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视角,解读一本豆瓣9.2分的世界名著

一本叫《百年孤独》的书在豆瓣上备受青睐,很多人慕名买来,但其中只有少数人坚持读完,不少人抱怨冗长的名字,杂糅太多难以理解的神话故事。但笔者觉得,只要掌握了恰当的打开方式,读起来却别有一番味道。

(一)不啻冗长的姓氏,还有延续百年的家族

很多人或许都有相似的感觉,布恩迪亚家族成员姓名太长,想要记住甚至区分显得困难,更别提家族晚辈还冠上了父辈之名。初读被冗长姓氏所折磨之感,随着深度下去,慢慢得以缓解。时代推进演绎不同的历史事件,家族成员鲜明的性格,塑造的人物一点点变得丰满和鲜活,渐渐能够记住,能够区分。

从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开始,到奥雷里亚诺,这是一个建立了马孔多的伟大家族,他们富于开拓、敢于冒险,血液里流淌着疯狂与孤独。布恩迪亚与乌尔苏拉在一片荒芜的土地中让血脉延续,乃至不断壮大。整个家族是马孔多的灵魂,每一个节点的大事件,都透着布恩迪亚家的影子。马孔多的历史,浓缩起来,其实也就是布恩迪亚家族的历史。

从家族的第一个人,到最后一个死亡之人,当布恩迪亚这个姓氏开始被马孔多人遗忘,家族便日渐式微。直至奥雷里亚诺与阿玛兰妲生下了猪尾巴的孩子,梅尔基亚德斯在羊皮卷上古老的预言完美显现,迎着终结的龙卷风,布恩迪亚家族被终结。

(二)不啻百年的家族,还有奋力抗争的民族

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领着一群同伴,携带妻儿、牲口及生活用品,翻越山脉,趟过深林沼泽,创立了马孔多,不断繁衍生息,从破落村庄发展成为繁华集市。

马孔多人与恶劣的自然环境抗争,与可怖的失眠症抗争,与宗教神学抗争,与外来奴役抗争,在自由和保守两种主义中挣扎,在三年暴雨与八年曝晒中煎熬,经受了一次次生存与死亡的考验。

他们曾经是那么无畏而又勇敢,直到人们变得懈怠,开始遗忘且日益贪婪,无情地吞噬一点一滴记忆,一点点落下可贵的品德,和那些只属于自己的文化。而随着旧日世界最后的零星残余消失殆尽,世界迎来了结束。

(三)不啻奋争的民族,还有过眼烟云的文化

马孔多人的文化起初是空白的,他们被吉普赛人骗去里亚尔,是对外来文化的渴望。作为族长式人物的布恩迪亚沉迷炼金术,也对梅尔基亚德斯的羊皮卷痴迷,最终还在古老的拉丁语中迷失心智。

马孔多人曾经拥有独有的文化,辐射到周边地区,极盛时万国来朝、盛况空前,而这一切都是在自由思想影响之下。随后,国家统治、宗教神学开始介入,自由被禁锢,历史被篡改,文化被人们遗忘,马孔多的世界也就完蛋了。

其实百年前,梅尔基亚德斯预先写出了无一遗漏的历史,只是破译需要才能、毅力和时机,这一切要等到最后一个奥雷里亚诺出现。他在孤独中赢得了不被打扰的特权,在城镇衰败中疯狂吸收古老文化,迟至命运最后一刻方知晓一切。奈何家族不会有第二次机会在大地上出现,城镇被飓风抹去,一切历史印迹也从世人记忆中根除。

《百年孤独》远比书名更深刻,它不止家族兴衰成败,更记录着民族与文化的发展与消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