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典型的「學生思維」?

知乎好問題:有哪些典型的「學生思維」?

文|知網

有哪些典型的「學生思維」?


有哪些典型的「學生思維」?


學生狀態的心態,與工作狀態的心態,是否有著本質的區別,又有那些區別呢?


知友:王鹽(19000+ 贊同)


有個中國人去美國旅行,恰巧遇到當地恐怖襲擊。


槍響後,美國人立刻臥倒,快速尋找掩體。


中國人以為汽車爆胎四處張望,然後就被打死了。


消息傳到國內,大家都為他感到難過,有個人說這就是沒有「美國思維」的下場。


你認為這個人說的對嗎?


在這個問題下,我看到太多的答案都是在借題發揮,把自己當年在象牙塔中的不成熟通通歸結於「學生思維」。


一篇篇答案看過去,頗有種「學生 = 傻逼」的即視感……


這在我看來,不但偏頗,更容易產生嚴重的誤導。


首先「學生思維」這個概念就很難被定義,眾多答案把自己青春期、發生在學校環境中的幼稚思想都納入「學生思維」中,這種行為本身不就是非理性、沒有邏輯的表現嗎?


如果說「學生思維」就是指學生的思維方式,那哈佛大學的研究生,和三本院校天天打遊戲掛科的學生,他們的思維方式會是一樣的嗎?哪種算是學生思維呢?


回到文章開頭的那個故事,中國人被打死說明了什麼?他比美國人笨嗎?當然不了。他只是長期生活在中國,完全不需要對槍擊這麼敏感。如果這位中國人在美國生活多年,他也會自然的掌握如何應對槍擊。


很多時候你不會,不是因為你笨、不上進,而是你不需要。


學校與社會是完全不同的兩種環境,拿社會環境的判斷標準,去評價學校環境下的某種行為,這本身就是不合理的。


例如高票答案提到的觀點:


「學生思維」和「職人思維」最大的一點區別,就是對於有效人脈的理解。


一個學生要人脈有什麼用?有那閒工夫不如多讀書考個好學校來的實在。


所謂「學生思維」與否,只是所處的環境不同罷了,在不同的環境下自然會有適應環境的不同策略。


優秀的思維方式其底層邏輯只有一種——尋找當前環境下的最優解,並嚴格執行。


如果正在看這篇文章的你還在上學,千萬不要被這些內容影響心態。


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在年輕時,我們並不能很好的分辨這些,一下子被灌輸太多信息,反而容易產生迷茫,進一步開始自我懷疑。


對年輕人來說,最可怕的事情就是自我懷疑,人的精力是有限的,當你開始懷疑人生、患得患失、自我糾結時,會引發痛苦與內耗,便沒有心力去好好學習了。


你覺得很厲害的作者,他們的成功都建立在長時間高強度的深度訓練上,在年輕時不專心訓練自己,以後很難有這樣的機會。雖然很多人在步入社會後,都會感嘆有些道理明白的太晚,但如果沒有學生時代堅實的基礎,這些人可能比現在過的更差。


很多所謂的「人生經驗」、「職場道理」並不一定適合你。例如去私企上班,就用不到政府、國企環境中為人處世的經驗,生搬硬套反而對你有害。


過早去模仿那些教條式的道理,這和我們唾棄的填鴨式教育又有什麼區別?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白白浪費腦細胞去想這些,徒增煩惱對生活又毫無幫助。


學生時代大家都知道,把公式學透,融會貫通自然可以舉一反三,完全不需要靠題海戰術來虐待自己,等你畢業後走進社會也是同樣的道理。


社會上大多數人其成長靠經驗驅動,做過的事情可以做的很好,但你要問原理是什麼,他並不懂,一旦脫離熟悉的環境,沒辦法利用過往經驗,就不知道怎麼辦——這題他以前沒做過啊。


人生有無數種答案,每個人情況都不相同,別人分享的經驗那麼多,什麼時候用,怎麼用,哪些適合你,哪些不適合你,必須通過不斷學習,才有能力去思考、總結出屬於你自己的答案,這遠比聽其他人講道理更為重要。


並不是說其他作者的答案沒有價值,而是你得明白這世界上不存在什麼「學生思維」,做個好學生,本身就是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


好好學習在人生的任何階段都是極其珍貴的品質,就算進入社會,在工作、生活中專心學習的人,不管他身處哪裡,做什麼工作,都絕不會是底層。


工作中帶新人,我特別喜歡勤奮好學的孩子,看著他們一點點成長,那種成就感是金錢無法替代的。不懂沒關係,我教你,認真學,學會了自然就知道怎麼做。看著孩子們清澈的眼神,解開難題時的歡呼雀躍,我都無比羨慕他們,那種對學習的熱情,對未知的好奇,對未來的希望,充滿活力的樣子,真的太美好了。


這種青澀、真摯、朝氣蓬勃的狀態,遠比那些「社會」、「油膩」、「世故」的年輕人要好上太多。


互聯網時代,我們每天都要面對大量信息的衝擊,這些信息中 90% 都是毫無營養的垃圾,反倒是「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在當下顯得更加可貴。


今天這個明星婚內出軌,明天那個老闆破產跑路,這一切和你有關係嗎?


