釐清你對“校園心理劇”的認知誤區

“校園心理劇”是一門新興的技術,是依據“心理劇”原理和技術解決校園心理問題的一種團體輔導形式。如果我們在頭條上搜索“校園心理劇”,會檢索出來許多開展“校園心理劇”的報道,但是,關於“校園心理劇”的定義、劇本和相關技術的詳細論述就寥寥無幾了。


3步創編1個“校園心理劇”|釐清你對“校園心理劇”的認知誤區


“校園心理劇”脫胎於“心理劇”,但不等於“心理劇”。


“心理劇”由精神病理學家莫瑞努1921年首次提出的。在他看來,對心理醫生來說,“心理劇”可以誘發患者的自發行為,以便直接觀察患者的病情。對患者來說,“心理劇”通過音樂、繪畫、遊戲等熱身活動,進而讓患者在演出發洩情感,達到治療效果。可以說,“心理劇”是面向患者的一種團體治療模式。


“校園心理劇”是以行動來表現和解決心理問題的創造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也就是說,“校園心理劇”面向的是學生的一種發展性團體心理輔導,再現的是普通學生身邊的現實生活,解決的是大多數學生成長中亟待解決的問題。


3步創編1個“校園心理劇”|釐清你對“校園心理劇”的認知誤區


現階段“校園心理劇”容易出現3種誤區:


第1種,過多戲劇化。只是借鑑了心理劇的戲劇形式,過分關注劇情,丟掉了“心理劇”團體心理輔導的內在本質,把“校園心理劇”創編得跟春節晚會一樣,唱歌、跳舞、快板、朗誦,什麼熱鬧上什麼。


第2種,過度治療向。照抄照搬心理劇治療方案,把參演的學生當做患者進行治療,選擇的主題比較“個性化”,沒有普適性,忽視了“校園心理劇”的參演者與觀看者均為心理健康或亞健康的學生。


第3種,過濃德育味。沒有把心理和德育手段區分開,側重用現實的對比教育、正面案例等方式,把“校園心理劇”演成德育故事。


3步創編1個“校園心理劇”|釐清你對“校園心理劇”的認知誤區


3步創編1個好“校園心理劇”


“校園心理劇”主要有“編”“演”和“分享討論”3個環節。其中,“分享討論”是最關鍵的環節,它相當於實驗中最後一步的提純。“校園心理劇”究竟能夠達到怎樣的團體心理輔導效果,關鍵在“分享討論”環節時,指導教師如何引導小演員和小觀眾們的感悟分享。


可是,“分享討論”不能從空中樓閣中演繹,必須建立在小演員的“演”上。小演員演得好,演員才能有體驗,觀眾才能有促動。“演”又是建立在“編”的基礎上,沒有1個好劇本,再有天賦的演員,也演不出效果來。因此,“編”是“校園心理劇”的成功基石。


3步創編1個“校園心理劇”|釐清你對“校園心理劇”的認知誤區


下面,談一談如何“編”1個好“校園心理劇”。


1、選題要來源於學生的現實生活,來源於學生的真實心理問題與心理需要。


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最好向學生徵集選題,徵集心理小故事,甚至是徵集心理劇本。這樣選出來的主題,容易引起學生的共鳴,因為這些事情都是真實發生在他們身邊或者身上的事情。


3步創編1個“校園心理劇”|釐清你對“校園心理劇”的認知誤區


2、劇本在排練時可以根據演員們的理解和感受進行多次改編。


“心理劇”沒有劇本,是現場的即興演出。但是,“校園心理劇”有劇本,小演員們在正式展演時,要根據劇本進行表演。否則,一旦有過激行為,教師很難收場,對錶演者和觀看者都極其不負責任。


不過,抽象的劇本和生動的表演不可同日而語,因此,在表演時,可以根據演員們在表演中的理解和感受進行多次改編。甚至,在這個不斷改編劇本的過程中,演員們就潛移默化的得到了補救性或矯治性心理諮詢或輔導。


3步創編1個“校園心理劇”|釐清你對“校園心理劇”的認知誤區

3、注重使用“校園心理劇”的常用技術,提升“校園心理劇”的專業品質。


有許多選題不錯的“校園心理劇”,最後演成了“歌舞劇”“情景劇”“德育故事”的關鍵原因之一,就是沒有“心理技術”的支撐。因此,在創編劇本時,刻意使用“替身”“角色交換”“鏡照”“空椅子”“獨白”“附加現實”等常用技術,能夠提升創編的水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