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登者》沒有告訴的:登山背後的真正原因

《攀登者》沒有告訴的:登山背後的真正原因

國慶熱門影片《攀登者》上映了,看完電影后,感受到的是凡事想要成功勢必要經歷各種千辛萬苦才能達到。

和朋友聊這部電影時,她吐槽很沒新意,有點失望。看了網上評價也是吐槽一片。

《攀登者》沒有告訴的:登山背後的真正原因

講真,多少覺得有些誇張,《攀登者》不但讓我學習了攀登者的精神,更瞭解了中國人為什麼要登山的背後原因。

《攀登者》沒有告訴的:登山背後的真正原因

1、中國人為什麼要登山?

珠穆朗瑪峰是的主峰,同時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山峰,位於與邊境線上,北部在中國西藏定日縣境內,南部在尼泊爾境內,是世界最高峰,也是中國跨越四個縣的珠穆朗瑪峰自然保護區和尼泊爾國家公園的中心所在。

近代以來全球有許多登山愛好者都懷抱著一個夢想,那就是"征服"頂珠穆朗瑪峰,很多人在攀登它的途中失去了寶貴的生命。

《攀登者》講述了新中國建立後中國人首次登上峰頂的故事。1960年,中國人首次登頂珠峰,可誰知邁出的每一步都是"被迫"的,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歷史進入近代後,英國的資本主義經濟發展遙遙領先,它是世界上最早開展殖民活動的國家之一,印度後來就被英國控制。

鴉片戰爭後,英國一方面從東南沿海加緊對中國的侵擾,另一方面也企圖從西南及西藏地區打開一個缺口。

因此,那個時候有很多別有用心的英國人喜歡在中國西藏的土地上"遊歷",他們也最早開始攀登珠穆朗瑪峰,但經過無數次嘗試,英國人始終沒能從中國境內也就是山峰的北坡登上峰頂。

於是,後來他們從尼泊爾境內成功登頂後,就向世界宣佈一個結論:從北坡根本無法實現成功登頂!

那事實是否真的如此呢?

新中國建立後,世界上的國家基本上分為兩大陣營,初期,蘇聯和中國的關係非常友好,1957年,蘇方首先向中國提出,兩國共同派遣登山隊員組成一支攀峰隊,兩年後向珠穆朗瑪峰進發,以此作為新中國成立十週年的獻禮。

新中國領導人同意了這個構想,隨後就開始組建我國第一支登山隊,那個時候,處於山脈南側的印度非常不看好兩國的計劃,尼泊爾當時還是印度的附屬地,印方一再叫囂珠穆朗瑪峰根本不屬於中國,中國人沒有權力攀登,也攀登不上去。

因此,在這個節點上,新中國這次登峰行動就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和深刻的政治內涵。

1959年,政治格局卻又發生了變化,中蘇關係破裂,蘇聯不僅逐批撤走了在中國的援助力量,也將兩國商量的登峰計劃拋諸腦後,許諾的裝備和食品供應都不見影子。

此時,新中國的經濟發展也到了最為困難的時期,還要不要登峰?成為了一個嚴肅的話題。

後來,經過深思熟慮,我國領導人毅然決定:登!因為他們覺得這已經不單是對中國人意志的考驗,更變成了一項偉大的國家使命。中國人"被迫"必須登上珠峰!

《攀登者》沒有告訴的:登山背後的真正原因

2、攀登者的傳承精神

《攀登者》沒有告訴的:登山背後的真正原因

《攀登者》中在第二次登山過程中,因為隊長生病,井柏然飾演的李國樑主動請纓擔負這次登山的臨時隊長,並且在隊長拒絕後發自肺腑地出

"你們這代人,總是在最艱難的時刻扛起國家使命,為什麼我們不能?"

