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年前,洛陽的這件事登上了《北京晚報》頭版

33年前,洛陽的這件事登上了《北京晚報》頭版

今天網上查資料,搜到一張1985年3月8日的《北京晚報》,發現報眼位置是關於洛陽的一篇報道,關於洛陽黃河特大橋。

原文如下:

為方便北煤南運洛陽將建黃河特大橋

本報訊 南方的缺煤狀況有希望得到緩和。洛陽黃河特大橋的建成將把山西的煤炭運往南方。

焦枝鐵路系全國一級幹線,月山至襄樊段原為單線,一九七〇年六月建成的連地黃河大橋接通了黃河兩岸的鐵路。為提高運輸能力,滿足國民經濟發展的需要,鐵道部決定增建複線電氣化工程,第二線黃河特大橋是該線重點工程。連地黃河大橋位於黃河中游末端,下游約十八公里是洛陽黃河公路橋,上游約一百四十公里為三門峽水庫。新建的洛陽黃河特大橋將在原鐵路橋的左右。它將把焦枝鐵路的月山至襄樊段改為複線,南北方向運輸能力成倍增長,特別是可使山西煤炭運往南方。這樣,可減輕京廣線的壓力,南方缺煤狀況也將得到緩和。

黃河特大橋勘測設計方案將在六個投標單位中選出一個初步設計單位。

(趙夢魚 許曉東)

(原載《北京晚報》1985年3月8日 頭版)

33年前,洛陽的這件事登上了《北京晚報》頭版

1970年6月20日,一條北起河南焦作,南到湖北枝城,縱貫豫西、鄂西的鐵路正式竣工。焦枝鐵路在河南境內總長度超過450公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