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光零利率最後一顆子彈,美國經濟即將萬劫不復?

事情很簡單,3月16日,美聯儲宣佈降息到0、7000億QE與海外央行大規模貨幣互換計劃。

其系列政策包括如下內容:

1.美聯儲意外將聯邦基金利率區間降至0%-0.25%。

2.推出7000億美元量化寬鬆計劃,方式是:購買5000億美元的國債和2000億美元的機構支持抵押貸款證券,從今天開始。

3.將銀行的緊急貸款貼現率下調了125個基點,至0.25%,並將貸款期限延長至90天。

事情不簡單,這是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以來,美聯儲降息力度最猛的一次,也是一次“非常規會議降息”。

按照美聯儲的日程表,3月的議息會議是在17日到18日,也就是說:如果按部就班,美聯儲最早只能在北京時間3月19日凌晨宣佈降息。自1998年以來,美聯儲“非常規會議降息”只發生過9次,其中3次在“科網股泡沫破裂+911”期間,3次發生在“金融風暴期間”,2次在此次新冠肺炎期間。

雖然特朗普對美聯儲的雷霆反應給出了少有的讚賞,“我很開心。我想祝賀美聯儲,他們這次一步到位了,我認為投資者應該振奮。”但是,市場對降息行動並不買賬,週日晚間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期貨下跌超過1000點,跌幅達到5%限制點,觸發跌停。3月16日,美股再次熔斷,道瓊斯指數下跌12.9%,創有史以來最大單日跌幅。

打光零利率最後一顆子彈,美國經濟即將萬劫不復?

劃重點:這次危機的根源是什麼?

新冠疫情其實只是一個誘因,根本原因是 流動性。

當前美元流動性短缺的誘因主要來自兩個方面:

一是外國銀行削減自身在回購市場的做市規模。本來銀行可以一天提供100億美元流動性,現在風險上升,按照監管,現在只能提供20億美元。

二是離岸非美銀行拋售在岸美元資產。銀行買資產,就相當於往外投流動性,銀行賣資產,就相當於往裡收流動性。離岸銀行美元負債遠高於美元資產,正常情況下沒事,能夠維持“龐氏”遊戲,但是當金融市場條件變化,離岸非美銀行(Non-US Bank)就需要拋售美元資產,降低風險。

鮑威爾稱,美國金融狀況已明顯趨緊。上週暴跌之中,投資者為了保持流動性,連傳統的避險資產美債也瘋狂拋售。摩根大通的數據也顯示,用於衡量債券市場流動性的關鍵指標“Market depth”已經降至2008年金融危機時的水平。

反映市場流動性風險的最關鍵指標,即遠期利率協議和隔夜利率互換的利差,一週內飆升至近80。可能不好理解,這麼說吧,已經逼近2009年金融海嘯後期的水平。

第一經過11年的大漲,美國三大股指的估值都處於歷史的高位。而美股11年牛市期間,美聯儲大量放水,美聯儲的資產負債表已經是十年前剛進行量化寬鬆時候的5倍,大量的放水,美股產生泡沫。第二就是疫情的擴散加重了全球經濟陷入衰退的風險,油價的大跌,使全球經濟出現增速放緩。第三美股市場的特點就是程式化交易佔了很大一部分的比例,一旦出現下跌,就會出現恐慌性的拋盤。

打光零利率最後一顆子彈,美國經濟即將萬劫不復?

1.“美聯儲All In危機模式”到底有沒有效?

一天兩天的市場反應並不能代表什麼,釋放的流動性影響更為長遠。

打光零利率最後一顆子彈,美國經濟即將萬劫不復?

時間撥回到2008 年9 月中旬,金融危機惡化升級之後, 美聯儲分別於10 月8 日、10 月29 日和12 月16 日3 次調降基準利率累計175個基點, 美國基準利率在0%—0.25%之間, 處於歷史最低水平。

在刺激政策出臺後,美國GDP在2009年出現下滑後,又恢復了上漲態勢。

打光零利率最後一顆子彈,美國經濟即將萬劫不復?

美國失業率在2009年10月達到最高值10%以後,逐步下降。

打光零利率最後一顆子彈,美國經濟即將萬劫不復?

美國非農就業人數,在2009年3月達到最低值-80.3萬以後,逐步上升後,保持穩定,甚至在2019年10月達到了101.4萬。

美國非農就業數據 是美國失業率數據中的一項,反映出農業就業人口以外的新增就業人數。反映出製造行業和服務行業的發展及其增長,數字減少便代表企業減低生產,經濟步入蕭條;在沒有發生惡性通脹的情況下,如數字大幅增加,顯示一個健康的經濟狀況。

打光零利率最後一顆子彈,美國經濟即將萬劫不復?

美國道瓊斯工業平均(DJI)指數,在2009年3月達到最低值以後,逐步上升後,直到此次跌回了2017年初的水平。

打光零利率最後一顆子彈,美國經濟即將萬劫不復?

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至今,12年過去了,美國歐洲主要靠量化寬鬆和超低利率,導致資產價格泡沫、債務槓桿上升、居民財富差距拉大、社會撕裂、政治觀點激化、貿易保護主義盛行,表面上美國從金融危機中走出來了,但是實際上,美國面臨股市泡沫、債務槓桿、金融機構風險、社會撕裂四大危機。

全球金融市場雪崩,疫情只是導火索,根源是貨幣長期超發的經濟、金融、社會脆弱性。

2.人類歷史上最大的寬鬆?還是“流動性陷阱”?

市場上普遍預計,大多數主要經濟體將會採取適當的政策應對措施,發達國家可能主要以調整貨幣政策來應對。

實際上,在美聯儲降息之前,澳大利亞、馬來西亞的央行已經進行了降息操作。

放水到底能不能解決下一步的問題?還是拖延了問題發生的時間?

打光零利率最後一顆子彈,美國經濟即將萬劫不復?

事實上,現在歐美日等發達經濟體已經陷入“流動性陷阱”。

“流動性陷阱”指當名義利率降低到無可再降低的地步,由於人們對於某種“流動性偏好”的作用,寧願以現金或儲蓄的方式持有財富,而不願意把這些財富以資本的形式作為投資,也不願意把這些財富作為個人享樂的消費資料消費掉。

國家任何貨幣供給量的增加,都會以“閒資”的方式被吸收,彷彿掉入了“流動性陷阱”,因而對總體需求、所得及物價均不產生任何影響。

“流動性陷阱”(liquidity trap)是凱恩斯提出的一種假說,指當一定時期的利率水平降低到不能再低時,貨幣需求彈性就會變得無限大,即無論增加多少貨幣,都會被人們儲存起來。

從2008年經濟危機來看,市場底往往比政策底更低更晚,這也就意味著美股指數還有較大下降空間。

美國經濟萬劫不復倒不至於。但是,由於中國疫情“先發先控+資產價格先調+貨幣政策有足夠空間的安全感”,A股在全球角度有望第一次接近“避險資產” 屬性。

打光零利率最後一顆子彈,美國經濟即將萬劫不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