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機農業的內在精神,只有5%的人領會

有人說,有機農業僅僅是一種生產商品的方式、是一套技術標準,和精神生活沒有聯繫,更不是一種文化。

但在小編看來,既然世界上很多地區的文化歷史都和傳統農耕密切相關,那麼以有機農業為基礎的,則是屬於21世紀的、新型的綠色文化。

有機農業的內在精神,只有5%的人領會


化學農業的最大特點之一,就是它過分注重技術的擴張和少數人利益的最大化,而忽略了“大多數人”和“文化”的因素。

如果有機農業也被過度簡化成為一套技術,那麼和有機運動本身的初衷無疑是相違背的。

下文來自臺灣的環境教育組織——觀樹教育基金會創辦的“食在很重要”網站,雖然是從臺灣的有機事業講起,但對我們仍然有很大的參考價值。

希望更多消費者和生產者能漸漸認識到“有機”農業的內在精神,而不是僅僅停留於將其作為一種白紙黑字的技術標準。

有機農業的內在精神,只有5%的人領會


有機的精神

“有機”是什麼?有機是倡導的“生態、健康、公平、關愛”這四大原則,不應該是簡單的對農業生產標準的一種認定,更應該包含對鄉土文化的保護和認可。有機農業的生產方式在鄉土文化中不僅是一種生產方式,同時更應該是一種生活方式。

大家都會覺得好像很清楚它的意思。其實,如果仔細研究,“有機”的原始內涵是很深刻的,值得大家去深思瞭解。

有機的定義:讓大家都健康

臺灣的法令規定,“有機農產品、農產加工品不得使用化學農藥、化學肥料、動物用藥品或其他化學品。”[1]也就是說凡是化學合成的東西都不能用。

但依照IFOAM(國際有機農業運動聯盟,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Organic Agriculture Movements)的定義:“有機農業是一種維護土壤健康、生態系健康以及人類健康的生產體系。它仰賴自然的力量、生物多樣性以及在地的循環;而非使用外來的有害物質。有機農業結合了傳統、創新與科學,希望能創造更美好的環境,並且提升所有生命的生活質量與適當的關係。”。[2]

這段看起來很艱澀的文字,簡單來說,就是“想要讓大家都健康”。

有機農業的內在精神,只有5%的人領會


或許你會問,這兩者有什麼不一樣呢?如果仔細體會兩者的意義,就會發現IFOAM的定義,遠比臺灣的法令要更全面且完整。

舉例來說,如果有人在山坡地濫墾濫伐,闢建菜園。或許他種植過程中都不使用化學合成物,可以取得有機認證標章。但這樣的作法符合有機的精神嗎?

其他值得思考的例子

1.進口有機產品。雖然不使用化學物質,但運送過程中消耗許多能源、排放許多二氧化碳,對生態系統不健康。最早的有機運動是很強調“在地銷售”的部分。

2.種植時令不對的作物,即使不使用化學物質,但仍是不健康的。

3.苦茶粕是天然的物質。但對田中許多生物會造成傷害,因此有些有機耕作者認為不應該使用。

4.臺灣的法令規定有機耕作不可使用化學物質,包含微量元素的補充。但這並不會造成生態系統的傷害,是否應該要開放使用呢?

5.在國外有些工業生產式的大型有機農場,與具有作物多樣性的小型農場作對比。

6.研究顯示,雖然使用有機肥料對土壤比較好。但若是有機肥是購買而不是自制堆肥,則它對環境的好處會被運送肥料所需消耗的能源所抵銷。

有機農業的內在精神,只有5%的人領會


7.對畜產品而言,除了不使用化學物質如抗生素之外,動物是否採用自由放牧的方式,還是被關在工廠式的飼養場中也是值得關注的議題。

8.咖啡或香蕉等作物,除了不使用化學物質之外,是否使用公平交易的方式也是值得關注的重點。

9.有時候會爆發有機產品檢出農藥殘留的事件,農夫就會遭到嚴厲懲罰。但若是農夫已採用有機方式種植,已達到維持生態、土壤、人類健康的目的,就不應該以消費者的角度出發一味地要求完全零殘留的產品。

10.有些農耕方式如自然農法,會強調更符合自然生態的耕種方式,如不耕犁、不除草等。這些方式也不包含在有機的法令規範中。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差別呢?其實是因為執法的方便性。試想,如果依照有機原始這麼豐富的意涵,該怎麼訂定明確的規則、怎麼評斷誰做的才真正可以稱為“有機”呢?

因此,在法令上才只規範了“不使用化學藥品”這一項。雖然法令的規範有其必要性,但是在實際耕作的時候,不應該忘記在這之外,有機還有更深刻的內涵。

有機的精神:

只有用愛護土地的方式才能種出最優質的作物

一般人認為“有機”是“耕種過程中不使用化學合成物”,於是農夫可能會想“這些東西都不能用,會不會作物都種不起來?”消費者可能會想“有機的東西都醜醜的,實在買不下手。”但其實,這些都是錯誤的觀念。

正確的觀念應該是:有機種植不使用化學物品,不是因為“不能用”,而是我們“不想用”。如果想要種出優質的農作物,只有用有機的方式才作得到。使用化學合成的東西是種不出好的作物的。

就像人體一樣,作物生長也需要各式各樣不同的營養成分。但化學肥料僅含氮、磷、鉀三種成分,並不足以維持作物的健康成長。[3]臺灣的有機前輩陳明煌老師說,作物需要的養分有88種;

甚至劉力學認為,比起土壤中各項養分的含量,更重要的是土壤中的各種微生物,因為它們能將各種營養成分合成作物所能吸收的型態。但不論是化學肥料、農藥或除草劑,都會傷害土壤中的微生物。

至於各種病蟲害,那是作物的症狀,而不是病因。因為作物本身沒有足夠的養分,不健康,才會容易受到病蟲害的侵襲。[3]解決的方法應該是治本地讓作物長得強壯健康有抵抗力,而不是用藥把蟲蟲殺光光。

有機農業的內在精神,只有5%的人領會


使用農藥或殺蟲劑甚至不能說是治標,因為害蟲會產生抗藥性;而且農藥或殺蟲劑會傷害土地、傷害其他益蟲,反倒使得病蟲害更加嚴重。

因此,在有充足營養支持下生長的作物,應該是比較營養。而有充足營養支持的作物,才能夠呈現出作物原本該有的風味,也就是比較好吃。有機作物不使用傷害土地及人體健康的化學物質,當然是比較健康也比較環保的。因此,使有有機的方式,才能夠種出最優質的作物。

同樣的道理,如果消費者看到的是醜醜的作物,那可能表示這位農夫做得還不夠好。

有機的蔬菜或許會有一些蟲咬的痕跡,但整體來說應該是健康有生命力的,而不是因為沒有灑農藥而被病蟲害攻擊得奄奄一息。有位臺大教授說過:“如果有機的東西醜醜的我也不會買。”我想就是這個意思。

有機農業的內在精神,只有5%的人領會


有機,不只是耕種

一般人想到“有機”,想到的都是“有機種植”。但美國最早有機運動的起源,其實是包含生產、分銷、食用不同的層面。

生產的部分當然是“無化學物品農場”,分銷的部分是“反資本主義的食物消費合作社”,食用的部分則是“反精緻烹調主義”。

因為生態學告訴我們“你不可能單純地只做一件事”。在飲食議題只要稍有了解,就會發現許多問題不只是怎麼種,還牽涉到怎麼買賣、和怎麼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