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愛如山,孝敬父母是我們的職責

無論幹什麼,父親從不挑三揀四,從不偷懶,無論到哪裡,父親的人緣都特別好。 自從有了我們姊妹5個後,一家八口人要養活,父親和母親更辛苦、也更忙了。 父親從不講究吃穿,平時話也不多,性格不像母親那樣急躁,尤其是對我們小孩子極好。因為家裡人多,八口人,八張嘴,一盤子菜,每人幾筷子就沒有了,每次父親都吃的很慢,等著我們孩子們狼吞虎嚥吃得差不多了,父親才慢慢的吃我們剩下的飯。沒有菜了,父親就湊合著吃點幹饃饃。 ,也因為無事可幹,常常央求父親教我們織魚網。 父親極有耐心,就手把手的教我們。從此每天晚上,在冬天那昏黃的煤油燈下,我、大妹、父親一起織魚網。

父愛如山,孝敬父母是我們的職責

只見梭子眼花繚亂的上下翻飛,我們還常常比賽,看誰織得更快一些。每天晚上,這樣美好安靜的時光都是我們一天中最快樂的時候。因為也只有這個時間點,父親才有空和我們一邊織著漁網,一邊聊著天,說著笑話。說著、笑著,織著,時間飛快的跑著,一眨眼,幾個鐘頭過去了,夜已深,整個世界寂靜無聲,似乎都已沉沉睡去,我和妹妹也不瞌睡,也不覺得累,只覺得有趣而又好玩。 夏天農活不忙時,父親就抽空帶著漁具乾糧,騎著家中唯一一輛吱呀作響的自行車,到離家十公里外的額爾齊斯河下游捕魚。其實

父愛如山,孝敬父母是我們的職責

,捕魚這活一點也不好玩,父親一個人帶著乾糧在空無一人的河邊一蹲就是幾天。那時沒有帳篷,不僅要忍受無數蚊子小咬的狂轟濫炸,還要忍受晚上一個人在河邊的寂寞、躲避著野獸的襲擊……好在這些對父親都不算什麼,幾天後,父親總會騎著自行車,拖著一袋子武昌魚滿載而歸。 冬閒時,父親常常走的遠遠的,到白雪皚皚的田野裡,用鐵絲串成活釦套兔子,好給我們小孩子打打牙祭,改善一下生活。每次父親踏著雪、帶著一身寒氣歸來,在黃昏推開家門的一剎那,我們姐妹們常常一擁而上,把父親團團圍在中央,而父親甚至來不及摘掉戴著厚厚冰霜的帽子,就像一個凱旋的將軍,立在那裡憨厚的微笑著,故意將幾隻野兔舉得高高的說,看誰跳得高,這個野兔就獎勵給誰吃,當然父親會把他抽菸省下的零花錢攢起來,悄悄塞給住校的我零花,還不讓我告訴母親。 那年初二,父親將他好不容易省吃儉用攢下的5塊錢悄悄塞給了我,沒想到不久被我弄丟了,為此我難過了很久,也不敢告訴父親和母親,要知道,那是八十年代初,5塊錢頂我半個月的生活費,對當時的我來

父愛如山,孝敬父母是我們的職責

說的確是一筆鉅款。那年我回山東上高中,離家才一年,父親放心不下,專程到老家去探望我。 在老家的日子裡,因為學業繁忙,我和父親幾乎沒有時間照面,更別談相守在一起談心了。在那短短相聚的日子裡,我和父親一起上街逛了一會,父親給我買了一條褲子,又到照相館和我照了一張自我長大後的唯一一張合影照。 照完相出來,父親轉身走到了馬路對面的一家商店。看著父親微駝的背影,我的眼淚奪眶而出。父親從商店出來把一包水果糖塞到我手中說:華兒,你學習辛苦,把這包糖放到教室裡留著慢慢吃。我強忍著淚水點了點頭。 我和父親在一起滿打滿算只待了三天,父親就在那個春節後的大年初三踏上了回新疆的旅程。 1988年的2月19日,就在我回家考學的前幾天,親愛的父親因為一次突然的意外事件,永遠的離開了我們,那年父親剛剛50歲。 歲月匆匆,韶光易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