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幸骗了小资小清新网红城厦门

原题:瑞幸之于厦门:带不来容光和荣光

一个城市追随自己的荣光,在经济上,也许有来自这里有几家名企大厂的光芒吧。在文化上,容光也许是网红城市里一抹少女拿着奶茶杯自拍的靓影,也许是奋斗了十八年后喝着咖啡的白领丽人。

所以,想要容光和荣光的厦门市,需要一家咖啡连锁头部企业。

带着“割美国人韭菜请中国人喝咖啡”的自豪感,瑞幸这家企业是不是优质企业不知道,总之是一个非常有热搜潜质,非常有“热”的企业。表面上看,瑞幸自然是厦门市需要的企业。

但无论割的是哪一国哪一拨的韭菜,愚弄金融和市场,就注定要付出代价。正因如此,瑞幸这个欺诈事件也许是个给这家企业引进城市的一个自我审视的机会。对厦门来说,重新审视这家瑞幸,是一场重新审视自己的机会。


咖啡与厦门

咖啡,和厦门市“小资小清新”的气质也接近。何况,除了咖啡,瑞幸还有小鹿茶奶茶品牌。一边用咖啡链接千禧年后的小资气质白领女郎,一边用奶茶讨好如今的网红风还是国潮风的小女孩。瑞幸咖啡,代言人从中年小资的高级感男神女神张震汤唯,到年轻人喜欢的爱豆肖战刘昊然,几乎就是厦门市爱好者咖啡企业。


总之,厦门市这座城市需要咖啡。于是,厦门先有了咖啡一条街。


没有瑞幸的厦门有一条街道,叫做咖啡一条街。

这条街道,只有咖啡,和一条街。

不像云南的丽江等地方,除了街道和咖啡,还有酒吧还有歌手,还有酒吧式的歌和民谣如赵雷。也不像北京的798和后海,有过窦唯也有过周迅,后海那些看着并不高端精致却动人的音乐和氛围真真吸引人去买醉和抒情。

咖啡一条街安静的呆在中高档住宅附近,和厦门一样吸引不来浪迹天涯的歌手。毕竟厦门的高房价,以及缺乏娱乐文化业的产业背景,何以吸引来尚在未时的歌手常驻?厦门那整洁的市容又何尝会包容和摆地摊市集有异曲同工之缭乱的街头卖艺呢?对于这类人,厦门是一个旅行好地方,而非常驻之地。


也许吸引来的是藏匿的美艳逃犯劳荣枝,还有喜欢劳荣枝这种不算整容脸这类真美女的70后收入尚可早已经买好房子的男士们。翩跹在咖啡一条街的灯光中,不少是这些人吧。

瑞幸骗了小资小清新网红城厦门


咖啡街只有咖啡和街,厦门只有“宜居、文明、高颜值……”的城市面貌,“以三流城市的底子,挤进了二流城市的行列,却认为自己应该是一流城市的模样。”

厦门太需要除了高颜值市容之外的荣光!

于是,有了“总部经济”的提出。

可是,厦门毕竟不是上海深圳那样背后有长三角珠三角的工业基础。当初想吸引同文化同根的台商投资,都有不少台商选择工业基础更为完整的珠三角如东莞。厦门边的泉州市虽有较高GDP,也许还不满被隔壁厦门争光。

厦门能够吸引来什么样的企业总部?

也许类似女明星被伪富豪骗走一样,厦门被看着风光的瑞幸咖啡所“骗”了。

毕竟,瑞幸咖啡,不仅是高曝光率的著名企业,还卖着和厦门氛围契合的咖啡啊!无论是中年小资小清新还是年轻网红气质,瑞幸都给你画出这个气质契合的大饼。

在厦门房价远超广州排名中国前四甲的2018年,急需提高经济分数的厦门市急需一家看着厉害的企业总部来这里。如果这家企业和厦门的咖啡气质金风玉露一相逢,那就更好了

所以,在6月,刚创立不久的瑞幸咖啡来了,成为厦门市非常重要的招商引资项目。

厦门有多重视瑞幸咖啡?在瑞幸正式落户当日,厦门党政部门的首首脑脑们都一起出席了瑞幸咖啡的落户仪式。


“骗”了厦门和世界的企业——瑞幸咖啡

对于不少人,有荣光的样子也许是上名校、毕业去名企大厂从白领做到金领娶娇妻或者嫁高富帅,买房生子再买房再生子,过上upper middle class的生活。

对于厦门城市来说,有荣光的样子,也许就像是那时候对瑞幸咖啡的期待吧

2018年时候的瑞幸咖啡,只有500多家门店,福建境内的多数门店还在规划之中,A轮融资尚未启动。但在一片嘘吁声中,瑞幸咖啡一气呵成完成了从数轮融资到连开数千家门店的高速扩张,并于2019年5月17日,在创立18个月后,以前所未有的效率登陆纳斯达克。

