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心動魄的世界糧食大戰! 中國反敗為勝

驚心動魄的世界糧食大戰! 中國反敗為勝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

——史記•酈食其列傳

驚心動魄的世界糧食大戰! 中國反敗為勝

美國大豆產區氣溫圖

在2006年的中國十大榨油企業中,有九家要麼是外企、要麼由外資控股,只有黑龍江九三工業一家全資中國公司獨守江山。

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各種期貨市場狂跌不止。至此千載良機,以國務院鼓勵央企擴大大豆加工產能,並對相關企業進行補貼為標誌,中國正式吹響反攻號角。

以中國糧食貿易公司為例,當年8月,獲政府補貼金額高達19.34億元。隨後,中糧在黑龍江、河南、山東、河北等地新建多個大型糧倉,以囤積大豆。即便產能嚴重過剩,也在所不惜。

為什麼要囤積呢?

答案很簡單,打價格戰!用產能過剩的方式,拉低全國糧油價格,以此逼迫沒有盈利空間的外企讓出糧油主導權。2016年,經過長達八年的拉鋸戰,外資在中國榨油加工業的控制權從85%稀釋到30%,一舉奪回糧油加工產業的控制權。

目前,中國在大豆領域的戰役正處於第二階段,即奪回原材料大豆控制權。

方法有兩個:一是進口多元化,從阿根廷、巴西等國進口大豆,降低對市場的依賴。二是增強自產能力,2018年4月,中國大豆主要產區東北三省密集下發擴大大豆種植面積的文件,長春市農業委員會更是在文件中罕見的指出:將擴大大豆種植面積作為當前農業生產的首要政治任務。

再來說小麥戰爭

套路還是熟悉的套路,先放出產能不足的風聲,再推高產品價格。

2005年12~2008年7月,國際小麥價格從291美元/蒲爾暴漲到1334美元/蒲爾,整體價格上漲了4.6倍。

而在漲幅最瘋狂的2007年,為配合此番糧食戰爭,聯合國聯農組織發出警告稱,全球糧食存量處於二十五年來最低水平。美林債券的報告也指出,小麥、稻米等穀物的全球庫存只夠60天需求!

受全球糧價暴漲影響,亞非拉多國均出現輸入性通脹,國外購貨渠道減少、國內物價飛漲,美企再次開動金融收割的戰爭機器,暴力牟取的利益高達近千億美元。

驚心動魄的世界糧食大戰! 中國反敗為勝

那麼,中國的小麥在此輪危機中的價格漲幅是多少呢?從1400漲到2000,漲幅大約為0.7倍。


為什麼國內的浪沒有國外的大呢?

真相只有一個:中國動用了國家儲備糧食,與國際遊資進行了大規模的消耗戰。

隨著國際遊資囤積的小麥越來越多,中國開始拋售儲備糧食,遊資吃進、中國繼續拋。這種戰爭模式比的就是底氣,遊資的底氣是金錢,中國的底氣是戰略儲備糧。只要中國的戰略儲備糧足夠多,多到遊資吃不下後放糧回籠資金,就能夠取得最後的勝利。

起初中國是十天或者半個月一拋,當戰爭進入白熱化階段時,拋售頻率達到兩天一拋。這時候很多人有些傻眼了,遂想盡千方百計打探中國戰略儲備糧的信息。

而謠言在這個時候發揮了重大的作用...

有些人說,中國的戰略儲備糧有1億噸,夠全國打一年。還有人說中國和某東歐糧食大國達成秘密協議,遊資吃多少就拋多少,完全不得慫!

於是,在2009年初,各方炒作糧食期貨的遊資從中國鎩羽而歸。而由於急需現金回籠,之前被囤積的糧食被放入市場,國際糧價從高位攔腰斬斷。這一次,中國不僅保衛了本國人民吃飯的利益,更捍衛了眾多第三世界國家的和平!

糧食,這個維繫人類千年文明最基本的東西,在帝國主義邪惡的歹念下,終於演化成一種堪比原子彈的武器。

承平已久的中國人民,請清醒一下頭腦,戰爭的腳步從未遠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