刷手機收藏那麼多「乾貨」,你現在還能記起來多少?


看著直播短視頻裡漂亮可愛的小哥哥小姐姐,多麼賞心悅目,可關掉直播,這些對你的生活有什麼幫助呢?


我們習慣用雞湯、段子、搞笑視頻、電子遊戲去麻痺自己,藉此暫時忘卻現實中的煩惱,人非聖賢,這樣做情有可原。但同時我們也必須明白,逃避無法解決問題,越是逃避,我們需要解決的問題就越多,解決起來就越痛苦。


做個好學生,訓練獨立思考的能力,培養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這才是年輕的你,最重要的使命。


好好學習,好好讀書,磨刀不誤砍柴工。


有哪些典型的「學生思維」?


知友:Yiqin Fu(2700+ 贊同)


對每個學生來說,90 分都比 70 分要好。這是學生時代特有的優劣排名——維度單一(「單一」在這裡是中性詞),且所有人的偏好都一樣(「一樣」在這裡是中性詞)。


畢業後,你要選擇的是幾十個維度上都不同的職業、幾十個維度上都不同的生活狀態。且不再有一個「客觀」、「個體之間完全相同」的標準來幫你做決定,不會有 「2017 年教育部權威發佈的人生選擇排名」來告訴你做什麼最好。


很長一段時間,我都誤以為未來人生道路有一個「最完美設定」。我以為就像「考試要考 100 分」、「上學要上清北復交一樣」,有某個職業規劃、某種生活方式是我應該盡力去追求的。在唸了所謂最好的初中、最好的高中、最好的大學以後,這種想法更甚。


但「高盛谷歌麥肯錫」、「冰島南極奧地利」、「半馬冥想普拉提」根本就不是考試裡的滿分答案。


離開學校後做的選擇,是沒有客觀優劣的,只有你自己通過試錯來了解自己,給各項評估因素加權,才能找到對你來說最接近正確的答案。


就拿職業選擇來說,如果你只在乎「公司名氣」或「五年內收入」,那麼選擇起來非常簡單,這和學校裡有人問你是要考 90 分還是 70 分一樣,很明顯要選 90 分。


但如果你貪心一點,在乎的指標多一點,事情就複雜了。


很可能讓你有成就感的工作工資不高,工資高的時間不自由,時間自由的沒有挑戰性,有挑戰性的所在城市太遠,近一點的長期前景又不好,長期發展好的你恰巧又和老闆性格不對盤。


這時候該如何取捨完全看個人偏好。我後悔沒有更早開始瞭解自己,沒有更早弄明白上述這些指標對自己來說哪個更重要。


畢業後除了做選擇更困難,和別人比較的時候也更容易不安。在學校我們都習慣了單一維度的比較——誰排名高、誰排名低一目瞭然,我們考好的時候開心,考差的時候難過、想著下次努力。


但離開學校後,「維度」多了,單看每個維度,肯定都有人「過得比你好」。你打開朋友圈,有每天和首富談笑風生的,有工作項目改變幾百萬人生活的,有每個月去不同海島度假的,有孩子或者貓特別可愛的,有下班後寫小說最後出書拍電影的……


你一旦誤以為世界還像學校一樣只有一種維度,就會陷入深深的焦慮:為什麼他們過得都比我好?


其實只因為生活是多維度的。你不可能在每個指標上都達到最完美,所以不必在死磕每個指標的「第一名」。大家各過各的生活,最大化各自不同的幸福公式,不存在客觀優劣。


同理,我們不能再用「月考排名」的方式評斷周圍人的選擇,因為沒有客觀優劣。


小時候,總有學長學姐回學校分享經驗。我看著他們的簡歷,心裡也是有鄙視鏈的。例如在紐約倫敦的肯定強於在北上廣深港的,在律所的肯定強於在人力諮詢的,在阿里的肯定強於在創業公司的,工作了的肯定強於還在讀博的……


鄙視鏈最底端大概就是留學顧問、英語老師和社交媒體編輯了。當時還有幾個學姐全職在家照顧孩子,堅信男女平等的我都不知道該把她們放在我鄙視鏈的什麼位置。


現在想想,這就是典型的學生思維,以為人生只有唯一一個、適用於所有人的標準,就像 90 分一定優於 70 分一樣。


其實,每個選擇都有太多維度需要考量,每個人給它們的權重也不同,大家各自最大化各自不同的幸福公式就好。


人的偏好一定也是不斷變化的,所以「給自己獨一無二的幸福公式加權」是一輩子的事情。


我們能儘早開始瞭解自己、滿足自己,而不是相信有某種客觀存在的「滿分人生」,那會過得更安心、少些焦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