者特丽莎、女画家萨宾娜、大学讲师弗兰茨,在1968年,布拉格之春之后,他们的选择和命运。

男主人公托马斯,他坚持做一个正直的,不媚俗的,不告密,不向权力低头的人,于是只能从一个外科医生变成一个擦玻璃的人,最后,他和他的爱人离开城市到了乡下。

不单是这种政治背景的逼迫下大是大非的选择,铸造了一些青年的道德观点,里面男女关系,性与爱的选择,这些观念也影响了一代青年,现在回想,这跟80年代到90年代,当时社会的开放风气也有关系。


这部作品,塑造了70一代的道德观点,性与爱的选择


我和我的好朋友经常就特丽莎和萨宾娜的选择,作出争论:爱和责任,怎么看?应该选择长相厮守,还是一时激情。

小说里人物的情感困境,我们也看成,我们人类普遍的困境。

昆德拉的作品还有一个特点,他除了紧扣现实生活的情节,还有很多关乎世界的议论。青年时代的我们,也特别喜欢他那些议论。后来有一些国内年轻作家,或者是欧洲的年轻作家,也学习他的这种写作手法。但我们完全不能接受,不只是因为他们是跟随者,也因为没有人像昆德拉的议论写得那么好。写的蹩脚的议论,夹杂在叙事当中,把叙事也显得很生硬无聊,没有根基。

昆德拉在中国九十年代爆热,后来就冷寂下来。这些年被提到,很多都是在讨论,诺贝尔文学奖会不会颁发给他。他的作品其实早已完成,他对世界的影响也早已完成。所以在我看来,诺贝尔文学奖,完全没必要颁发给他,因为他不需要这份奖项的认证。

昆德拉对于我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我是通过他开始了解捷克的文学,后来,我喜欢上了捷克的很多作家,特别是卡雷尔·恰佩克。也通过昆德拉的作品,我开始关注了布拉格之春等等历史事件。了解到在那个时候,捷克知识分子的勇敢的选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