在这个短短18个月里,瑞幸给投资人和股市编了一个美好的故事:

中国人口众多,市场巨大——咖啡有成瘾性,一旦喝上,就会经常喝

现在的中国人喝咖啡还没形成习惯——只要我们烧钱请他们喝咖啡,“教育”他们,送他们咖啡喝,一旦喝上就戒不掉了

我们先赔钱,培育出这个市场,未来中国一定可以回报我们一个非常非常非常巨大的咖啡市场,让我这家咖啡巨头公司赚钱。

瑞幸骗了小资小清新网红城厦门

这个故事,这个憧憬,让瑞幸拿到了共5.5亿美元(约37.7亿人民币)的三轮融资金额,一边烧出了估值高达29亿美元(约199亿人民币)的咖啡独角兽。


星巴克自1999年进入中国,花费近20年时间才开设了3600多家门店。瑞幸咖啡创始人、CEO钱治亚对外公布:2018年瑞幸咖啡已在全国22个城市共开设2073家直营店,这距其成立仅一年时间。她还表示,2019年年底前,瑞幸咖啡的门店数要大于4500家,并超越星巴克成为中国最大的连锁咖啡品牌。相比星巴克,瑞幸咖啡的发展真心是疯狂着光荣着。

虽然事实上感觉若不是第一杯免费,以及后来的低至一点八折扣的优惠券,似乎并没有人想要喝瑞幸咖啡,但是,在2018年的资本市场上,瑞幸咖啡就是那颗最闪亮的星。

当然,瑞幸咖啡这个吸引韭菜的故事,一直被财经媒体和自媒体人们拿来和备受诟病的OFO小黄车相提并论。瑞幸的故事,似乎和2018年前一两年忽然间一夜中火遍整个中国的共享单车一样,本质上都是资本烧钱推动下的产物。

当然针对这种说法,瑞幸咖啡的CEO钱治亚言之凿凿否认,认为两者并不能混为一谈:

瑞幸骗了小资小清新网红城厦门



这似乎看起来,瑞幸,并非骗子,而且,就算是骗子,也是有民族自豪感的骗子!

财经评论人“半佛仙人”,幽默地把瑞幸称作“民族之光”:讲中国故事,割美国韭菜,送国人咖啡——你从瑞幸买的每一杯咖啡,都是打在资本主义心脏上的一颗子弹。


可惜,无论割的是哪一国的韭菜,都必须唾弃。

2020年的4月2日,因为全球性疫情搞得惨淡经营的资本和投资者们眼巴巴地等着瑞幸年报时,也许期待看它要怎么自证盈利,这时候的瑞幸一则公告自爆:财务造假。

瑞幸董事会特别委员会调查显示,公司2019年Q2到Q4与伪造交易相关的销售额高达22亿元人民币。

瑞幸又打了1.8折,但这次打折的不是咖啡,而是股价。

瑞幸割了外国韭菜,重创了中国企业的信用。

这个时候,用任何和民族自豪等家国情怀的词汇和造假牵扯,都是“遮羞布”,甚至是利用家国情怀耍流氓。

瑞幸,就是一骗了厦门市的骗子。


容易被骗的厦门市,是否应该珍惜“自家娃”


若是普通人,那么在这个2020年的四月头几天,如果您的瑞幸APP的账户里还有余额,或“咖啡钱包”里还有饮品券,也许应该破产赶紧用掉。而对于厦门市,也许应该反思为何会被瑞幸骗了。

