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火茶”是個神馬東東,說不定你還真喝過!

說到西湖龍井茶,大家肯定都知道西湖龍井可分為“明前茶”、“雨前茶”這些說法,你聽說過西湖龍井還有個“騎火茶”的說法嗎?這又是一個什麼茶呢?


“騎火茶”是個神馬東東,說不定你還真喝過!

“騎火茶”名字的來歷原來是與二十四節氣的中的“清明節”分不開的,古時清明節前三天為寒食節,在這三天裡是不可以生火做飯的,可謂是全民進禁火。知道清明節當天才可以生火做飯,故在清明節前的這三天時間段,屬於前後皆可生火唯獨這幾日禁火的日子,此為“騎火”。所以在清明節當日之前的三天時間採製的西湖龍井茶也稱為“騎火茶”,其實仍屬於標準的“明前茶”。

“騎火茶”是個神馬東東,說不定你還真喝過!

關於明前茶的好壞,在人們的固有意識中有一種偏向,認為茶葉越早越好、越嫩越好,甚至只採一個單芽的更好。但從品鑑實用性出發,實際上所謂的優質茶葉,並非越嫩越好,採摘幼嫩細小的單芽製成的雀舌之類的單芽茶,從外形上看確實美觀,但就茶葉內含物的豐富程度而言,茶多酚、咖啡鹼就主要分佈在第一、二葉,氨基酸主要分佈在芽頭,所以單芽茶沖泡後多數較為鮮嫩,湯感相對較弱,一芽一葉初展到一芽二葉製成的茶口感更為濃厚甘醇,由此看來茶葉的綜合質量還必須要由葉片中的內含物質作為支撐。

“騎火茶”是個神馬東東,說不定你還真喝過!

正宗的西湖龍井,按照傳統制法,特級茶的原料就是一芽二葉,並不採摘單芽作為原料進行炒制。綜合來講,西湖龍井明前茶講究“鮮嫩”,芽葉柔嫩,鮮味十足;雨前茶講究“濃厚”,芽葉粗壯,內含豐富,滋味濃厚;穀雨之後立夏前的茶葉一般就相對粗老了,多為西湖龍井之下品。

“騎火茶”是個神馬東東,說不定你還真喝過!

“騎火茶”採製期正好處於明前茶之尾,雨前茶之首,其芽葉成熟度較好,內含也非常豐富,香氣高鮮,滋味醇厚,加上此階段的茶葉價格上也比早期剛開園時已有大幅回落,故深受自身茶客喜愛。清代乾隆皇帝在杭州龍井觀看龍井茶採製時,曾作詩《觀採茶作歌》,寫下“火前嫩、火後老,唯有騎火品最好”的品茗警句可見“騎火茶”之魅力!

“騎火茶”是個神馬東東,說不定你還真喝過!

好啦,經過這麼一說,大家一定愛上這“騎火茶”了吧。正可謂有著“明前茶”的名分,賣著“雨前茶”的價格,著實算得上超級“口糧茶”啦!

“騎火茶”是個神馬東東,說不定你還真喝過!

若您對“騎火茶”有什麼想說的,歡迎留言交流,願我們共品一壺騎火茶,結緣茶友遍天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