後來,他們在前行中遭遇了巨大的風暴和雪崩。在掉落懸崖的千鈞一髮之際,李國樑幾乎不加思索地將攝像機遞給對方,並且囑咐他們,一定要登頂。 為了不拖累隊員,他毅然放棄了求生的機會。

對於此刻的他而言,交付攝影機,就是交付最重要的使命:命可以丟掉,但祖國的榮譽不能受到絲毫的影響。

《攀登者》沒有告訴的:登山背後的真正原因

比起歷史上1960年的首次登峰,1975年再次登上珠峰的9名隊員中,也出現了許多中國青年的身影。他們的每一步,都勇敢地創造了歷史,這些薪火相傳的意義,遠遠超過了登頂本身。

新的一代人,以一己之力扛起了國家使命。儘管與他們相隔近70年,可仍然不變的,是屬於幾代人共有的信念與情懷。

這就是使命的傳承。

那一代人,無畏地扛起了自己的使命,甚至選擇了最為悲壯的方式。

這時的攀登不只是為了個人,為了國家,而是傳承這份攀登的力量。這份獨有的力量,不止在高山之處,不止在登山人員中,它亦存在於每一個千千萬萬的你我之中。

儘管那段歷史與英雄已離我們而去,但那些堅守、無畏及薪火相傳的力量,會在每一個我們之間傳承開來。

《攀登者》沒有告訴的:登山背後的真正原因

3、用43年只做一件事

村上春樹在《當我談跑步時我談些什麼》一書中說:"不管全世界所有人怎麼說,我都認為自己的感受才是正確的。無論別人怎麼看,我絕對不打亂自己的節奏。喜歡的事自然可以堅持,不喜歡怎麼也長久不了。"

2018年5月20日,第28個"全國助殘日",被一位中國無腿老人成功登頂世界之巔珠穆朗瑪峰的故事深深地震撼了,感受到他在幫助我們,夏伯渝,他是中國唯一一位依靠雙腿假肢登上珠峰的人。

那時他已經69歲了,為了實現登上世界最高峰的人生夢想,夏伯渝老人用了43年的時間,看完他的故事,感受他的堅強,相信他的力量會幫助到我們去勇敢地追求人生的夢想!

《攀登者》沒有告訴的:登山背後的真正原因

就是《攀登者》中胡歌扮演的楊光。

在1974年,當時25歲的夏伯渝成為了中國國家登山隊的一員,1975年5月,夏伯渝和隊友們一起踏上了攀登珠峰的歷程,這也是他第一次挑戰世界之巔。

沒想到,夏伯渝遭遇到人生最大的困境,攀登珠峰的途中遇到了惡劣的天氣,在下撤過程中,夏伯渝將自己的睡袋讓給隊友,他雙腳嚴重凍傷,後來被迫截肢,成為一名無腿的殘疾人。

而在1996年,夏伯渝又被檢查出癌症,儘管遭遇到人生的一個個大困境,他卻一直選擇堅強樂觀,沒有放棄去追尋夢想的腳步,登上世界最高峰,一直是夏伯渝追求的夢想。

夏伯渝一直堅持鍛鍊,他每天4點鐘就起床開始鍛鍊身體,訓練體能,不斷提高自己的攀登技術,為挑戰世界之巔做好準備。

2014年到2016年,夏伯渝連續三次向攀登珠峰發起挑戰,可是都因為遭遇到極端惡劣的天氣,沒有成功,但是他沒有選擇放棄,一直還在堅持訓練。

2018年5月14日,夏伯渝開始了第五次挑戰世界最高峰的歷程,終於他成功的登頂,43年的等待與堅持,夏伯渝老人終於實現了人生的最大夢想。

因為攀登珠峰的過程中,持續高強度的運動,夏伯渝長時間戴假肢的雙腿部位發生了嚴重腫脹,如果脫下假肢,就不可能再戴起來,也就不可能再從珠峰上下來,沒有辦法,他只能選擇忍著疼痛,一路堅持,終於完成了歷程。

《攀登者》沒有告訴的:登山背後的真正原因

主持人董卿更是被夏老的精神感動的說:"您的故事告訴了我們,每一位我們應該怎樣寫好一撇一捺,一個大寫的人。我們應該怎樣用我們自己的方式,向生命致敬!

"

俗話說:"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

人生擁有著很多的高山,珠峰這座世界最高峰也只是代指。它並不代表每個人都只是為征服它而存在。它只是告訴世人,如果連它都能征服,那麼生活中的一切高山都可以征服。

"為什麼去登山?因為山在那裡。"著名登山家馬諾里用這樣一句話詮釋了登山的魅力。

攀登不僅是為了向世界證明自己,更是一種攀登精神的傳承。每一場攀登都是一次徵無止境的跋涉,足下邁出的每一步,都是對自身體能、惡劣環境的對抗與挑戰,一步步邁向前方全新的目標!

致敬每一位攀登者,致敬每一位追夢的人!

《攀登者》沒有告訴的:登山背後的真正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