也许是太需要外来的优质企业了。

厦门的招商招商引资力度是不惜血本向外地企业伸出橄榄枝,要楼给楼、要地给地、要政策给政策。

另一方面,也许是厦门市看不上“自家娃”。厦门土生土长的企业,可享受不到与引进来的企业同等的政策待遇。

那这些自家娃,只能离家出走了。2019年11月15日在上交所科创板挂牌上市的三达膜,本来可以成为厦门的第一家科创板企业,然而,三达膜的上市注册地并不在厦门,而是在延安。三达膜是厦门火炬高新区注册成立的第一家留学生企业,也是厦门火炬高新区的第一家科技创新型企业,被誉为中国过程工业领域膜技术开发与应用的拓荒牛与领头羊,在先进无机非金属膜材料与高性能复合膜材料研制、特种分离膜技术应用工艺开发领域都处于国际领先水平。三达膜从最早在新加坡证交所主板上市,到2017年首次冲刺国内A股上交所主板,注册地一直都是在厦门,转向寻求科创板上市时,才把注册地迁往延安。三达膜董事长蓝伟光博士接受采访时没有给出正面回答,只是笑称,身为闽西人,对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故事情有独钟。不过,外界不难读懂,三达膜在厦门发展过程中,一定是碰到了外人有所不知的困难,才会如此重走长征路,从东南沿海逆行走向陕北高原。2019年两次上了美国“管制清单”的厦门另一家高科技上市公司美亚柏科似乎也萌生去意。美亚柏科曾通过其官微展示了其不逊色于厦门根据地的北京未来总部,北京未来总部位于雍和航星科技园内。美亚柏科官微字里行间透露的信息显示,公司似乎有展翅高飞的那么一层意思在内。美亚柏科是一家在厦门土生土长的民营企业,是中国大数据社会治理方案探索的先行者,是国内电子数据取证行业的龙头企业和网络空间安全及大数据信息化专家。2019年8月,国资委旗下国投智能刚成为美亚柏科的大股东。随后,两次被美国列入“管制清单”。在网友的神评中,能上美国“管制清单”的,才称得上是真正的高科技企业。两次被列入“管制清单”,不仅在福建绝无仅有,在中国民营企业中,如此被美国视为“眼中钉”的也不多见,由此可见美亚柏科非同一般的市场地位。但就是这么一家牛逼闪闪的厦门民营企业,现在也动了把总部迁到北京的念头。美亚柏科确实有把总部迁往北京的思变动机,首先,大股东国投智能是根植于北京的央企;其次,美亚柏科可能也想换一种活法。不过,真正触动美亚柏科迁移神经的,或许还是能否平等享受国民待遇问题。在更早之前,厦门四大地产上市公司的宝龙地产、中骏地产、明发地产和禹洲地产已陆续把总部迁离厦门。对这四家地产公司来说,厦门都曾是他们的发家之地。

迁离厦门的暗流仍在涌动。有消息称,福建省市值最大的港股上市公司安踏体育也有心要把总部迁往上海。

从迁出的企业名单看,也许厦门市的优质企业数量不如北上深广杭还有新一线城市,可厦门市也确确实实有那么些个优秀的自家娃。可就是这么些个自家娃,也出走了。

自家娃为何离家出走?

大约因为厦门总部企业扶持政策更倾向于新引进企业,比如开办补助、办公用房补助、经营贡献奖励补助的力度都大于本地企业;在厦门总部企业认定中,对市域外企业和分支机构的营收占比要求20%以上,深耕本地的企业面对这个条件显然力不从心。对从外部引进的高端人才有“双百计划”类政策,对于领军型创业人才,还可提供最高2300万元的各类扶持资金,并在创业场所、个税返还、住房、子女就学等方面都大力支持,本地高端人才却享受不到同等政策;在高新企业认定方面,要求企业销售收入增长率必须超过35%,否则财务指标评分不能满分。这对于体量较大处于成熟阶段的企业来说,是项可望而不可及的评估指标。

没有好好对待自家娃,又何以能培养自家优秀的工业基础?没有良好的工业基础,就无法吸引到优秀的资本和企业。如当年的刚刚来大陆寻求机会的台商们,就绕开了更有渊源的厦门而选择工业基础更为扎实的长三角珠三角等地。

正如多年前有政府官员所坦言的:

“福建省、厦门市工业基础较差,如果主机厂来,感到配套厂不够;如果配套厂来,又感到配套厂比较少。所以台资都往长三角、珠三角去了。”

自家的工业基础虽弱,需要好好培养。

对自家娃不如对外人,也许是厦门最应该反思的地方。然后,是避免被外来骗子骗了。

也许以后,厦门有的,不只是颜值,不只是咖啡,不只是高房价。


参考:

1、许冰清 《瑞幸,越亏越自信》公号第一财经YiMagazine 2019-08-20

2、德林社《瑞幸咖啡上市,你敢买它的股票吗?》 公号德林社 2019-05-16

3、沈帅波《瑞幸,还能走多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