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时期,为什么始终保持着与西域通好的关系?

导言:西域早在两汉时期就成为汉、匈两族激烈争夺的地方,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汉武帝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丝绸之路,促进了中西多方面的交流和发展。之后出现的王莽政权歧视少数民族,导致了中西关系恶化,中断了双方友好往来的关系。东汉明帝时期基本恢复了与西域的友好往来的关系。东汉和帝以后, 与西域之间的交通出现中断现象,但之后又被恢复了。

直到东汉末年时期,东汉一直维持着与西域通好的关系。东汉和西域的关系经历三次中断与三次恢复,其中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东汉时期,为什么始终保持着与西域通好的关系?

东汉能在严峻、复杂的社会形势下与西域恢复友好关系,主要有以下的原因。

第一,是班超、班勇父子努力的结果。这是东汉通好西域的最主要原因,他们凭借着坚强决心 和坚定信念,多年苦心经营,最终成功促使东汉与西域重新通好。班超投笔从戎,加入到出击北匈奴的队伍中。在永平十七年,班超受命率36人出使西域。自此开启了在西域的多年经营,为通好西域做了大量的活动铺垫。班超首先到达的是鄯善国,由于鄯善王对他们使者团的态度变得不好,在一个大风的夜晚,他率领36人突袭北匈奴使者驻地,使用火攻之计消灭了北匈奴使者。

他的不寻常之举促使鄯善国举国都钦佩他,而且还为他以后在西域开展斗争奠定了基础。自此以后,班超通过个人才智,班超充分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条件,促使大汉王朝和西域各国都恢复了友好往来关系。在他的个人努力之下,东汉与西域恢复通好关系。东汉后期,在匈奴势力的威胁之下,朝廷派出班超之子班勇出兵西域, 开展再次通好西域的活动。到了顺帝时期,班勇成功促使东汉与西域再次通好。

班超父子在实现东汉与西域通好方面做出了杰出贡献,他们的爱国精神值得肯定。

东汉时期,为什么始终保持着与西域通好的关系?

第二,西域各族有着强烈的"向汉"愿望,他们自觉支持、维护多民族国家统一。西域各国因为不堪忍受匈奴的重敛政策,都愿意归属汉朝。匈奴之所以能重建西域统治是因为东汉在统治黑暗的情况下,放弃了经营西域的权力。

东汉时期,为什么始终保持着与西域通好的关系?

凭借着班超出使西域奠定的坚实基础,东汉与西域的通好很快就恢复了。由于西域各国不愿在匈奴的统治之下,他们纷纷主发地和班勇联合起来,出兵与东汉军队共同抗击北匈奴。

通过他们不懈地努力,成功击退匈奴,恢复了双方的通好。


东汉时期,为什么始终保持着与西域通好的关系?

东汉政府的自治政策给了西域政权很大的自主性,缓和了两个政权之间的矛盾,进一步增强了双方的合作友好关系。自治政策的施行是东汉之所以能通好西域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原因。例如班超在出使西域后第一个降服的是鄯善国,他没有改变原来统治者的统治地位,让他自治。

降服其他诸国以后,他没有夺取当时统治者的权力,而是依然继续让他们治理国家。东汉政府的自治政策消除西域各国统治者的顾虑,增强了西域各国对东汉政权的信任与向心力。甚至一度依附北匈奴政权的龟兹国最后也归附在汉朝的旗下。

由此可见,东汉政府的自治政策在与西域各国通好的过程中发挥了关键性作用。

东汉时期,为什么始终保持着与西域通好的关系?


东汉通好西域的一个客观原因是匈奴分裂、衰落,但是汉王朝经济、文化先进。东汉建立不久,匈奴内部由于激烈的矛盾分裂为了南、北二部。之后,南匈奴归附汉朝,北匈奴政权的内部矛盾不断加剧,出现了不断分裂的局面。在这样的分裂局面下,相当一部分北匈奴相继归汉。《后汉书·匈奴传》中记载的就有匈奴相继归汉的这种情景。没有归附汉朝的匈奴不断遭到其他少数民族政权的攻击,实力日趋衰落。匈奴的衰落为班超父子促成西域通好活动提供了有利条件。

此外,很重要的一点是匈奴势力虽然短期内很强大,但是统治野蛮,没有自己的文字,在政治制度、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方面都比较落后。而东汉王朝无论是在哪方面都处在当时最先进的地位上,向往文明的西域各国偏向汉朝是合情合理的。

东汉与西域通好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对古代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具有相当积极的意义。

东汉时期,为什么始终保持着与西域通好的关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